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

数字化企业 2025-09-27 21:35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1

中国工博会的意义,远不止于展品的陈列与技术的展演。它是一面映照产业变革的“镜子”,清晰折射出工业转型路上的难点瓶颈与突破方向;更是一座贯通创新与实践的“桥梁”,以供需对接为纽带,让实验室中的“技术种子”高效转化为产业升级的落地成果。当绿色低碳成为叩响“双碳”目标的核心密钥,当“软件定义自动化”打破传统硬件的刚性桎梏,当“边缘智能”弥合IT与OT的技术鸿沟,当AI大模型与工业智能体深度融入生产全链路,当柔性输送系统成为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的核心利器……我们已然清晰看见,未来工业正朝着更智能、更协同、更绿色的方向迈进。

内容提要/OVERVIEW
 - 文章信息 - 


本文由e-works杨培原创报道。


2025年9月23-27日,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作为工业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顶级盛会,本届工博会规模再创新高,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共设有9大主题展,吸引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家参展商参展。展会不仅集中呈现了工业技术创新突破与先进成果,更成为业界观察未来工业发展方向、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平台。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3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这其中,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工业自动化展和机器人展备受关注。它们不仅是行业领军企业展示前沿技术和创新方案的核心平台,更是观察未来工业发展趋势的关键窗口和风向标。为此,e-works报道团走进了这四大主题展,通过实地观摩各参展商的主要展品,并与参展商近距离访谈与交流,深入探寻当前工业领域的发展亮点与未来趋势。


01

创新之风席卷上海

众多新品首发首展燃动全场


本届工博会上,众多国内外领先企业首发首展了诸多前沿技术、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立体呈现了当前在解决产业转型痛点、适配产业升级需求方面的创新突破与成果。据统计,本届工博会上共有近300项全球首发、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亮相。

这其中,西门子展示了与中科摩通共同打造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EMB智能装配设备。该设备是西门子生成式工业人工智能助手 Industrial Copilot在中国市场的首次试点应用。 Industrial Copilot能够在设备调试过程中,辅助工程师进行自动化程序开发,大幅减少重复工作,有效提高程序开发效率,降低因设备错误操作造成的生产损失。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4
西门子展台

费斯托(Festo)带来了今年9月全新发布的高级安全运动控制方案。该方案实现从机械端的电缸到控制端的伺服系统的全面监控,为工业自动化设备提供符合最高级别安全标准的制动保护方案。

萨瓦尼尼展示了集成RVS 3D人工视觉系统的P-Robot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内嵌AI 算法,本届工博会为该产品在国内的首次展示。在3D视觉与AI技术的双重加持下,该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各种复杂几何形状工件的全自主抓取与搬运。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5
萨瓦尼尼集成集成RVS系统的P-Robot解决方案

埃斯顿首发ER1200-3300重载工业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轻松应对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制造等超重载场景,适用于高精度铣削、铆接、搬运等高要求任务。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6
埃斯顿ER1200-3300重载工业机器人

柴孚机器人携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载荷≥5000kg的重载工业机器人亮相,专门用于应对超重搬运和特种行业自动化需求。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7
柴孚机器人全球首发腕部额定载荷≥5000kg的重载工业机器人

节卡机器人面向全球首发JAKA 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作为一款AI+工业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它可以实现“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感知、行动”。用户仅需下达任务指令,机器人即可准确理解语义、感知环境信息,并自主进行路径规划、避开障碍并执行任务。

此外,安川电机携MPX1000、iC9200、Σ-X系列380V及22kW以上大容量伺服新产品亮相,旨在全面响应高端装备制造业在精度、效率与系统整合方面日益提升的复杂需求。浪潮数字企业与达索系统重磅发布浪潮海岳inSuite by DELMIAWorks,旨在破解企业长期面临的转型困局,构建离散制造数智化体系,让数据驱动决策。中之杰智能面向全球首次展示了德沃克X-Agent工业智能体系列。该智能体系列能够深度嵌入企业生产流程,从原材料卸货贯穿至成品出库,助力企业实现全局柔性化与智能化转型。


02

亮出工业绿色“硬实力”

共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抓手,更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工业低碳转型不仅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改善,更能倒逼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创新,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在本届工博会,中国参展商都展示了赋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引领工业领域迈向更加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未来。

例如,汇川技术正式推出第四代数字能源产品InoCube-FEMS,以“电力市场化、能碳一体化、系统工具化”三大核心突破,助力企业实现节能降费与零碳运营的双重目标,为绿色智能制造提供可靠基座。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8
汇川技术数字能源管理平台InoCube-FEMS

