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

电子发烧友网 2025-09-27 00:00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张迎辉)第十届上海FD-SOI论坛2025年9月25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本次论坛由芯原股份、新傲科技和新傲芯翼主办,SEMI中国和SOI国际产业联盟协办。论坛汇聚了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顶尖专家、企业高管及学术代表,围绕 FD-SOI(全耗尽绝缘体上硅)工艺的技术优势、发展趋势、设计实现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推动 FD-SOI 技术在边缘 AI、智能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搭建了高效交流平台。电子发烧友网今年继续在现场为大家带来新鲜一手的现场报道。

论坛主办到第十届,打造 FD-SOI 行业交流核心平台

论坛开幕致辞环节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博士发表致辞。戴博士在致辞中回顾了 FD-SOI 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一路以来的FD-SOI 技术实现新突破。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1
芯原股份作为 FD-SOI 技术推广的关键推动者,戴总核心观点聚焦 “长期深耕、生态共建”自 2013 年起,戴总带领芯原股份连续主办上海 FD-SOI 论坛,从首届仅 50 人参与,逐步发展为第九届(2024 年)299 人规模、汇聚 GlobalFoundries、三星、意法半导体、Soitec 等全球头部企业的行业盛会,第十届论坛(本次)进一步升级为 “技术优势 + 设计落地” 双主题的高端交流平台。
坛不仅是技术研讨的载体,更是产业链协同的纽带。戴总通过主持关键环节(如第十届论坛两场圆桌讨论:“FD-SOI 工艺的技术优势和发展趋势”“FD-SOI 的设计实现”),推动上下游企业( substrate、晶圆代工、EDA/IP、芯片设计、下游应用)达成技术共识与合作意向,加速 FD-SOI 生态成熟。
戴总在发言中重点凸显芯原在 FD-SOI 领域的 “技术深耕与商业化成果”,IP 布局覆盖全场景,规模化落地基于格罗方德(GF)22FDX 工艺,开发 60 + 模拟与数模混合 IP(含基础 IP、DAC IP、接口协议 IP 等),累计向 45 家客户授权 FD-SOI IP 核超 300 次,成为行业 IP 供应核心力量射频(RF)与基带 IP 全面领先:拥有 BLE、Wi-Fi 6、NB-IoT、GNSS 等完整无线 IP portfolio,所有 RF IP 均通过硅验证(silicon proven),且 NB-IoT、BLE 等关键 IP 已实现客户商用授权,支撑物联网(IoT)、可穿戴设备等场景的无线连接需求。

FD-SOI的产业动态更新

首创 “自适应体偏置(Adaptive Body Biasing)技术” 在 FD-SOI SoC 中的应用:基于该技术的 IoT 单芯片方案,相比 28nm bulk 工艺功耗降低 55%,实现 “2 节 AA 电池供电 2 年” 的长待机目标,累计出货超 1 亿颗
完成 43 个全球大客户的 FD-SOI 芯片设计项目,其中 33 个进入量产阶段,覆盖 MCU(如业界首款 32 位 Cortex-M 架构 22nm MCU)、IoT 传感器、边缘 AI 处理器等核心品类。
接口与特殊工艺 IP 优势:针对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高端场景,开发符合 ISO26262 功能安全标准的接口 IP(如 MIPI DPHY/RX、PCIe 3.0、USB3.0),以及 1.25G-16G SERDES PHY 等高速接口 IP,解决 FD-SOI 在高可靠性、高速传输场景的应用痛点。

