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存力升级背后的“隐形基建”,顺络被动元件如何赋能存储

电子发烧友网 2025-09-23 07:00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黄山明)近期,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将 AI 技术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推动算力基建加速扩张。而 AI 服务器需求激增带动存储技术迭代,进而拉动了高端被动元件的需求。

这一趋势下,数据中心、AI 计算、企业级 SSD 等存储场景对供电稳定性、能效及空间利用率的要求持续攀升。被动器件作为供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决定存储设备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

资讯配图

磁材升级 + 低压转移注塑技术突破

助力电感能效跃升

资讯配图
在 AI 计算和数据中心高速发展的当下,存储设备面临前所未有的电源管理挑战。比如,DDR5 内存、企业级 SSD 及新兴的 CAMM2 模块功率密度不断提升,对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过,行业往往将目光聚焦于主控、颗粒与先进封装,却忽视了 “任何比特的搬运都需要能量与时间”—— 电感负责稳压,电容负责储能。若将存储系统比作城市,它们便是埋在地下的水、电、煤管网,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 “隐形基建”。

其中,电感作为存储设备 DC/DC 电压转换、内存供电的关键器件,需同时满足高饱和磁通密度、低损耗、小体积及宽温工作等需求。

但传统一体成型电感依赖冷压(>800MPa)或热压(>400MPa)工艺,高压力易导致线圈漆膜损坏、焊点脱落,引发 “开短路” 风险;且成型后产品易出现分层、开裂问题,薄型化能力受限。

2018 年,顺络电子推出第三代低压转移注塑技术,将成型压强降至 20MPa 以下,大幅降低了短路和开路风险。这项技术突破从根本上减少了模压过程中线圈绝缘层损坏、焊点断裂的可能性,解决了长期困扰业界的 “开短路” 痛点。

资讯配图
功率电感WCX系列
据顺络电子区域 FAE 经理 Edward Li 透露,当前电感技术研发主要围绕三条路线推进:

通过上述技术改进,顺络目前的 WCHE0420C 系列电感产品,在尺寸和焊盘设计上完全兼容 JEDEC 标准,电气性能可满足 PMIC5000/5020/5030 等供电芯片的严格要求。在多家客户测试中,该系列电感的效率指标排名第一,显著提升了存储模块的电源转换效率。

资讯配图

无引线框钽电容技术

破解企业级SSD电源管理痛点

资讯配图
电容对于 SSD(尤其是企业级 SSD)至关重要。例如,企业级 SSD 常用 DRAM 作为高速缓存,掉电时需依赖电容供电,将缓存数据写入 NAND 闪存,以防止数据丢失及固态硬盘 “变砖”。

同时,电容可稳定电源输出,抑制电流波动与电源噪声。在 SSD 主控芯片与 DRAM 缓存进行高频读写时,电容能提供稳定电压,保障数据准确传输与处理。

目前,企业级 SSD 中应用较广的电容包括钽电容、MLCC 等。以钽电容为例,它能在毫秒级掉电瞬间释放足够电能,保障数据完整写入 NAND 闪存;其低 ESR(等效串联电阻)特性可抑制电源噪声,为关键部件提供稳定电压;且导电性高分子技术能精准过滤高频干扰,适配 SSD 超高速读写需求。

不过,传统引线框钽电容存在明显痛点:一是受结构限制,体积利用率较低,需多颗并联才能满足容量需求;二是传统引线框端子在折弯工艺中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内部结构变化,进而增加漏电流风险。

资讯配图
TP/TM系列钽电容
据 Edward 介绍,顺络电子通过 “无引线框” 创新设计,实现了三大突破:

例如,顺络 TP 系列聚合物钽电容为企业级 SSD 的电源管理、掉电保护电路提供了可靠保障:其低 ESR 特性可有效抑制电源纹波,高容量密度则为空间受限的应用场景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

当然,部分 SSD 也会选择 MLCC 或铝电容,但这两类产品存在明显劣势。Edward 表示:“铝叠层电容的耐压值难以做大,因此在 SSD 断电保护场景中的应用受限;而 MLCC 若想达到与钽电容相近的容量,不仅产品尺寸会显著增大,单价也会更高 —— 由于单颗 MLCC 很难实现钽电容的大容量,设计时需多颗并联,从尺寸、成本两方面来看,反而不如单颗钽电容有优势。因此,顺络电子仍将重点聚焦钽电容领域。”

资讯配图

以技术降本守护国产替代品质

资讯配图
随着中国企业技术实力的持续提升,叠加全球贸易环境变化,“国产替代” 已成为行业主旋律。Edward 认为,顺络电子正是受益于国产替代浪潮,在多个客户端的产品份额实现了显著提升。

不过,当被问及 “国产替代过程中最担忧的问题” 时,Edward 坦言:“随着国产替代的深入,部分客户对价格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过度关注价格,反而可能忽视产品品质。以电感为例,若一味追求低价,企业可能会通过改动制作工艺、放松品质管控来降低成本,最终导致产品可靠性下降。”

对于顺络电子而言,当前虽也会进行价格调整,但调整逻辑始终围绕 “技术降本”:通过增加自动化设备投入、改善产品不良率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而非牺牲品质。“对于品质管控标准、必要的工艺流程,顺络电子始终不会放松 —— 这是我们守护国产替代品质的核心原则。”

对于顺络电子而言,“守护国产替代品质” 并非抽象口号,而是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具体标准。据 Edward 透露,许多海外企业会对国内产品进行更严苛的测试,为此,顺络建设了可靠性实验室仿真实验室等CNAS认可的平台,具备从材料到器件的冷热冲击、高温高湿、加速寿命、失效分析等完整测试能力

这种 “技术为基、品质为魂” 的发展路径,不仅让顺络电子在国产替代中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更助力其在全球产业链中建立 “中国品牌” 的品质认知。显然,国产替代的终极目标并非替代海外产品,而是通过技术创新与品质坚守,让中国制造成为全球产业链的可靠选择。

顺络电子的实践证明,只有以技术驱动为前提,以品质管控为底线,才能在国产替代的浪潮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既为自身赢得市场竞争力,也为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高质量升级奠定基础。

未来,随着汽车电子、新能源、AIoT 等领域的技术迭代,顺络电子仍将以 “技术创新” 为核心引擎,在国产替代的深水区持续突破,推动更多高端电子元器件实现 “从国产替代到全球领先” 的跨越。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存储
more
存储大厂大招聘:6万人!
存储大厂扭亏为盈
国产存储,“黄金窗口” 已至
涨幅最高达30%!三星大幅上调存储价格
存储“涨声一片”:消息称三星电子上调 2025Q4 移动端 DRAM / NAND 产品合约价
全球首款HBM4量产:2.5TB/s带宽超越JEDEC标准,AI存储迈入新纪元
英特尔助力阿里云推出多款云实例与存储方案,共筑AI时代云端算力基石
传美光存储芯片大幅涨价,暂停报价一周
存储大厂Q3利润将近600亿!
存储巨头完成股改 长存集团估值已超1600亿元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