台达坚持以“AI(人工智能)+GI(绿色智能)”创新融合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兼具高性能与可持续性的绿色解决方案。在能源领域,以分布式架构替代传统集中式模式,通过组建微电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增强电网韧性;在数据中心领域,从电网接入到芯片运行全链路发力,依托高效散热技术与优化算力部署,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制造领域,以AI赋能智能制造,通过全场景数字化管理与虚实融合技术,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工厂。面向数字化工厂建设需求,台达进一步推出ESG赋能的零碳园区整体方案,结合AI技术针对多细分场域定制专属绿色节能策略,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9
台达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

研华科技推出的iEMS能碳一体化方案,紧扣双碳政策导向和企业ESG永续发展战略,构建从集团到工厂的统一能碳管理架构。该方案不是简单的能源监控系统升级,而是以AI大模型为引擎、软硬一体为底座、全链路协同为路径的能碳管理中枢。深度融合能源管理与碳管理,构建覆盖“数据采集—能效诊断—AI节能优化—碳排核算—智能决策”的闭环体系,助力企业实现能碳数据可视化、节能路径可量化、能碳管理合规化、决策模式智能化,帮助企业将绿色转型从成本负担转化为战略资产,实现绿色、智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10
研华科技iEMS能碳一体化方案

SMC以“低碳创新、数智赋能——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全方位展示其在节能技术突破、数字化应用实践等方面的最新成果。例如,在低压节能方面,其省气型增压阀VBA系列采用特殊内部结构,可对杆伸出时的排气进行回收,并将其用于杆缩回时的增压驱动,以此减少增压阀运行过程中的耗气,起到节能的作用。在数字化应用方面,其全栈无线数字化解决方案可对气动系统能源消耗,开展节能效果分析及预测、预警,为工厂能耗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帮助企业加强能源管理,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11
SMC低压节能产品

此外,本届工博会还集中展示我国在能源系统智能化、绿色化方面的多项创新成果。从 “国和一号”核电装备、先进小堆浮式发电平台,到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等,这些先进技术装备,共同构建起多元清洁的能源供给体系,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能。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12
“国和一号”核电高端装备


03

软件定义自动化持续演进

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软件定义自动化正成为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核心趋势之一,它将硬件功能抽象为软件模块,通过统一平台与开放接口实现快速配置、灵活集成与跨品牌协同,大幅缩短工艺切换周期,提升柔性生产能力。同时,基于数据与算法的持续优化,可显著提高设备效率、降低能耗并改善产品质量,实现降本增效与绿色制造。此外,软件定义支持OTA 升级、远程运维与数字孪生应用,使自动化系统具备持续进化能力,助力工厂在保持高可靠性的同时,不断提升竞争力。在本届工博会上,众多工业自动化厂商都展示了其在“软件定义自动化”领域的创新成果。

例如,施耐德电气软件定义的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EAE)持续迭代升级,已推出V25.0版本。而且,依托EAE平台,施耐德电气通过不断升级迭代产品和应用,持续拓展开放的生态圈,得到了积极的市场反馈与认可,目前已在交通、污水处理、物流、精细化工、新能源、消费品制造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13
施耐德电气展示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
在消费品制造行业的应用

贝加莱通过Automation Studio平台,结合MapleSoftMatlab/Simulink等仿真工具,实现机器工艺建模与代码自动生成。同时,贝加莱还基于“集成自动化”思想,将运动控制、机器人与工艺设备集成在同一架构下,如SuperTrak柔性输送系统可与机器人协同工作,将柔性制造和工业自动化带入“软件定义制造”的全新高度,使生产具有更大灵活性。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14
贝加莱展台

汇川技术推出的iFA工业自动化全集成软件平台以三大核心能力,打破传统项目壁垒,让软件定义自动化成为现实:通过数字设计与数字制造的无缝融合,打通从设备到工厂的数据闭环;全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实现设备无缝对接;虚拟仿真到实体控制全链路贯通,使工厂从设计到量产更高效可靠。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15
汇川技术展台

中控技术在本届工博会上展示的通用控制系统UCS,不仅标志着工业控制领域的DCS系统从传统的软硬件深度绑定,正式迈向“软件定义”的灵活架构新阶段,更以颠覆性设计重构了工业控制的底层逻辑。UCS摒弃了传统硬件控制器、I/O模块和机柜的固化组合方式,采用极简设计,整合控制数据中心、光纤网络和智能现场组件,大幅减少了工业控制对物理硬件的依赖。该系统具备自主调整规模和资源容量的能力,不仅极大提升了工业控制的灵活性,降低了部署成本,更使得AI决策能够通过这个高效的“身体”进行精准和可靠的执行。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16
中控技术展台

