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Daily”9月28日北京报道
近日,巴西汽车市场风云突变,丰田在巴西的两大工厂遭遇重大变故,这一局面或许为中国车企在巴西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据巴西当地媒体日前报道,由于巴西圣保罗州的费利斯港(PortoFeliz)发动机工厂几乎被暴风雨完全摧毁,丰田预计直到2026年初都无法恢复车辆和发动机的生产。

首次影响,丰田多款热销车型被波及,尤其对卡罗拉、Hilux皮卡、RAV4SUV等核心车型生产线影响巨大。
据称,停产导致巴西当日汽车产量锐减4500辆,占全国日产能的30%,给南美最大汽车市场供应链带来直接冲击。
从时间轴和范围来看,停产决策于9月25日凌晨4点正式下达,最初是圣保罗工厂的卡罗拉生产线和印第奥阿蒂巴工厂的Hilux皮卡生产线受影响。到了当日午间,停产范围迅速扩大至两家工厂的全部生产线,涵盖焊接、涂装、总装等核心工序。此次停产持续至9月27日18时,累计影响产量超1.35万辆,相当于巴西单月汽车出口量的8%。
生产端的情况不容乐观。圣保罗工厂的机器人焊接臂因芯片短缺停摆,造成车身框架积压;印第奥阿蒂巴工厂的电池PACK生产线因电解液供应中断,新能源车型组装被迫暂停。物流端也同步受创,桑托斯港待出口的2000辆丰田卡罗拉因无法完成最后质检,只能滞留港口,引发连锁堵港问题。
员工和供应链也受到波及。约1.2万名生产线工人被要求“临时休假”,部分核心岗位员工转为“待命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是中国车企比亚迪、长城等重点布局的地区。2025年,比亚迪、长城工厂相继在巴西开工造车。

此次丰田工厂的停产,无疑为中国车企在巴西市场的发展腾出了一定空间。在丰田产能受限的这段时间里,比亚迪、长城等中国车企有望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和市场策略,进一步扩大在巴西的市场份额,加速在巴西汽车市场的布局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