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正在成为新的经济战场,那些提前布局的企业已经嗅到商机。
2025年,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合肥—怀宁低空无人跨城货运航线正式启用,亿航智能与各地政府密集签署低空旅游合作协议。

作为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的芜湖,已集聚产业链规上企业近200家,在业内赢得“大飞机看上海,小飞机看芜湖”的赞誉。
二级市场上,低空经济概念股表现活跃。2025年上半年,宗申动力净利润同比大增88.28%,纳睿雷达净利润激增860%,低空经济领域正在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新焦点。
01 行业驶入快车道,规模突破万亿可期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据赛迪顾问预测,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政策支持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各地政府密集出台支持政策。安徽、深圳等地走在前列,安徽成为全国第三个、长三角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深圳则提出在2026年底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
从空域管理改革到产业基金设立,从应用场景开放到基础设施完善,低空经济已进入“政策+技术+场景”协同驱动的黄金发展期。
浙商证券指出,2025年是低空经济规模化落地元年,年内低空文旅市场有望快速起量。随着低空飞行器适航取证节奏加快,低空经济正迎来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02 产业链全景解析,三大赛道各有千秋
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上游的航空器研发制造、中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下游的运营服务三大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
(1)研发制造:硬件先行,核心部件最受益
研发制造环节是低空经济的基础。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牵引,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在航空动力系统领域,宗申动力开发20余款航空发动机产品,累计飞行时长突破30万小时,工业无人机动力系统市占率超40%。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增88.28%,预计2026年航空发动机业务营收占比将突破25%。
航空制造方面,万丰奥威全球通用飞机制造实力位居前三,旗下钻石飞机eDA40纯电动飞机完成首飞验证,掌握eVTOL整机正向开发能力。公司2025年计划实现飞行汽车量产,当前订单储备超260架。
关键零部件领域,英搏尔2025年上半年电源总成出货44万台,驱动系统出货16万台,其中多合一产品同比增长185.47%。公司通过与亿航智能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积极布局低空经济。

(2)基础设施:空管系统与机场建设率先启动
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低空飞行“飞得起、看得见、管得住”的前提。
在空管系统领域,莱斯信息作为民航局空管系统唯一认证供应商,市占率超90%,主导开发“天牧”低空管理系统,承建全国80%飞行服务站。
低空监控方面,四川九洲的ADS-B监视系统市占率70%以上,深度参与C919配套建设,获得四川省低空经济试点专项补贴5000万元。
通用机场建设也在加速推进。目前安徽已建成A类通用机场6个,超过100个临时起降点投入运行。各地正加快构建“空域网、航路网、起降网以及飞行服务中心、低空智联引领”的软硬件基础设施体系。
(3)运营服务:多元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运营服务是低空经济价值实现的最终环节。目前,低空经济已在物流、文旅、应急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前景。
在物流领域,合肥—怀宁低空无人跨城货运航线正式启用,大型货运eVTOL载着200公斤货物实现跨城飞行。医疗应急领域,合肥妇幼保健院采用无人机“快递”空中送血,运送时间压缩一半以上,被称为“生命航线”。
低空旅游市场快速兴起。亿航智能与广深珠、合肥、太原西山等地政府合作,拓展eVTOL低空观光市场。据浙商证券初步测算,国内低空旅游观光年市场规模近60亿元。
中信海直作为国内唯一具备CCAR-135/91部双运营资质企业,开通首条eVTOL商业航线,未来3年规划50条低空文旅航线。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订单量同比增长280%。
03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把握机遇警惕泡沫
面对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投资者应如何把握二级市场投资机会?
核心投资逻辑
技术驱动是首要考量因素。重点关注碳纤维、航空动力、航电系统等核心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北斗星通凭借高精度定位芯片与天线技术全球领先,参与制定低空导航国家标准,2025年中报净利润预增超102%。
场景落地能力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关键。优先选择已切入物流、文旅、应急等商业化场景的企业。千方科技推出“空地云网”低空服务体系,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预增超11倍,主要受益于中大型无人机订单放量及低空物流网络建设需求。
政策受益程度也是重要参考指标。空域管理改革、基建投资(如起降场站、通信导航)相关标的有望持续受益。深城交参与20余城市低空交通规划,主导空域数字化标准制定,2025年中标多地低空经济示范区项目,合同金额超5亿元。
风险因素需警惕
低空经济仍处于发展初期,投资者需警惕以下风险:
技术商业化进度可能不及预期。目前部分企业低空业务营收占比仍较低,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毛利率承压。随着更多企业涌入低空经济领域,价格竞争可能加剧,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估值泡沫风险不容忽视。部分概念股涨幅较大,已提前透支未来业绩增长,投资者需警惕估值过高的风险。
政策实施进度存在不确定性。空域放开、适航认证等政策推进进度可能低于预期,影响产业发展速度。

04 重点公司案例分析,捕捉细分赛道龙头
通过具体上市公司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低空经济各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
万丰奥威作为eVTOL整机制造龙头,2025年第一季度通航业务收入占比已提升至17.3%,机构预测其低空业务营收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15%。公司与浦银金租签署100架订单,标志着其商业化进程加速。
纳睿雷达专注于低空雷达监测,自主研发的全极化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精准解决低空“低小慢目标”探测难题。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激增860%,产品已部署于机场、港口等关键空域。
芜湖低空智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低空服务监管平台对全市重点区域的低空飞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借助5G-A、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安全、高效、合规的运行保障。

时的科技与阿联酋知名企业Autocraft签署价值10亿美元的采购协议,计划采购350架E20 eVTOL,正在建设的智造基地将成为这批“空中出租车”的重要生产基地。
从安徽芜湖的航空小镇到深圳规划的低空经济产业园区,从黄山的无人机“挑山工”到合肥的无人机“生命航线”,低空经济已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随着低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将从概念炒作转向业绩兑现。
那些具备技术壁垒、客户资源及场景卡位的企业,有望在低空经济大潮中脱颖而出。
正如芜湖市委书记宁波所言:“低空经济正迎来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黄金窗口期。”对于投资者而言,把握政策导向、深耕技术研发、拓展应用场景的企业,最有可能在低空经济的蓝海中占据先机。
参考资料
英搏尔:电源、驱动系统出货增长显著,低空经济布局迎新进展
平安证券: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芜湖:“天空之城”初露峥嵘!
低空经济崛起!10大知识点助你站稳风口
低空经济概念股八大核心标
低空经济题材龙头有哪些?
竞逐新赛道,按下低空经济“加速键”
2025地方低空经济平台建设指南白皮书
低空经济领域:2025中报增长较快的10家公司
浙商证券:2025年是低空经济规模化落地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