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促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皖政〔2025〕50号)文件精神,通过制定高质量运营指引,进一步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明确标准,推动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省科技厅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经过了深入调研、专家论证、内部研讨,汇聚各方意见,正式印发了《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指引》(皖科资秘〔2025〕255号)。
《指引》共八章二十一条,聚焦“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目标,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基金设立、投资管理、退出分配、风险控制和考核监督”等方面提出系统规范和引导措施,旨在推动基金投资向早期、创新项目倾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金合规运营。
创新亮点
主要体现为“五个聚焦”。
一是聚焦引导措施,提出“四投”标准,解决投资定位问题。《指引》明确“四投”标准(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建立了专项评价体系,将基金“领投首投率”、“硬科技”项目占比、关键技术突破、优秀人才招引等作为核心考核指标,引导基金投向创新潜力项目;支持管理机构建立符合安徽省情的“科创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引导早期项目回归合理估值,防止估值泡沫;建立了“政府部门+产业专班+基金机构”联动机制,优先投资战略性早期项目;清晰界定了天使基金重点支持的早期企业标准。
二是聚焦机制创新,提出“延存续期”,解决耐心伴随问题。《指引》优化了母基金运营周期,对于运营绩效优秀的母基金,经审批后存续期可延长至20年,允许适度延长关键期、高成长企业退出时间,有效避免“急投急退”;进一步明确返投要求,创新返投认定机制,降低合规难度;优化协议条款,减少苛刻条款,营造友好投资环境。
三是聚焦考核评价,提出“优化容错”,解决慎投怯投问题。《指引》科学考核容错,强调基金考核评价、审计、巡视、国资监管考核应以基金整体项目投资核算为依据,不以单一子基金或单个投资项目损失论英雄。明确规定,在未触及容错底线且无违法违规情况下,不作负面评价。同时,审计、国资考核结果可与母基金考核互认。对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的管理机构,则明确更换并扣减管理费。明确要求优化投资协议条款,减少设置对赌、实控人兜底、无限连带责任等刚性约束;严格设立程序,强化资金安全,健全内控外监机制。
四是聚焦区域发展,提出“投资皖北”,解决区域协调问题。《指引》突出投资安徽与区域平衡,支持皖北地区发展,适度提高母基金出资比例。对在皖北落地的基金管理机构,在资金募集、管理费等方面给予放宽和倾斜,倾斜政策实施差异化考核。
五是聚焦服务体系,提出“多方协同”,解决生态赋能问题。《指引》提出建立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机制,要求被投企业所在地提供配套政策;管理机构需提供全方位投后增值服务,建立动态跟踪和追加投资机制;实施“千人特训营”,常态化开展“一行一特色”“一市一天使”融资对接和创业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生态。
来源:安徽新闻联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