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科技区角人工智能企业最新资讯报道,近日,在 2025 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与英伟达开展物理 AI 合作。合作覆盖了物理 AI 的实践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的合成处理,模型的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以及模型验证测试等。 物理 AI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在多个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物理 AI可以用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在自动驾驶领域,物理 AI可以用于模拟各种复杂路况,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在新材料研发领域,物理 AI可以用于加速材料设计和优化。此次阿里巴巴与英伟达的合作,有望加速物理 AI技术在这些领域的落地,推动产业升级。 而在关键组件方面,英飞凌也同样已与英伟达展开合作,以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进程,作为全球芯片方面的领先厂商,英飞凌可为机器人的关键组件及精细控制提供芯片级方案,尤其是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关键的部位之一「灵巧手」部分提供支撑方案,而英伟达则为 「机器人大脑」部分提供算力支持。 英飞凌首席执行官约亨・哈内贝克日前对外表示,人形机器人目前仍处于 “发展初期”,但人工智能与先进传感器、驱动器的结合,有望为半导体行业带来巨大增长机遇。物理 AI是最令人振奋的机会领域,以人形机器人为例,其对特定半导体的需求将推动该类产品大幅增长,这些半导体可应用于相关驱动器、传感器、功率及电源控制组件,正是它们赋予了机器人模仿人类行动的能力。 从理论逻辑上讲,一台人形机器人所含的半导体材料总量,几乎与一辆汽车相当。如果以未来十年的预测产量来计, 包括机器人在内的物理 AI将催生巨大的市场潜力。 英飞凌在包括车规半导体、功率器件和微控制器在内的多个关键芯片领域稳居全球领先地位,而这些领域正是目前国内厂商致力于实现国产替代的重要方向。 此外据悉,英飞凌正在开发针对数据中心应用的800伏碳化硅高压平台,以解决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更高的电压可以保障更高的导电效率,减少能源损耗,同时还能缩小电缆的尺寸。 目前包括台积电、英伟达以及富士康的高层们均对外表示,物理 AI 将是是科技行业的关键发展方向。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预测,到 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 100 万台。该研究机构表示,工业领域的应用将率先发力,未来数十年内,服务、家庭及其他行业的应用将随之大幅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