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软件技术研究院: 《2025年软件技术年报STAR-十大AI关键技术与趋势》
(完整版.pdf ) 以下仅展示部分内容 下载方式见文末
《2025 年软件技术年报:十大 AI 关键技术与趋势》由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软件技术研究院编写,系统梳理了 AI 领域关键技术、学术研究成果、产业应用案例及全球专利布局,为台湾 AI 产业发展提供全面指引,兼具学术深度与产业实践价值。
一、年报核心定位与编写背景
1. 定位与价值
年报以 “推动 AI 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及社会进步” 为核心目标,旨在搭建产学研深度合作桥梁,既展示 AI 技术最新进展,又提供具体指导与洞察,涵盖技术趋势、应用落地、产学研合作、专利分析等关键议题,助力企业、学术机构及研发单位把握 AI 发展方向,推动技术持续创新与落地。
2. 编写背景
2024 年诺贝尔奖多项成果与 AI 技术相关,如 Geoffrey Hinton 等人的研究推动 AI 发展,David Baker 团队利用 AI 模拟蛋白质结构,彰显 AI 对科学与社会的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资策会软件院结合国际技术趋势与台湾产业需求,通过严谨技术筛选流程,提炼十大 AI 关键技术,同时整合学术研究、专利动态与产业案例,形成全面的技术年报。
二、十大 AI 关键技术解析
资策会软件院参考 WEF、BEIS 等国际标竿机构筛选方法,从 201 项技术母體清单中,经技术准备度、商业准备度等多维度评估,最终选出十大 AI 关键技术,覆盖基础设施、模型部署、安全管理等多个层面:
1. 边缘 AI(Edge AI)
- 技术定义
:将 AI 能力部署于靠近数据生成源的终端设备,实现本地实时数据处理,减少对云端依赖,解决云端计算的延迟、网络与隐私问题。 - 核心价值
:降低数据传输延迟,增强数据隐私安全,适应物联网设备普及趋势,支持本地设备在无网络或弱网络环境下高效运行 AI 任务。 - 产业应用
:智慧安防(实时监控影像异常检测)、智慧城市(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设备实时故障诊断)等;例如通过 AI 芯片轻量化,满足不同场景计算需求。 - 软件院布局
:研发大型生成式 AI 语言模型(模型轻量化、建立语言模型服务)与微型机器学习(Tiny ML)模型,强化数据管理与隐私保护技术,推动技术在智慧工厂、安防、城市等领域的标竿应用,并构建完整 Edge AI 生态系统。
2. 虚假信息检测(Disinformation Checking)
- 技术定义
:结合深度学习、生成对抗网络(GAN)等技术,识别深度造假(Deepfake)图像、声音、影片及 AI 生成的虚假内容(FAIGC),纠正模型 “幻觉” 效应,维护信息真实性。 - 核心价值
:应对造假技术逼真化、传播快速化带来的信息混乱问题,保护公众对信息的信任,适用于媒体、司法、网络平台等场景,防范虚假信息引发的社会风险。 - 产业应用
:防诈骗(如 Gogolook 防诈 / 假讯息联防服务,联合查核机构与主管机关建立数据联盟,实时核查假新闻、诈骗信息)、社交媒体内容审核、金融与电商反欺诈等。 - 软件院布局
:强化生成式 AI 幻觉检测能力,构建数字信任基础建设,提供 AI 幻觉检测第三方技术顾问服务,覆盖深伪检测、假新闻侦测、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幻觉侦测等方向。
3. 企业大型语言模型(Enterprise LLM/BYOG)
- 技术定义
:又称 “自建企业大脑”,基于开源语言模型,结合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构建企业内部知识库,搭配小型开源模型与多模态模型,实现本地化部署,降低数据泄露风险,避免依赖云端服务。 - 核心价值
:保障企业数据安全,满足内部文档阅读、知识检索、内容生成等需求,提升运营效率与数据管理能力,适配企业个性化业务场景。 - 产业应用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自然语言查询内部信息)、报告自动生成(基于企业知识库生成初始报告)、智能客服(内部员工问题解答)、政府机构内部数据处理(避免信息外泄)等。 - 软件院布局
:开发大型语言模型代理人系统(结合传统 AI 与 LLM,提升复杂任务处理能力),优化人机互动机制(从封闭环境向具身智慧代理人演进),推动模型多模态发展(覆盖影像、声音等),探索模型缩小化以适配小型设备。
4.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s)
