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印刷行业,当欧洲企业还在努力定义工业4.0和人工智能时,日本印刷巨头小森早已凭借其独特的智能工厂理念,悄然走在了前沿。小森手中的“王牌”并非仅仅是新推出的B2喷墨印刷机或联机拟压纹技术,更不是同期宣布的双面上光项目,而是以KP-Connect为核心的未来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KP-Connect是一个统一的视图和控制台,能够无缝整合和控制工厂内外所有操作,无论设备是否来自小森。该系统在去年的德鲁巴展会上独立展示,吸引了包括其他印刷机供应商在内的众多关注。
小森之所以能在自动化和网络连接方面领先,是因为它长期关注欧洲日益严重的劳动力和技能短缺问题。再加上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对降低能耗的迫切需求,使得这类技术发展势在必行。
例如,小森通过使用直流电机和智能输墨系统,在一台B1印刷机上成功将功耗降低了18%,同时减少了材料浪费。这项技术还能节省材料浪费,从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有助于提高利润率,至少对于那些拥有这项技术的公司而言,相比缺乏这项优势的竞争对手而言是如此。
虽然智能工厂的实施案例在欧洲尚不多见,但已初具雏形。在荷兰的田径场印刷厂,小森的印刷机与AMR(自主移动机器人)进行通信。当印刷机操作员完成一个托盘的印刷后,AMR会被自动召唤,将托盘运送到下一个工序,并实时记录移动和位置。这彻底消除了印后团队需要跑到印刷机前询问活件进度的传统模式。
小森欧洲市场总监彼得·米尼斯表示:“这是朝着精简流程迈出的又一步。”小森还展示了AMR机器人如何将印刷品从印刷机运送到MBO折页机和Hohner骑马钉装订系统,实现杂志或宣传册的无人化生产。
精简流程也体现在印刷机本身。小森早已率先推出自动换版技术,并在多年中不断提升设置和准备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如今,其印刷机已能实现完全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运行:脱墨、清洗橡皮布、自动换版、上墨、启动印刷,直至印完所需的印张数,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小森还配备了三步质量控制流程:印刷机上的摄像头会根据PDF文件检查内容,确保无误。印刷机会根据指定的合格印张监控内容和色彩。如果操作员忽略,机器将通过对照色标来检查色彩,并设置连续的合格印张数量。
在小森的乌得勒支展厅,一台SRA1印刷机演示了AutoPilot操作,可以连续执行多个小批量作业,就像印刷杂志的不同章节,无需重新调整纸张或尺寸。从一份作业结束到下一份作业开始,整个过程仅需两分钟。如果需要更换专色,也只需两分半钟。整个换版和准备过程不到十分钟,大大提高了效率。

所有数据都会实时显示在大型平板屏幕上,操作员只需极少的点击即可访问所有信息。简洁的用户界面不仅能让操作员专注于任务,还能为下一代控制台屏幕设计提供灵感。
“我们的研究表明,机器的平均OEE(设备综合效率)仅为33%,还有33%的时间处于停滞状态,等待纸张或印版,”米尼斯说道。而小森的解决方案正是通过数据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发现专色油墨或某种纸张在特定条件下的问题,从而提前采取行动。
排程功能是KP-Connect的关键。它能根据交货日期、专色使用情况、纸张格式和类型自动进行作业排序。即使有延迟,系统也能立即重新配置作业分配,确保印刷机不会闲置。
小森正将工业4.0推向工业5.0,后者强调将人性化重新引入智能工厂,实现人机协作。机器人的作用是与人类协同工作,装载托盘和移动物料,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创造力和机器人的一致性。
可供分析的数据还包括能耗信息,这最初是为了遵守日本的节能措施而开发的。现在,这些数据可以帮助计算每项作业的碳排放量,并将其与能耗预测进行比较。
小森与Salesforce合作,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仪表板会以颜色(如红色代表延误,绿色代表按时)清晰地显示作业进度,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平板屏幕在工厂各处发布,为管理者提供洞察,以提高整体效率。欢迎来到智能工厂时代,一个由数据、自动化和人机协作共同定义的全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