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规划到地方落地:低空经济的政策演进路径

低空产业圈 2025-09-22 07:00

随着国家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一个万亿级市场正在悄然崛起。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这一新兴产业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后,从中央到地方,政策红利密集释放,30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地方支持政策,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要发展平台,以传统通航和新兴通航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预计到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占GDP近3%,进入爆发期。

资讯配图

01 国家战略:顶层设计构筑政策基石

国家层面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

2025年《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将低空经济纳入法律体系,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将低空飞行与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融合,推动智能产品创新。

这些政策共同构成了低空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了“中央定调、地方竞速、标准滞后”的基本格局。国家发改委还印发了《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指导意见》,要求2027年前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建成3个“低空智能融合示范区”。

02 地方落地:各显神通探索发展路径

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掏出“真金白银”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

东莞市最新出台的《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4条具体举措,包括对新建通用机场按实际建设投资的10%给予补贴,每个项目最高500万元。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在低空经济发展中持续领航创新,出台了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成立首个市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龙华区基于全域全信创数字孪生底座及实景三维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无人机+”新场景新业态,以场景创新为牵引,释放低空经济发展新动能。

03 基础设施:软硬协同构建产业生态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2025年7月,《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版)》正式发布,构建了二级指标体系,分为低空空管基础设施、低空起降基础设施等4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

这份指引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顶层设计、建设标准和发展路径,系统性解决了“在哪里飞”、“怎么飞”、“用什么支撑飞”的核心问题。

东莞市提出支持低空起降基础设施建设和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投资新建或改扩建的低空起降基础设施,按实际建设投资的10%给予补贴。

龙华区则在全国率先打造基于实景三维的集低空规划、交通导航和飞行监管为一体的低空交通运行管理平台,探索搭建面向全社会运营的无人机空港。

04 应用场景:从政务示范到商业落地

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目前,低空应用主要以应急救援、教育培训、农林植保为主,2025年一季度采购达731起。

东莞市鼓励开通市內、跨市及莞港跨境无人機物流航線,对每条航線给予一次性补贴,分别為15万元、30万元和50万元。

资讯配图

顺丰在深圳设立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运营中心;江西赣州50公斤大件集运解决了过去采摘园运出慢损耗率高的问题;“中欧班列+低空配送”的创新联运模式在成都青白江区落地。

美团无人机配送已覆盖深圳、上海等6城、累计订单超280万单;AI动态航迹规划使平均配送时间较地面骑手缩短28%。

05 产业培育:补链强链构建集群优势

低空经济发展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支撑。目前产业呈现“上游强、中游弱、下游热”结构,上游大疆等整机企业占全球70%市场,下游顺丰、美团积极探索应用,中游基础设施与运营环节薄弱。

东莞市聚焦重点领域,对建设投资金额(不含地价)超1亿元的整机项目和超5000万元的零部件项目,按实际投资的10%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企业累计不超过1000万元。

东莞市还规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并评选挂牌示范园区,对入驻园区且符合条件的企业,由园区运营单位统筹提供补助。

人才引进和培养也是产业培育的重要环节。东莞市按被培训人员执照培训费用的10%对培训机构进行补贴,单个机构每年度补贴累计不超过50万元。

资讯配图

06 挑战与展望:迈向万亿级爆发期

尽管低空经济发展迅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技术层面,eVTOL电池能量密度尚未达到商业化运营门槛要求;自主导航系统在极端环境下存在感知缺陷。

法规层面,现行空管规则仍以“载人-运输航空”为蓝本,AI自主决策、集群协同的责任主体、数据跨境、算法审查等条款大量空白。

人才方面,全国低空+AI复合型人才缺口约15-20万,高校“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2025级首批招生规模不足2000人,远低于行业需求。

展望未来,预计2030年低空经济将进入爆发期,规模达1.3万亿元、占GDP近3%;以融合发展为特征;短期由上游驱动,长期价值向下游转移。

区域将依托资源禀赋差异化发展,形成“东北-西南主打农业、华北-西北聚焦能源巡检、华东-中南领跑载人出行”的格局。

深圳已完成新一轮全市域覆盖分辨率优于3.5厘米的实景三维Mesh模型,并以龙华区为试点,探索实景三维赋能低空经济新模式。

无人机技术已成为守护生命的“天空之眼”,智能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融合遥感图像智能处理与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实现火灾区域自动检测、航线智能规划。

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持续进步,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广度和深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塑造着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未来。


来源参考:

《低空经济专题: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与路径研究报告》

《东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立足创新让低空经济乘势而起》

《这一文件发布,为低空起飞打好“地基”》

《东莞出台“低空经济14条” 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低空经济安全创新与技术赋能的实现路径》

《龙华低空管理服务举措入选全国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与路径研究报告》

《東莞發布「低空經濟14條」惠策 單企最高可獲3000萬元補貼》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资讯配图

精选推荐

低空产业圈|低空链招募

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低空经济产业链博览会

低空经济崛起:这五类人才,正在成为万亿赛道的“抢手货”

低空经济无人机这个六大商业盈利模式你了解吗?

一份低空经济项目商业计划书都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普通企业入局低空经济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低空经济投资模式全攻略,一文读懂

低空经济产业公司发展规划与组织架构体系方案

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设计方案(仅供参考)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搞钱」方向曝光:资本锁定的万亿新蓝海

独家发布:低空经济商业模式画布模板(附低9大模块解析)

「征稿启事」低空产业圈诚邀行业专家共筑智慧高地!

80%飞行器接入一网统管:低空经济的治理革命

天地一体网络:低空基建分羹2.5万亿国家基金指南

低空经济 PPP 模式解析:政府与企业如何共建生态?

低空经济十五问:从政策热到产业实,万亿市场如何不踏空?

社会资本入场时机已至:低空经济从“制造端”向“运营端”迁移的战略机遇

从试点到全域:中国低空开放进程中的十个里程碑时刻

从产业培育到消费拉动!低空消费纳入国家提振方案,这三大场景将爆发(解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政策转向)

低空经济全域起飞,2025年这些赛道正爆发!

低空经济全国布局:广东、江苏、浙江为何成为产业高地?

低空经济新蓝图:空域资源高效开发与产业协同创新

对话公众:关于低空经济,我们最关心的10个问题

飞行员执照改革:eVTOL驾驶员需要怎样的“新驾照”?

我们对2025、2030年的低空经济预测是否过于乐观?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低空经济
more
集中展现“三链”“三新”第二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2026年7月启幕
两架小鹏飞行汽车演练相撞,安全是低空经济不可逾越的生命线
2026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定档明年7月上海,预计吸引10万人次观众共绘低空经济新蓝图
【低空经济】范恒山:立足实际与实效发展低空经济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布16条低空经济支持政策,构建以领军企业为“链主”、重大项目为引领、基础设施为支撑的低空产业生态圈
首个城市级低空场景白皮书!《合肥市低空经济场景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
重磅!《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与路径研究报告》发布:2030 年将迎爆发期,区域发展路径清晰
【中国低空经济投融资发展报告】2025中国万亿赛道全景图曝光
低空经济早报:9月20日
2026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在沪启动!定于2026年7月22-2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