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演讲开始前,我想向所有为中国乃至全球科技产业贡献力量的开发者们,表达我最诚挚的感谢。
今天是云栖大会的十周年,它最初就是为开发者而生的。正是你们,驱动了云计算、AI 以及整个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此,请允许我向所有开发者致以最高的敬意。
智能革命:从 AGI 到 ASI 的新纪元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革命的起点。
过去,工业革命放大了人类的体力,信息革命则放大了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这一次,智能革命带来的变革,将远超我们的想象。
通用人工智能 AGI 不仅会放大人类的智力,更将解锁人类的潜能,最终为超级人工智能 ASI 的到来铺平道路。
过去三年,我们已经清晰地感受到了这场变革的速度。AI 的能力在短短几年内,就从高中生水平跃升至博士级别,甚至能在国际数学奥赛中夺金。
AI 聊天机器人成为人类历史上普及最快的技术,它在各行各业的渗透速度也前所未有。Token 的消耗量每两到三个月就翻一番。
过去一年,全球对 AI 的投资超过 4000 亿美元,未来五年的累计投资预计将超过 4 万亿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对算力和研发最大规模的投入,必将加速强模型的迭代和应用的普及。
实现 AGI,一个具备类人通用认知能力的智能系统,现在看来已是必然。但 AGI 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AI 的脚步不会停在 AGI,它将继续向 ASI 迈进。那是一种能够自我迭代、自我进化,并最终超越人类认知的智能形态。
AGI 的目标,是将人类从 80% 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能专注于创造与探索。
而 ASI,作为超越人类智慧的系统,将能创造出超级科学家和全栈超级工程师。它将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解决今天人类尚未攻克的难题。
从医学、新材料的突破,到可持续能源、气候变化,乃至星际旅行,ASI 将驱动技术实现指数级飞跃,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智能时代。
通往超级智能的三大阶段
我们相信,通往 ASI 的道路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核心是向人类学习。
互联网几十年的发展,为这一阶段奠定了基础,它将几乎全部的人类知识都数字化了。大模型基于这些知识,获得了通用的智能。
如今,AI 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已接近人类的顶尖水平,并且正越来越多地走进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创造真实价值。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核心是辅助人类。
在这一阶段,AI 不再局限于语言交互,而是获得了在真实世界中行动的能力。它能理解人类的目标,分解复杂任务,使用并创造工具。
实现这一飞跃的关键,在于大模型获得了工具使用的能力。就像人类文明因使用工具而加速,大模型也因此能调用各类软件、接口乃至物理设备。
正因如此,AI 正迅速渗透到物流、制造、软件、金融、科研等几乎所有行业,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生产力。
同时,大模型编码能力的提升,将使人类能应对更复杂的问题。未来,自然语言会成为 AI 时代的新源代码。
任何人,只要用自己的母语描述需求,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智能体。AI 会帮你编写逻辑、调用工具、构建系统,完成几乎所有的数字任务。
未来世界上的智能体和机器人数量,可能会超过人类总人口。它们与我们协同工作,对物理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接下来,AI 将进入第三阶段:自我迭代,核心是超越人类。
这依赖于两个关键要素。
第一,是连接到真实世界更全面的原始数据。
目前,AI 在内容、数学和编码领域进步最快,因为这些领域的知识都是人类定义好的文本。但物理世界的复杂性,远非人类总结的二手知识所能概括。
AI 必须像自动驾驶学习驾驶一样,直接从最原始的传感器数据中学习,去持续地与真实世界互动,从中发现超越人类认知的深层规律。
第二个要素,是自我学习。
当 AI 深度融入真实世界,吸收了足够多的原始数据后,模型和智能体将能自主构建训练设施、优化数据流、升级模型架构,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学习。
未来的模型,每一次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都是一次微调,每一个反馈都会调整它的参数。在无数次的循环中,AI 将进化为超越人类的智能,那便是 ASI 的雏形。
一旦跨越这个奇点,人类就相当于按下了发展的加速键,技术进步的速度将超乎想象,社会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新操作系统与阿里云的战略