数自创新展示了基于AIOSYS软件平台的HMI(人机界面)产品。它以“打破控制孤岛,实现全域协同”为核心理念,将分布式架构的灵活部署与精准控制深度融合,让设备集群、跨区域产线不再是数据割裂的“信息孤岛”,从底层逻辑重构工业控制的交互逻辑,为智能化生产注入“协同基因”。从实时数据可视化到精准指令下发,AIOSYS HMI能够让工业控制更高效、更灵活。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17
数自创新展台

此外,虚拟PLC作为软件定义自动化理念的核心落地形态之一,众多工业自动化厂商也推出了相关创新成果。

例如,菲尼克斯电气展示了与华为、大湾区国创中心、拓斯达等头部伙伴共同打造的“4T融合自动化柔性智造示范线”。该示范线以菲尼克斯电气的Virtual PLCnext Control虚拟控制技术为核心引擎,深度集成算力、系统底座、网络互联和精准控制四大关键能力,最终实现工厂无线化、PLC集中化、产线柔性化三重突破。它无需大规模改造厂房布线,即可通过虚拟PLC实现多产线集中管控,产线切换时间缩短50%以上。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18
菲尼克斯电气展示的4T融合自动化柔性智造示范线

宝信软件推出的天行虚拟PLC,突破传统PLC对专用硬件的依赖,将控制逻辑、协议等核心功能迁移至通用计算平台运行,实现硬件解耦与软件重构。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19
宝信软件展台


04

AI技术深度融入工业

持续推动工业智能化跃迁


通过本届工博会可以发现,AI技术已深度融入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工业机器人和工业母机等各个领域,依托数据驱动决策、智能算法优化流程等创新方式,推动工业生产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自主化跃迁。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埃斯顿展示了“TRIO AI智能化项目开发”,通过产品资料检索、控制器选型、运动控制代码生成及仿真等全流程的AI赋能,大幅提升开发效率。贝加莱的控制器里已经可以集成更为智能的算法设计能力,包括AIGC编程。

在工业软件领域,西门子推出的生成式AI赋能的工业助手Industrial Copilot能够完整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管理等工业价值链各环节,加速产品设计流程,提升代码生成与开发效率,并显著提升故障预警能力,减少非计划停机。浪潮数字企业与达索系统联合推出的浪潮海岳inSuite by DELMIAWorks通过融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起覆盖业务全链的智能赋能体系,该产品通过“垂域大模型+AI Agent+工具链”的落地路径,AI被深度集成到具体业务场景中。海克斯康展示的AI+工业软件云平台通过整合CAD、CAE、CAM等核心工业软件,以SaaS模式实现“即开即用”的全流程数字化服务,为个人、企业、教育机构提供云端智能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企业IT投入与运维成本。中之杰智能推出的X-Agent工业智能体系列,以其自研的以德沃克OBF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为基石,融入LLM大模型、垂类本体OAG,联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产线等智能化设备,构建了智能工厂的“具身智能引擎”,形成了全局感知、精准分析、智能决策、自主执行的协同闭环。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20
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库卡(KUKA)展示了AI视觉智能体、工程软件智能体、设备运维智能体、AI助手智能体和移动机器人导航智能体五大战略级智能体产品,构建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的全链路智能生态。ABB机器人重点展示了基于外部引导运动功能(EGM)的动态路径跟踪与优化解决方案、可自动规划路径的机器人拆垛解决方案等一系列融合AI的创新方案在汽车、电子、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的应用。越疆机器人生动地展示了“智能工厂缩影”——机械臂、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狗和轮式机器人在“工厂智能枢纽”的统一指挥下,流畅展示物料抓取、分拣、检测、搬运、精准投递、精密组装等真实工厂核心场景,实现了多形态通用具身机器人协同自主作业。达明机器人通过车轮、座椅、方向盘、车门等多类部件的外观自动检测应用,展示了其AI飞拍技术与TM Landmark高精度视觉定位技术。在双重技术的加持下,外观检测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更能大幅缩短了检测时间。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21
库卡数字孪生智能体与IOT智能体

