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热潮下,一个千亿规模的二手无人机市场正在悄然形成,成为推动产业普及的重要力量。
随着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家战略并持续获得政策支持,中国无人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761亿元,2030年将增至4025亿元。
在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背后,二手无人机市场正悄然崛起,成为降低使用门槛、提升设备利用率的隐形推手。
从个人爱好者到专业机构,越来越多玩家开始关注这一新兴市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01 市场现状:从个人闲置到规模化经营
曾经,“无人机与老婆概不外借”是航拍圈广为流传的调侃。如今,随着无人机性能提升和保险服务的完善,二手交易与租赁市场异常活跃。
翻新无人机市场已经形成相当规模。QYResearch调研团队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翻新无人机市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包括DJI、AeroVironment、Lockheed Martin等主流厂商均已涉足这一领域。
二手交易平台上的无人机品类丰富,从入门级到专业级应有尽有。以大疆产品为例,二手Mini 4 Pro因支持全向避障和竖拍功能,成为2025年备受追捧的入门级航拍神器,价格仅为新机的60%-70%。
一款97成新的大疆Mavic Pro 1在香港二手市场标价4388港元,附带全套配件。而内地平台上,个人闲置的大疆精灵3SE仅需1200元人民币,吸引了大量预算有限的初学者。
二手无人机的交易模式正从单纯的个人闲置转让,向专业化、规模化的租赁和翻新销售转变。一些商家提供验机服务、原厂电池更换和专业保修,大大降低了购买二手设备的风险。

02 驱动因素:多方力量助推市场扩张
二手无人机市场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是政策、经济、技术和社会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政策层面,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各地政府纷纷设立低空经济示范区,为无人机创造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技术层面,无人机核心部件成本大幅下降为二手市场提供坚实基础。2016年无人机激光雷达单价为2万美元,到2023年已降至299美元,高精度GNSS模块成本下降95%。成本的下降直接降低了无人机的购置门槛和二手交易的基准价格。
市场需求方面,工业级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2024年,中国商用无人机在农林植保、测绘勘察和安防监控三大领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81亿元、268亿元和157亿元,物流运输领域年增速高达32%。
这些行业应用需要大量设备,但并非所有用户都愿意或能够承担全新设备的高昂成本。
共享经济的兴起也推动二手市场发展。一些无人机爱好者通过平台出租设备获得额外收入,如西安的赵维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出租自己的大疆Air 3S,定价为每天80元,三天起租。这种模式既满足了临时性需求,又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03 产业生态:共享模式催生新商业模式
二手无人机市场的繁荣,催生了一系列创新商业模式,共享无人机正成为低空经济中最接地气的业态之一。
在消费级市场,共享租赁降低了用户体验门槛。赵维的经历表明,自发布租赁信息后,一两天便有人来租用,尤其在低空经济成为热点后,租赁需求显著增加。他甚至开始对具备飞行经验且信用良好的本地用户实行免押金租赁。
在专业级市场,无人机自动机场的共享模式正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国网江苏电力打造了基于无人机公共服务平台的全省一体化信息系统,让电网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共享全省的297台固定机场,使机场利用率达95%,日均有效作业时长达8小时。
这种共享模式正从企业内部走向跨部门合作。国网江苏电力计划未来将全省固定机场部署量提高至超3000台,并共享给消防、交通、应急、林业、气象等更多业务部门使用。
农业领域同样迎来共享模式创新。高光谱仪等高端任务载荷的共享,让农业无人机用途进一步拓展。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应用技术部主任张瑞瑞表示,租用高光谱仪筛选出所需波段后,可专门定制相对便宜的多光谱相机。
共享无人机不仅提升了设备利用率,还为行业创造了新的盈利点。一些景区投放的共享无人机柜,如青岛小青岛景区的共享无人机,每日营业额可达1000元左右。
04 挑战与风险:市场规范化之路
二手无人机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风险。
技术风险是首要问题。尽管现代无人机具备先进的避障功能,如大疆Mini 4 Pro的全向避障系统在城市街道、树林间自动绕障成功率高达98%,但“炸机”(坠毁)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对于二手设备,电池寿命、传感器精度等关键指标可能已衰减。
信息与安全风险也不容忽视。小型无人机搭载的相机和传感器可能引发** unauthorized surveillance** 和数据泄露的担忧。某些情况下,无人机被用于非法活动如走私,导致政府对敏感区域实施飞行限制。
市场规范问题同样亟待解决。目前二手无人机市场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和认证体系,消费者难以准确评估设备状况。一些商家可能以次充好,将“翻新机”作为新机销售。
针对这些风险,行业正在形成自律机制。经验丰富的卖家建议,购买二手无人机应查看“电池健康度”,低于80% 建议更换,并选择支持验机服务的卖家。对于行业用户,特别是涉及商业机密的单位,应采购专属设备而非依赖共享无人机,以防数据泄露风险。

05 未来展望:技术与商业模式双轮驱动
展望未来,二手无人机市场潜力巨大,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将双轮驱动市场发展。
AI与通信技术进步将进一步提升二手无人机的可靠性和价值。亿欧智库报告指出,未来通过仿生AI飞控系统、5G-A/6G网络和量子加密传输技术,将显著增强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能源技术革新也将延长二手无人机的使用寿命。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推广、氢燃料增程方案及轻量化封装技术,将显著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耐用性,缓解当前二手市场最关注的电池衰减问题。
从市场规模看,小型无人机行业整体保持高速增长。据Coherent Market Insights预测,2025年小型无人机市场估值达7.44亿美元,到2032年将增长至16.0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6%。这一增长将为二手市场提供持续的设备来源和需求空间。
未来五年内,B端无人机市场规模将以19.5% 的增速增长,到2029年中国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元。这一趋势将推动更多专业级设备从一手市场流向二手市场,形成完整的设备生命周期价值链。
随着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包括全国18个省份建成的5G-A通感一体化试验网,二手无人机的使用环境将不断优化,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
二手无人机市场正在成为低空经济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新机市场的补充,更是一个具有自身生命力和增长逻辑的独立市场。随着更多企业入局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一市场有望成长为千亿级规模的新兴产业。
随着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二手无人机市场将在设备流通、价值挖掘和生态构建三个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未来几年,这一市场将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有序,成为低空经济普及的重要推动力。
来源:根据QYResearch、亿欧智库、中商产业研究院、Coherent Market Insights等机构公开报告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