FD-SOI 技术价值:“低功耗 + 高集成” 适配多领域刚需

戴总通过对比 FinFET 技术,明确 FD-SOI 的差异化定位,核心观点聚焦 “场景适配性与技术不可替代性”包括
1、技术本质优势FD-SOI(全耗尽绝缘体上硅)作为 2D 平面晶体管,通过 “超薄体 + 超薄埋氧层 + 全介质隔离” 结构,实现更优的栅极控制能力,相比传统 bulk 晶体管缩放性更强,同时支持 “正向体偏置(FBB,提升性能)” 与 “反向体偏置(RBB,降低漏电流)” 动态调节,兼顾低功耗与高性能需求。
2、与 FinFET 的 “双轨并行”戴总提出 “两条腿走路” 的行业发展逻辑FinFET 侧重高性能场景(如云计算服务器、高端 AI 芯片、前沿消费电子);FD-SOI 则聚焦 “低功耗 + 高可靠性” 场景,包括:物联网与可穿戴设备(长待机、小尺寸);汽车电子(雷达处理、V2X 通信、功能安全 MCU);边缘 AI(轻量化神经网络加速器、Always-on 智能语音识别);5G/6G 与卫星通信(毫米波芯片、低功耗射频前端)。
3、先进工艺突破强调 FD-SOI 并非 “低端工艺”,而是持续向先进节点演进 ——2024 年 ST 与三星联合推出 18nm FD-SOI(嵌入 ePCM 相变存储器,提升集成度与性能),CEA-Leti 启动 10nm/7nm FD-SOI 试点产线,芯原已同步跟进先进节点 IP 预研,为后续产业化储备技术。
戴总在发言中传递 “生态共建” 的核心诉求,并以数据印证 FD-SOI 的市场潜力:
全球化生态协同认可欧美与中国企业的协同成果 —— 如欧盟通过 “FAMES 计划” 投资 12nm FD-SOI 产线(ST 与 GF 在法国建厂),CEA-Leti 联合 43 家产业链企业推进 10nm/7nm 技术;中国企业方面,上海新傲获得 Soitec Smart-Cut 衬底技术授权,复旦微、国科微等采用 22nm FD-SOI 设计 IoT 芯片,芯原则作为 “桥梁” 连接全球 IP 需求与本土设计服务。
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引用行业数据强调 FD-SOI 的商业价值 —— 市场规模从 2022 年的 9.3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增至 40.9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 34.5%,增长动力主要来自 IoT、汽车电子、边缘 AI 的规模化应用,芯原将通过 IP 与设计服务深度参与这一增长红利。
人才与技术普及支持欧盟 “FAMES 学院(EFDS)” 计划(2025 年启动,未来 4 年开展 FD-SOI 设计培训),认为人才培养是生态长期发展的关键,芯原也将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分享,助力中国工程师掌握 FD-SOI 体偏置设计、RF / 模拟电路设计等核心技能。

未来展望:聚焦先进节点与场景深化

戴总对 FD-SOI 的长期发展提出明确方向,核心观点聚焦 “技术迭代 + 场景落地”:
1、先进工艺攻坚持续跟进 18nm、10nm 乃至 7nm FD-SOI 技术,重点突破 “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ePCM)”“太赫兹电路” 等关键技术(如芯原已联合清华大学探索 22nm FD-SOI 毫米波 / 太赫兹电路设计),满足 5G 毫米波雷达、卫星通信等高端场景需求。
2、场景深度渗透推动 FD-SOI 在汽车电子(如 ADAS SoC、车规级雷达)、边缘 AI(如低功耗神经网络加速器)、医疗电子(便携式传感器)等领域的商业化落地,通过 “IP + 设计服务” 一体化方案,降低客户采用门槛。
3、中国生态强化依托上海 FD-SOI 论坛平台,进一步联动本土衬底企业(如上海新傲)、晶圆代工厂、设计公司,构建从技术研发到量产应用的完整本土产业链,提升中国在 FD-SOI 领域的全球话语权。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2
随后,IBS 首席执行官 Handel Jones 带来题为《边缘 AI 与 FD-SOI 技术的机遇分析》的主题演讲。
2025年9月25日,国际商业战略公司(IBS)正式发布《边缘AI机遇与FD SOI机遇分析》报告。作为深耕半导体行业超35年、聚焦全球电子产业生态的专业机构,IBS在报告中结合技术趋势、市场数据与企业动态,全面剖析了边缘AI驱动下半导体行业的增长机遇,以及FD SOI技术在其中的战略价值,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覆盖至2035年的前瞻性参考。IBS 首席执行官 Handel Jones在论坛上现场作题为《边缘 AI 与 FD-SOI 技术的机遇分析》的主题演讲。