在工业母机领域,交大智邦展出的“思源智控”智能体机床μAI,具备自主规划、决策和优化加工路径的能力,效率较现有工业软件提升40%,控制精度达微米级,并具备全生命周期自进化能力,可通过实时数据与世界模型闭环学习持续优化性能。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22
“思源智控”智能体机床μAI


05

边缘智能弥合IT/OT鸿沟

加速数智革新应用落地


边缘智能通过构建靠近数据源头的统一数据处理平台,兼容多种工业与IT通信协议,显著降低数据传输延迟与成本、实现本地智能决策,并依托边缘-云端协同架构,有效弥合了IT与OT在技术架构、数据格式、协议等方面的鸿沟,为工业数智化升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在本届工博会上,众多厂商都展示了相关技术方案与成果,成为构筑边缘智能的关键力量,并加速数智革新应用落地。

这其中,施耐德电气展出了即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推出的新一代智能数字控制器Modicon M590d。该控制器集高性能计算能力、工业级可靠性和便捷的工程化体验于一体,适配工业边缘计算和数字化转型需求。

研华科技重点展示了多款基于X86和ARM架构、涵盖6Tops- 2000Tops的边缘AI计算产品。这些产品既能够承担复杂AI模型的训练与推理,也能满足工业现场对推理、控制与决策的实时需求。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23
研华科技展台

华硕IoT展示了基于NVIDIA Jetson Thor系列模组T5000的全新边缘AI平台ASUS IoT PE3000N。该产品专为下一代机器人技术打造,能够高效驱动生成式视觉语言模型(VLM)与大型语言模型(LLM),实现实时智能视觉分析及全自动控制,并支持NVIDIA AI软件堆栈,专为物理AI应用而设计,非常适用于机器人、自动驾驶、工厂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的部署。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24
华硕Edge AI全栈智算平台

汉智兴科技与矩控新联合展出“边缘AI+实时控制”融合解决方案,将矩控新辰MX系列智能控制系统与汉智兴边缘AI设备强强联合,以实时控制、边缘原生AI和开放生态三大核心,致力于实现AI+OT+IT的原生融合,打造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统。

至控科技展示了新一代云边端智能控制系统分为“云、边、网、端”四个层级,深度融合了云计算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和边缘计算低延迟特性,显著提升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06

柔性输送系统发展迅速

支撑智能制造与精益生产


磁悬浮柔性输送系统以无接触磁悬浮驱动,打破传统输送系统的刚性桎梏,借助动子独立控制与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高度柔性生产,既能支持多规格产品并行流转,又能通过快速换产响应市场动态,契合精益生产消除浪费、灵活适配的核心需求。同时,其毫米级定位精度、高速度稳定性保障了生产精度与效率,无接触特性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备寿命。此外,它与还可与MES、ERP等系统集成,并深度融合数字孪生、AI等技术,为智能制造的数字化管控、流程优化与智能化升级提供关键支撑。本届工博会上,多家厂商都展示了其磁悬浮柔性输送系统及相关解决方案。

这其中,博世力士乐提供完整的输送系统产品矩阵以精准匹配不同应用场景需求:TS系列输送系统可以满足从3kg到超过1000kg的负载,全新上市的TS 7plus的最高负载更是达到3000kg,高性价比的软硬件打包方案可应对不同工艺段的各种挑战;来自博世集团的LeTrak输送系统最快速度可达2.5m/s,支持灵活定制,在性能与成本之间取得优异平衡;FTS柔性输送系统以高精度、高负载、高速度、零污染、超柔性为优势,全面赋能锂电池智能制造。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25
博世力士乐展台

倍福展出的XTS Rollercoaster(过山车)系统巧妙地结合了上下两层结构,展示了XTS 磁驱柔性输送系统在高动态、高精度、高效同步和重载应用方面的卓越性能和灵活性,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行业领域,为用户带来更高效和精准的生产解决方案。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26
倍福XTS Rollercoaster(过山车)系统

贝加莱的柔性输送技术已在消费品包装、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实现多项突破性应用。在此基础上,贝加莱今年进一步展示了更高集成度的设计方案,也就是将工艺装备、机器人与输送系统深度结合,通过同一控制器、同一网络达成高速同步,并在同一开发环境中实现最优系统编排。这一高度集成化设计,不仅减少了控制系统的硬件投入,更显著提升了同步性能,助力用户获得更高性价比。