通往 ASI 的道路正变得日益清晰。随着技术进步和行业需求的爆发,AI 也将对 IT 产业自身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我们的第一个判断是: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
我们相信,大模型这个平台,将取代今天的操作系统。未来,几乎所有现实世界的接口,都会与大模型连接。所有用户需求和行业应用,都将通过构建在大模型之上的工具来完成。
做几个类比:自然语言是新时代的编程语言,智能体是新时代的软件,上下文是新时代的内存。
大模型将会吞噬软件。作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它让任何人仅通过自然语言,就能创造出无限的应用。潜在的开发者,将从几千万人扩展到数亿人。
部署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化,模型将运行在所有设备上。今天通过 API 调用模型的方式,只是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无法解决持久化记忆、实时响应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未来,模型会像今天的操作系统一样,跨设备无缝运行,并具备持续记忆、云边协同和自我迭代的能力。
基于这个判断,我们做出了一个战略选择:通义千问选择开放,致力于成为 AI 时代的安卓。我们坚信,在 LLM 时代,开源会比闭源创造多得多的价值,渗透多得多的场景。

我们的第二个判断是:超级 AI 云是下一代计算机。
大模型作为新一代操作系统,将运行在 AI 云之上。未来,每个人可能都会拥有成百上千个智能体,为自己 7x24 小时不间断地工作。这一切都需要海量的计算资源。
数据中心内部的计算范式,正在从以 CPU 为中心,转向以 GPU 为中心。这要求更密集的算力、更高效的网络和更大规模的集群。
这一切的背后,是充沛的能源、全栈的技术和数百万计的计算核心协同工作。只有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深厚的全栈能力才能支撑。未来,全球可能只有五到六个超级 AI 云平台。

在这个新时代,AI 将取代能源,成为最重要的商品,为所有行业提供动力。绝大多数的 AI 能力,将以 Token 的形式,通过云计算网络生成和交付。Token 就是未来的电力。
在此背景下,阿里云的定位是成为一家全栈 AI 服务提供商,为全球的创新者提供世界级的智能、全球分布的 AI 云网络和对开发者友好的服务。
首先,我们拥有世界领先的大模型家族——通义千问。通义千问已开源超过 300 个模型,是全球最受开发者欢迎的开源模型,累计下载量超过 6 亿次,衍生模型超过 17 万个。
同时,阿里云提供一站式模型服务平台百炼,以及 AgentBay、灵码等开发工具,让开发者能轻松地构建自己的智能体。
其次,阿里云运营着中国顶尖、世界领先的 AI 基础设施和云网络,是全球极少数能实现软硬件垂直整合的公司。我们自研的存储、网络和芯片,为大规模集群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我们正在构建一台新的 AI 超级计算机,它将最领先的基础设施和最先进的模型相结合,实现系统与模型的协同创新,确保在阿里云上进行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效率最高。
AI 行业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我们正在实施一项为期三年、总额 3800 亿元的 AI 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未来还将继续追加。
我们预计,到 2032 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将增长十倍。我们相信,通过这种饱和式的投入,我们能够更好地推动 AI 产业发展,迎接 ASI 时代的到来。
当超级人工智能到来后,人与 AI 的协作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对未来是乐观的。ASI 的出现将带来一种全新的、人与 AI 的协作模式。程序员们已经能初步感受到:你只需要提出一个想法,AI 就能帮你通宵搭建出一个系统。
我们把这种转变,叫做从“凭感觉编程”到“凭感觉工作”。未来,每个家庭、每个工厂都将拥有无数的智能体和机器人,每个人或许都将拥有相当于 100 个 GPU 的算力为自己持续服务。
就像电力曾是放大人类体力的杠杆,ASI 也将指数级地放大人类的智力。过去,10 个小时的工作,就是 10 个小时的产出。未来,AI 可能会把这个产出放大十倍、百倍。
而历史证明,每一次生产力的解放,都会催生出全新的需求。人类将变得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强大。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这仅仅是一个开始。AI 将重构我们所有的基础设施、软件和应用,成为驱动真实世界运转的核心力量,点燃新一轮的智能变革。
阿里巴巴将持续投入,与所有伙伴和客户一起,将 AI 注入千行百业,共同创造未来。
祝愿大家在本次云栖大会上收获满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