边缘AI与云端AI双轮驱动,半导体市场迎长期增长

Handel Jones指出,数字时代下边缘AI与高性能计算(HPC)AI应用并行发展,正成为半导体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从应用场景来看,边缘AI的布局已深入多元终端与垂直领域:智能手机将成为边缘数据整合枢纽,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等穿戴设备则构成关键数据生成端;智能眼镜、AR与VR设备预计在2027-2028年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2028-2029年全球销量有望达到1.5亿台,中国市场将凭借强劲增长与创新活力成为重要增长极
在垂直领域,L3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于2025年在中国实现实用化,融合处理器与软件支持成为关键技术支撑,而L5级ADAS预计将在2030年启动初步迁移,LIDAR等高频传感器的需求将持续攀升;智能机器人领域,中国市场的支出规模已达到其他国家总和的20倍,技术研发聚焦特定任务效率提升而非类人复制;数字健康则被预测为2030-2040年最大市场 segment,图像传感器、MEMS设备的升级将推动行业发展,甚至有望将人类寿命延长20年以上。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3
云端AI方面,数据中心的普及程度未来将媲美个人计算机,大型数据中心与个人数据中心将形成互补格局,数字孪生与AI代理将依托这一架构运行,且数字孪生在多类数据处理任务中的IQ将超越人类。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数据中心企业资本支出(CAPEX)预计达3990亿美元,较2024年的2563亿美元大幅增长;台积电2025年近30%的营收增长也将源于HPC领域的需求拉动,凸显云端AI对半导体产业的强劲带动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AI在推动产业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将引发劳动力结构变革。Handel Jones在报告中提到,随着边缘AI的广泛应用,社会将经历深刻转型,部分人力岗位面临淘汰,教育体系需同步革新以适应技术趋势,而中国在相关教育创新领域已展现积极进展。
在区域市场分析中,Handel Jones的报告重点关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市场需求规模将持续扩大,2035年预计达到7200亿美元,其中本土电子制造企业的半导体消费占比将从2020年的55.2%升至2035年的85.5%,市场重心向本土客户倾斜,对全球供应链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4
从本土企业供应能力来看,中国半导体企业在多类产品领域实现突破:显示驱动芯片的本土市场供应占比从2020年的4%升至2035年的79%,全球竞争力(10分制)从行业初期提升至8.2;SiC MOSFET、MCU等产品的2035年本土供应占比也将分别达到82%、73%,全球竞争力同步提升至8.1和7.8。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5
针对FD SOI(全耗尽绝缘体上硅)技术,报告进行了专项分析,认为其凭借超低功耗与高效无线连接的核心优势,将成为边缘AI场景的关键半导体技术。从市场规模来看,2030年FD SOI总市场规模(TAM)预计达127.6万片晶圆/月(KWPM),其中MCU、图像信号处理器(ISPs)是核心增长领域.MCU的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26.44万片晶圆/月,较2020年增长1164.5%;ISPs的2030年规模将达64.84万片晶圆/月,较2020年增长219.1%。
技术层面,22nm FD SOI已成为格芯(GlobalFoundries)用于MCU、雷达等产品的核心技术,意法半导体正扩大FD SOI产能并开发18nm技术;12nm FD SOI技术未来或可替代部分7nm FinFET应用,Soitec与CEA-Leti已启动10nm FD SOI技术的评估工作,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方向。
对于中国在FD SOI领域的布局,Handel Jones指出,本土企业已具备一定基础,例如300mm SOI衬底的本土生产能力逐步成熟,良率具备竞争力;芯原股份(VeriSilicon)已实现28nm、22nm FD SOI技术的设计落地,拥有丰富的IP portfolio,可拓展至智能手表、AR/VR设备、MCU等边缘AI产品。不过,中国仍需加强与国际技术伙伴(如Soitec)的合作,构建“衬底-晶圆-设计-应用”的完整生态,以结构化方式提升FD SOI技术的自主化水平与产品竞争力。
在论坛上午的专题一演讲分享环节,多位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和专家聚焦 FD-SOI 工艺的技术优势与发展趋势,分享了最新的技术成果与战略规划。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6
格罗方德超低功耗产品线高级副总裁 Ed Kaste 发表《推动 FD-SOI 技术创新:专为边缘 AI 打造》的演讲。Ed Kaste 表示,格罗方德是 FD-SOI 技术应用领域的领导者,随着 AI 在多个产品领域的加速普及,市场对更低功耗、更强连接性及功能集成度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格罗方德的 22FDX + 平台能充分发挥 FD-SOI 技术优势,为 AI 应用提供一流的低功耗性能,同时详细介绍了格罗方德 FD-SOI 技术的规模化优势、功能特性及路线图投资。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7
三星晶圆代工副总裁、技术规划部门 2 主管 Taejoong Song 带来《三星晶圆代工对 FD-SOI 的未来愿景》演讲。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8
Taejoong Song 指出,随着 AI、自动驾驶和超互联社会的兴起,半导体行业对低功耗和高性能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体硅 CMOS 面临局限,而 FD-SOI 凭借动态体偏置技术、低漏电特性及出色的 RF 性能,实现了超低功耗与高性能的独特平衡。三星已将 28FDS 工艺打造为成熟且量产验证的 FD-SOI 技术,目前正推进 18FDS 工艺,未来还将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并支持生态系统建设,推动 FD-SOI 市场持续扩大。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9
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曹志平作了主题为《意法半导体:以 FD-SOI 推动创新》的演讲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10
在演讲中,曹志平从 FD-SOI 技术优势及意法半导体路线图、主要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方向、利用 FD-SOI 设计 / 制造芯片的方式、产能部署及供应链策略,以及为中国潜在无晶圆厂客户的 COT 业务带来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展现了意法半导体在 FD-SOI 领域的布局与担当。特别提到了ST在18纳米FD-SOI工艺的PCM技术在MCU上的应用突破。
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军企业 Soitec 首席执行官 Pierre Barnabé 以 “为未来设计创新且可持续的半导体材料” 为核心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11

