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26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新闻通气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会上宣布,以“驭低空新势,启经济新篇”为主题的2026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将于2026年7月22日至2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作为全球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盛会,本届博览会展览规划面积达10万平方米,预计吸引近300家国内外领军企业参展,观众总数将突破10万人次,成为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与商业转化的关键平台。展览规模升级,全产业链覆盖低空经济新生态 本届博览会将在首届基础上全面升级,展品覆盖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飞行汽车、低空基础设施等核心领域,并首次拓展至新材料、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例如,国内首款民企自主研发的通用飞机GA20曾亮相首届展会,而2026年将有更多突破性技术成果集中展示,包括低空数字孪生系统、无人机智慧物流网络等前沿应用。展览布局上,博览会采用“一核多翼”架构: 1场主论坛:聚焦低空经济政策、技术趋势与商业落地; N场平行论坛:涵盖城市空中交通(UAM)、低空物流、航空维修等细分领域;多场配套活动:包括新品首发、路演对接、互动体验等,形成“展+会+赛+演”的立体化生态。专业与公众日分设,打造沉浸式体验为兼顾行业交流与公众科普,博览会前两日(7月22日至23日)设为专业观众日,重点举办技术研讨、商务洽谈及企业路演;后两日(7月24日至25日)面向公众开放,通过飞行表演、模拟驾驶、VR体验等互动环节,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低空经济的魅力。例如,观众可体验无人机配送、eVTOL城市通勤模拟等场景,直观了解低空交通如何重塑未来生活。政策与市场双驱动,上海引领长三角低空经济圈 本届博览会的落地,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2024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高地”。数据显示,2025年首届上海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已促成超400单意向合作,为产业注入强劲动能。而2026年展会的举办,将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全球低空经济枢纽的地位,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涵盖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全球目光聚焦,国际合作深化 随着低空经济成为全球竞争新赛道,本届博览会吸引了大批国际企业参展。组委会采用中、英、俄、韩、日五种语言邀请全球合作伙伴,力求精准对接技术、资本与市场资源。例如,欧洲航空巨头、北美eVTOL领军企业等均计划携最新产品亮相,与国内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此外,博览会还将发布《低空经济产业白皮书》,为全球产业链提供“中国方案”。 目前,2026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的观众预登记通道已全面开启。组委会表示,本届展会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为参展商与观众提供高效对接服务。无论是行业从业者寻求合作,还是科技爱好者探索未来,这场盛会都将提供不可错过的机遇。 搜集、整理、编辑:周陶然,责任编辑:张璐商务推广、资讯发布、人物访谈、产品展示,请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