烽禾升集中展示了其多台FTS智能磁悬浮输送系统,从多轴同步到无线供电、线扫集成,再到S型轨道、托盘物流线,全方位展现了其FTS的多元场景适配能力。

此外,果栗智造、纵苇科技、敏行智控、捷勃特机器人等厂商也都展出了柔性输送系统产品与解决方案,尽显该领域的快速发展态势与技术革新活力。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27
捷勃特智能磁驱输送系统(MTS)


07

聚焦中国市场需求

国际工业巨头加速本土化布局


在工业领域,国际厂商正加速全球本土化进程,践行并落地“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精准聚焦中国市场特性与客户核心诉求,并以此为核心,提供更贴合本土实际需求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这其中,施耐德电气在“中国中心”战略指引下,充分发挥本土创新能力,持续丰富工业自动化产品与解决方案矩阵,以敏捷响应本土需求,推动产业价值快速落地。例如,本届工博会上,施耐德电气立足中国本土制造企业核心的运动控制需求,推出了全新一代机器运动控制“黄金四件套”整体解决方案,涵盖Modicon M310M运动控制器、Lexium 18ME伺服驱动器与BEH18伺服电机、Altivar 305通用型变频器、Harmony ET5人机界面,从“感知-决策-执行-调节”全链路将设备响应速度提升30%,灵活适配物流、包装、锂电等多行业的运动控制场景。同时,施耐德电气联动全球创新资源,将前沿技术与本土需求深度融合,让中国客户享受全球最佳实践成果。

贝加莱中国团队致力于为本地用户提供适合的产品,以满足本地客户对于交付、成本、服务的效率的迫切要求,并在本届工博会亮相了新的本地化成果,包括ACOPOS D1伺服驱动系统与电机、SmartScreen人机界面、X20高密度I/O、ACOPOSinverter D57/Plus变频器和SmartMOLD注塑机控制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称为首次亮相的产品,实际上在过去两年里,已经经过了大量的用户现场应用测试,被证明稳定且符合本地用户对相关认证的需求。

松下为应对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以组织变革深化本地布局,在中国打造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经营单元。本届工博会上,松下中国推出了多款现地研发新品,涵盖了运动控制器、伺服电机、传感器和HMI,并在全球范围进行首发,彰显了松下中国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自主研发实力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度适配。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28
松下展台

费斯托为继续加强本地化布局,适应本地市场,于9月在京东及天猫平台分别上线了自营旗舰店,实现对其现有销售网络的补充,旨在覆盖不同类型的客户群体,提供费斯托标准的专业、优质服务。同时,费斯托将继续通过其覆盖全国的直销团队、在线商城及授权经销商网络,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29
费斯托展台

CODESYS深入本地化研发,并重磅宣布其软件平台已全面适配国产芯片与操作系统,不仅为国内工业企业提供了更具自主可控性的技术选择,还极大提升了工业控制系统的性能与稳定性。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30
CODESYS本地化新方案和新技术

此外,ABB机器人在本届工博会上进行了其“领御华章”本地化战略创新成果的首秀,包括本土研发的新一代IRB 1200小型工业机器人、PoWa协作机器人、IRB 1100 Lite+系列和SCARA机器人最新产品IRB 920。爱普生展示了其首款中国本地化机器人产品LA-A系列SCARA机器人,首次实现“按需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全价值链服务。三菱电机的本土品牌“菱领”推出适配中国市场的LRI系列片式I/O模块等,从控制、驱动到低压配电,全方位覆盖生产需求。倍福于今年8月正式成立全资子公司——毕孚自动化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开始部分I/O产品的本地生产,后续还将逐步拓展更多品类的生产。博世力士乐也首次亮相了本地化伺服系统XC20和MC20。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31
爱普生推出首款中国本地化机器人产品LA-A系列SCARA机器人


08

携手共进

强化智能制造生态构建与协同合作


智能制造的实现需多要素深度融合,单一主体难破技术壁垒、整合全链资源,唯有生态串联各方,才能形成要素闭环,满足 “全要素协同” 需求。在此背景下,构建智能生态系统并加强生态圈合作与协同是必然选择。这不仅能通过技术共享攻克共性难题、降低企业转型成本,也能基于跨主体协同加速技术落地,缩短项目落地周期。本届工博会上,各参展商都在积极建设和拓展生态圈,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合作,即是重要体现。

例如,西门子在本届工博会携手昂华自动化、北辰先进循环科技等5家企业联合参展,集中呈现了在新能源装备、循环经济、智能分拣、工业AI及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共创成果。西门子在现场还与近40家企业签约,进一步拓展合作生态。此外,通过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Xcelerator,西门子在中国已链接53万用户,汇聚300多个生态伙伴,其中超 60%与AI相关,构建起开放共赢的创新生态。

