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想象抬起您的左手。”手术台上,完全清醒的患者林女士(化名)凭借一个“念头”,点亮了自己的大脑“功能地图”。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团队运用脑机接口(BCI)技术,将前沿科技转化为临床现实的动人一幕。
近日,该院成功完成一例在脑机接口辅助下的全程清醒状态下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术中通过高精度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念,实时绘制出个体化脑功能图谱,为高风险手术提供了“精准导航”与关键功能保护,实现了神经外科精准治疗的重大突破。
56岁的林女士因颅内肿瘤压迫运动功能区,导致左上肢近乎瘫痪。如何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功能,是手术面临的巨大挑战。神经外科龙浩主任医师与麻醉科刘卫锋主任医师带领多学科团队(MDT),经周密评估,最终决定实施高难度的“全程清醒开颅手术”,以实现术中脑功能的实时监测与反馈,帮助患者保全肢体功能、重获生活质量。
手术中,龙浩主任医师将仅数微米厚的柔性高密度微电极阵列贴附于患者大脑皮层表面。当林女士依指令“想象抬手”时,电极精准捕捉到相应脑区发出的微弱神经电信号。经由先进算法实时解码与可视化处理,屏幕上瞬间呈现出一幅动态、高分辨率的大脑“功能活地图”,清晰标识出手部运动功能区的边界。这项技术犹如为医生赋予“透视眼”,在切除肿瘤的“雷区”中开辟出安全通道。
更令人欣喜的是术后康复效果:术后第五天,林女士原本瘫痪的左臂已能自主抬离床面。这不仅得益于手术精准,更源于术中绘制的“功能图谱”为康复治疗提供了明确依据。“脑机接口不仅是手术‘导航仪’,更有望成为康复期的‘神经教练’,”龙浩主任医师表示,“未来可借此技术持续追踪大脑功能重塑,设计个性化康复方案,实现更智能、高效的神经功能重建。”
该手术的成功源于南方医院“脑机接口创新研究中心”的跨学科协作与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南方医院终身教授漆松涛评价道:“在全程清醒状态下精确解码运动意念,并实现肿瘤精准切除,是全球神经外科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彰显了大湾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
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与顶尖科研机构合作,拓展脑机接口技术在语言、认知等更广泛功能区手术及神经调控、功能康复等方面的应用。“我们期待脑机接口成为医生的‘第三只眼’,看得更深、更准;也成为患者的‘第二条神经通路’,助他们重获功能、重启人生。”龙浩说。
当“意念”与“科技”交汇,手术不再只是切除与修复,更成为一场大脑与机器之间智慧且温暖的对话。这不仅是一次技术飞跃,更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生动诠释——南方医院始终相信,一切医疗进步的终极目标,始终是人的福祉。
来源:郎中 SCIENCE
仅用于学术分享,若侵权请留言,即时删侵!
欢迎加入脑机接口AI星球
获取更多脑机接口+AI等领域的知识和资源。
加群交流、商业合作请添加微信:RoseBCI【备注:姓名+行业/专业】。
欢迎来稿
1.欢迎来稿。投稿咨询,请联系微信:RoseBCI
点击投稿:脑机接口社区学术新闻投稿指南
2.加入社区成为兼职创作者,请联系微信:RoseBCI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不错过每一条脑机前沿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