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与 OpenAI 于本周一宣布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合作,双方将联手建造总规模超过 10 吉瓦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这些前所未有的超级数据中心,将由数百万颗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单元,也就是 GPU,来提供核心算力支持。
根据协议,英伟达将向 OpenAI 投入高达 1000 亿美元的资金,并与数据中心的部署进度挂钩,首座中心预计在 2026 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一场改变游戏规则的投资
这笔投资将以现金形式注入,英伟达则换取 OpenAI 的相应股权。按 OpenAI 近期估值计算,首批 100 亿美元就可能为英伟达带来约 2% 的无投票权股份。
此举不仅让英伟达能分享 OpenAI 的财务增长,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其战略布局。
核心要点:英伟达将千亿美金,巧妙地转化成了一套终极的客户锁定策略。通过抢先投入巨额资本,它不仅锁定了 OpenAI 这个全球最大的客户,更能与其并肩作战,共同定义未来的 AI 技术架构。
这标志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英伟达不再只是一个卖芯片的硬件商,它正在亲自下场,为整个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和信用背书。
如果这场豪赌成功:
OpenAI 将获得梦寐以求的廉价、稳定算力,以及未来发展的确定性保障。 英伟达 则能牢牢掌控全球 AI 领域最重要的一段客户关系,构筑起长期的竞争壁垒。
行业格局的重塑
在这种新的合作模式下,传统的云服务巨头如 AWS、谷歌和甲骨文,面临着被“管道化”的风险。
当芯片设计者与顶尖模型开发者直接结盟,这些昔日的平台霸主,可能会逐渐沦为单纯提供机房和带宽的中间商。
此次合作的第一阶段,将率先采用英伟达计划于 2026 年下半年推出的 Vera Rubin 新一代平台。
赌注的惊人规模
10 吉瓦是什么概念?这个电量足以支撑大约 800 万个美国家庭的日常用电。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透露,项目需要 400 万到 500 万颗 GPU,这几乎是英伟达 2024 年全年出货量的两倍。
有分析师预测,每建成一吉瓦的 AI 数据中心,就能为英伟达创造 500 亿美元的收入。若 AI 需求持续火爆,回报将是数倍于投资的。
这为何如此重要
这场豪赌的背后,是黄仁勋的深刻洞见:他相信 AI 终将渗透到我们能想象的每一个行业和应用场景,最终触及所有的计算体验。
对英伟达而言,这笔交易是在 AI 竞赛中主动挑选并扶持胜利者。这既能构建起深厚的防御护城河,又能有效制衡 OpenAI 未来发展自研芯片的野心。
OpenAI 的考量
到今年底,OpenAI 自创立以来的融资总额将超过 700 亿美元。
去年秋季,公司估值已达 1570 亿美元,英伟达当时已是其股东之一。
OpenAI 预计,到 2030 年,至少需要 4500 亿美元才能满足其模型的训练和运行需求。
公司内部正在进行一场企业架构重组,这可能是在为未来的首次公开募股铺路。
归根结底,英伟达早已不再仅仅是芯片销售商。它正在以现金为燃料,用吉瓦来衡量雄心,亲自承销并构建智能时代的未来。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