施耐德电气在工博会现场与杭州锦江集团、山东京博控股、深圳艾灵网络等10余家客户及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在各行业及项目中的合作布局。同时,施耐德电气还携手中国联通、北京华胜锐盈、澜兔数界等核心伙伴,联合发布了“5G+边缘计算”系列报告的第三部《开放自动化赋能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重点呈现软件定义自动化技术与工业蜂窝网络、边缘算力平台的最新融合成果,为智能工厂的产线管控、运营优化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路径,推动行业生态的协同发展。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32
施耐德电气在2025中国工博会现场进行合作签约

新时达与阿里云在工博会现场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在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大模型、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共同推进具身智能云端训练、仿真测试和分布式部署。同时,新时达还携手绿的谐波、梅卡曼德、乐聚机器人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成立具身智能生态联盟,致力于打造开放、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圈,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各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33
新时达与阿里云战略合作签约(图源:新时达)

英特尔携手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在工博会现场以工业AI为核心概念,深度展示了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工业AI与大模型、工业机器视觉、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前沿解决方案与算力平台。

华硕于2024年就宣布步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Ubiquitous AI. Incredible Possibilities”新时代,致力于构建全方位的AI生态系统。本届工博会期间,华硕深度联动智能制造领域的AI生态伙伴,采用“前沿技术+精准方案”双轮驱动策略,携手打造具备“可快速部署、可灵活复制、可高效扩展”特性的行业解决方案。

CODESYS在本届工博会上展示了其与国内众多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的工业自动化生态。从硬件设备制造商到系统集成商,再到终端用户,CODESYS通过开放的平台与丰富的技术资源,与各方携手打造了一系列创新的行业解决方案,充分展示了生态共建的强大力量。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34
CODESYS生态伙伴解决方案

此外,生态合作上,华沿机器人也动作频频,包括与基恩士联合推出HKE-01视觉方案,0.2秒内可获取目标物几何信息;与先临三维战略签约并展示高精度扫描检测应用;还联合东韵智机、新代科技、柳叶刀机器人、辛顿AI、玖物互通智能科技等合作伙伴,分别推出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铝件焊接、CNC上下料、口腔种植手术及实验室应用等行业解决方案,覆盖多领域自动化需求。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35
华沿机器人展台


09

写在最后


中国工博会的意义,远不止于展品的陈列与技术的展演。它是一面映照产业变革的“镜子”,清晰折射出工业转型路上的难点瓶颈与突破方向;更是一座贯通创新与实践的“桥梁”,以供需对接为纽带,让实验室中的“技术种子”高效转化为产业升级的落地成果。当绿色低碳成为叩响“双碳”目标的核心密钥,当“软件定义自动化”打破传统硬件的刚性桎梏,当“边缘智能”弥合IT与OT的技术鸿沟,当AI大模型与工业智能体深度融入生产全链路,当柔性输送系统成为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的核心利器……我们已然清晰看见,未来工业正朝着更智能、更协同、更绿色的方向迈进。

站在2025中国工博会的节点回望,中国工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既有技术攻坚的 “锐度”,突破行业痛点难题;也有生态协同的“温度”,凝聚生态伙伴的力量;更有扎根场景的“深度”,让创新真正服务于生产实践。未来,随着更多技术的迭代落地、更多场景的深耕拓展、更多伙伴的携手同行,这场关乎产业未来的转型浪潮,必将书写更精彩的时代篇章。而这份对“工业新质”的探索、对“智造无界”的追求,或许正是本届工博会留给行业最珍贵的启示。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36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37

直击2025中国工博会:探寻产业创新亮点,解码未来工业新趋势图38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快速在线报名🇩🇪德国考察!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工业
more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赴湖北、江苏、四川等地开展“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
重磅 | 研华科技亮相2025工博会,以边缘智能全面加速工业AI落地
技术自强:一飞智控持续突破工业级无人机核心技术瓶颈
芯报丨零重力飞机工业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市场监管总局今年以来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零重力飞机工业近期共计揽获200架订单:携手皖江金租提速低空经济,联手东投集团打造玉林文旅新样板
解锁工业自动化密码,威图与易盼2025IAS硬核破圈瞬间
节卡机器人亮相 2025 上海工博会:以 “具身工业” 与 “高端智造” 开启人机协同新范式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第九届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四届女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圆满收官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关键技术应用”高级研修班杭州站开始招生了!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