9月20日,四川天府新区“融聚天府 智启新程”立园满园行动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天府数智产业园举行。会上,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一创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天府新区在低空经济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将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聚焦低空经济,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在本次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旨在探索低空经济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拓展应用场景,普及相关知识,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会期间,同步举行了“低空交通与基础设施先行”、“低空安全与低空经济发展”、“低空经济模式创新与发展路径分享”等三场专题对话。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天府新区规划馆和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对新区打造四川低空经济先行示范区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 据了解,该创新中心已于今年8月完成登记注册。中心首批专家委员会核心成员由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继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Seeram教授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机构的2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发布权威报告,指明发展趋势 大会现场发布了《低空经济研究报告》。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理事长罗军在报告中指出,低空经济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是新基建、新商业、新经济的组合,其本质是城市空中交通经济,是国家立体交通和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明确提出了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罗军认为,2027年和2030年是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27年,深圳、成都、上海、广州、苏州、南京、合肥等少数大城市可能基本完成空中与地面基础设施建设,将率先迎来低空物流和快递业务、空中的士业务的大范围推广。 而到2030年,我国主要省会城市和部分大中城市将基本进入到低空经济时代,“打飞的”以及飞行汽车进入家庭将变成常态化。 报告还显示,2027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低空飞行装备将进入产业化、商业化运行阶段;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有望突破3万亿元,低空飞行装备和低空应用将全面商业化。成都优势明显,瞄准“低空经济第一城” 罗军特别强调,成都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具备坚实基础。成都聚集了中航、腾盾、傲视、纵横等工业级无人机整机企业,大公创博等无人机反制及配套企业,沃飞长空等eVTOL龙头企业,以及中国民航局二所、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科研机构。 同时,成都及周边应用场景丰富,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罗军表示,“成都完全有机会成为低空经济第一城”。 创新中心理事会将积极提供智库支持,吸引全球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落户天府新区,打造样板示范基地,输出低空经济“成都模式”。基础设施先行,构建产业生态 发展低空经济需掌握底层逻辑与发展规律,制定顶层设计与路线图,并加快完善空中和地面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罗军指出,“只有在飞行保障、行业标准和规则健全的前提下,低空经济产业化才能真正落地”。 天府新区早在今年3月就开始布局低空经济领域,发布了首批20个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清单,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无人驾驶、智慧交通五大领域。这些场景中有三分之一项目将落地成都科创生态岛。 此外,在今年1月,天府新区还举行了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大会,见证了天府轻动首台轻型航空发动机点火。该发动机作为600kgf级涡扇发动机,具有长寿命、低油耗、高可靠性、低成本等特点,可为高空高速无人机、高端公务机等提供动力。 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理事长罗军表示,由于低空经济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将是未来十年、二十年我国经济的主赛道之一,也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未来经济的重点方向之一。 随着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的成立,天府新区将加快完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聚集,为四川乃至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成都模式”。到2027年,成都有望成为全国首批进入低空经济时代的大城市,实现低空物流和空中的士业务的大范围推广。 搜集、整理、编辑:李萌,责任编辑:张璐商务推广、资讯发布、人物访谈、产品展示,请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