目前FD-SOI在工艺制程上已经实现了18nm的量产应用的突破。在能效比领域,FD-SOI 的优势更为显著。Pierre Barnabé 透露,从 65nm 到 22nm、28nm 到 18nm 的技术演进中,Soitec FD-SOI 衬底实现了有源功耗持续降低,配合能量收集技术可达成 “零功耗” 待机,每瓦每美元的推理次数指标位居行业前列。这种特性使其在边缘 AI 推理硬件中具备不可替代性,当2030 年运行 AI 的设备数量增至 210 亿台时,FD-SOI 的低功耗优势将直接转化为终端产品的续航竞争力与成本优势。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12
在应用落地层面,Pierre Barnabé 明确将边缘 AI、通信、汽车列为 FD-SOI 的核心增长领域,并披露了具体布局策略。在边缘 AI 领域,Soitec 正推进 eSoC.2、eSoC.3 等系列产品,针对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传感器等场景,提供支持 AI 推理的低功耗解决方案,12nm 及以下节点产品已进入规划阶段。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13
论坛上午的最后一个环节圆桌讨论在热烈的气氛中举行。由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伟民博士主持。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 Soitec 首席执行官 Pierre Barnabé、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曹志平、IBS 首席执行官 Handel Jones、格罗方德超低功耗产品线高级副总裁 Ed Kaste 以及三星晶圆代工高级副总裁卓铭。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14
各位嘉宾围绕 FD-SOI 工艺的技术优势和发展趋势展开激烈讨论,结合自身企业实践与行业洞察,深入分析了 FD-SOI 技术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机遇,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碰撞。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15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16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图17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物联网
more
【教育】新学期,多地全面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如何让AI教育在中小学课堂“落地生根”?
1688平台将推出全球首个跨境电商AI智能体;霸王茶姬全球最大超级茶仓落地香港|36氪出海·要闻回顾
AI原生产品不等于全部功能AI化,保留传统功能让用户体验更完整  | 对话小卡健康
AI芯片厂商,从英伟达嘴里“抢蛋糕”
出图率从25%提至60%,Jazi靠AI改图在亚马逊、SHEIN 间抢沙特市场
晚点独家丨红杉中国独家领投 AI 陪伴硬件,珞博智能完成数千万天使 + 轮融资
AI PC芯片赛道,竞争加剧!
从22nm到10nm,FD-SOI技术如何重塑物联网、汽车电子与边缘AI未来?
京东的“他她它”App藏不住了!实测后:这个AI产品暴露了京东的野心
光刻机巨头,为啥要投AI?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