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来自央企的需求清单
如何在成都转化为创新产品?
这座由专场活动搭建起的“供需桥”
将中铁二院的需求场景
与本土科技的创新力量链接起来
数十家本土创新企业“揭榜答题”
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共筑智能运维新生态

9月28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服务业赋能:中铁二院应用场景与机器人无人机创新产品对接专场活动举行。针对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院”)提出的高原长航时无人机、封闭环境检测、应急救援等实际需求,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组织本土多家机器人、无人机领域领军企业“揭榜答题”。来自中铁二院的70余名技术需求代表及90余名技术提供方企业代表齐聚,共同推动本土创新力量与央企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为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作为需求方的中铁二院发布了包括高原长航时高载荷/封闭环境可用无人机、日常巡检及快速应急救援的无人机、“巡检-检测-维修”一体化作业机器人、储气硐室密封钢板焊接机器人、城轨隧道内高精度检测无人机在内的五类详细技术需求。

据中铁二院科技部副部长伊小娟介绍,此次发布的需求聚焦于铁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的核心难点,尤其是在高原高寒等极端复杂环境下,对机器人、无人机的技术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我们积累了七十余年的行业经验,但在智能装备研发上是‘软实力强、硬装备弱’。”她表示,期待能与本土企业“强强联合”,将中铁二院的行业积累与前沿智能装备相结合,共同构建从勘察设计到智能运维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同时,伊小娟对活动的高效率表示了肯定。“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大型的专场对接活动。”她坦言,传统模式下,与多家企业逐一对接耗时漫长,而政府搭建的平台让企业在一天内就能与众多优质伙伴建立初步了解,极大提升了合作效率。据透露,活动通知发布后,得到了公司内部的积极响应,有70余名各专业领域的同事带着具体需求参会,希望在了解智能化装备的同时,寻求合作机会。

本次专场对接会的举办,源于一次务实深入的企业走访。据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书记、副主任田竞介绍,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在深入开展“进解优促”行动中,收集到中铁二院在智能运维领域面临的技术瓶颈,“我们希望借此机会,将央企的应用场景开放出来,给成都本土企业的技术成果提供展示、应用的机会。”


在田竞看来,本次活动也建立起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合作机制,由大型企业开放场景、开出“需求清单”,中小企业“揭榜答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必须在前期的需求匹配上做深做细,确保供需双方在技术细节上高度契合,才能让短暂时间的对接产生最大的合作效能。”田竞谈道,下一步,中心还将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活动,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助力成都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机械臂尺寸有限,如何解决在较大空间范围中的焊接需求?”“检测过程中,怎样保证无人机的稳定性?”……对接会现场,针对中铁二院抛出的“考题”,各家无人机、机器人领军企业纷纷亮出看家本领,“揭榜答题”。


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商务总监叶岩松带来了一款针对性解决大型工件焊接难题的协作机器人方案。“中铁二院的焊接需求往往面临工件庞大、点位复杂、不易移动等挑战。”叶岩松介绍,卡诺普带来的协作焊接机器人无需传统示教器编程,通过快速拖拽即可完成轨迹示教,特别适用于小批量、多批次及复杂工况下的焊接任务,能够有效提升特殊场景下的作业效率与灵活性。

“今天的对接活动有效避免了‘闭门造车’,让我们得以直面大型企业的真实需求,这不仅帮助我们验证产品的场景适配性,也为后续研发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叶岩松谈道,公司期待与中铁二院共同推动机器人在铁路建造、巡检、焊接等专业场景中的落地应用,加速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四川腾盾良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坤则带来机载计算机系统、低空安全体系、智飞系统、反无人机四个方面的技术成果,“在隧道或山区,GPS信号会丢失甚至完全缺失,我们的自主导航产品可以解决此类需求,活动结束后将与中铁二院技术部门进行深入对接。”

“这不仅是技术展示的窗口,更是我们拓展市场、建立品牌认知的重要契机。”杨坤透露,活动现场与多家机器人企业的交流启发了新的合作可能,“我们正探索将无人机与地面机器人、机器狗相结合,构建‘天地一体’的智能化作业体系,为复杂环境下的基础设施运维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作为AI场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耿晓锋展示了从无人机应用配置、巡检方案生成、巡察工作执行、多智能体工作协同、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应用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针对中铁二院提出的场景需求,公司智能体平台可以帮助实现无人机、机器人等智能终端的对接、巡检工作的智能化管理和数据分析报告的自动生成,辅助用户实现巡检和应急工作的智能体化管理。”耿晓锋谈道,“今天现场还聚集了众多产业链伙伴,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生态合作机遇,希望能共同赋能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


对接会尾声的自由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多位企业代表与中铁二院各专业负责人展开了更具针对性的讨论,并互留联系方式,为后续实质性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

你“在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