- 技术定义
:在虚拟空间创建真实物体或流程的数字复制品,通过传感器收集实体实时数据,实现建模、模拟与预测,支持实时监控、性能分析与流程优化,跨越物理世界限制。 - 核心价值
:降低实体测试成本,提升决策效率,适用于复杂系统仿真,如设备故障预测、治疗方案模拟等,推动智慧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创新。 - 产业应用
:制造业(设备预测性维护、生产流程优化)、智慧养殖(数字养殖达人分身,解决人才断层问题)、运动健康(个人运动数据建模,提供精准训练指导)、智慧城市(新加坡 “Virtual Singapore” 计划用于城市规划)等。 - 软件院布局
:结合生成式 AI 与强化学习,实现数字孪生快速产制与高精度自动化设计;推动技术标准化(ISO、IEEE)与跨平台互操作性,引入 AR/VR/XR 沉浸式技术,构建覆盖制造、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垂直生态,最终实现城市级高可靠性服务。
5. AI 增强开发(AI-Augmented Development)
- 技术定义
:利用生成式 AI、机器学习等技术辅助软件工程师完成设计、编码、测试等工作,整合 AI 工具到开发环境,实现代码自动生成、设计到代码转换、测试能力强化,覆盖软件开发全流程。 - 核心价值
:提升开发效率(如 GitHub Copilot 使生产力提高 17%-20%),减少代码错误,缩短产品迭代周期,降低跨领域协作门槛,适配不同规模企业开发需求。 - 产业应用
:国际上,微软 Visual Studio 结合 GitHub Copilot 优化编程体验;国内,联发科 AI 开发辅助平台加速 5G 软件开发,台积电将 AI 用于 IC 设计自动化;资策会发布 “生成式 AI 辅助之软件开发指引”,研发文档自动解析与报告生成工具。 - 软件院布局
:以 “需求 - 设计 - 评估” 为核心,提供第三方支持,制定 AI 增强开发指引与标准(如 ISO 42001),开发自动化需求管理平台(强化 NLP 功能与风险预测),推动 AI 辅助设计(风险评估、全自动化设计),助力企业符合合规要求,提升开发效率与品质。
6. 人工智能代理(AI Agent)
- 技术定义
:具备自主性、适应性与学习能力的系统,可代表用户或其他系统执行任务,能规划任务、使用工具、认知与记忆,依据目标自动决策并适应环境变化,减少人类干预。 - 核心价值
:提升复杂任务处理效率,优化资源分配,适用于客服、推荐、数据分析等场景,未来有望实现 “个人专属 Agent”,推动人机协同模式创新。 - 产业应用
:电信金融业(自动化客服、聊天机器人)、旅游电商业(智慧推荐系统)、企业管理(会议安排、行政流程自动化、员工训练);例如 Uber 客服助理实时摘要对话并加载参考资料,Google Code Assistant 辅助代码生成。 - 软件院布局
:开发可靠流程控制模块(预规划工作流程,AI 仅在分支点决策)、用户反馈学习模块(通过范例学习与微调改善效能,控制成本与反应速度)、输出查核模块(客制小模型检查输出可信度),逐步提升 AI Agent 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7. 混合式 AI(Hybrid AI)
- 技术定义
:融合云端与边缘计算优势,将小型化高性能模型部署于终端设备,云端负责大规模数据处理与模型训练,边缘设备实现实时推理,平衡计算效率、延迟与隐私需求。 - 核心价值
:兼顾云端大规模计算能力与边缘实时响应优势,适用于智慧交通、智慧制造、医疗健康等对时效与隐私要求高的场景,推动 AI 在多终端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 产业应用
:医疗健康(复健医材通过边缘设备分析肌力,结合云端 LLM 提供个性化复健建议)、制造业(化纤工厂智慧巡检测系统,终端实时识别炉火状态,云端优化模型)、智慧交通(边缘设备处理车载实时数据,云端统筹交通调度)等。 - 软件院布局
:发掘高价值应用场景(通过随选算力与敏捷开发验证可行性),聚焦垂直领域解决方案(如自动化文字生成、客制化知识管理),结合台湾硬件制造优势,培养混合式 AI 软硬件整合人才,应对 Edge AI、AI PC 等技术挑战。
8. 6G 与低轨卫星(6G/Low Earth Orbit Satellite)
- 技术定义
:6G 具备更高速率、更低延迟、更强可靠性,支持全息通讯、远程手术、自动驾驶等应用;低轨卫星延伸网络覆盖(山林、沿岸),提供紧急通讯、物联网数据传输、农业监测等服务,二者协同构建全域通讯体系。 - 核心价值
:突破现有网络覆盖限制,支撑未来万物互联需求,推动通讯技术与 AI、物联网深度融合,提升国家科技战略地位,赋能偏远地区与特殊场景通讯。 - 产业应用
:资策会联合联发科与 Inmarsat 完成世界首次 5G 卫星物联网数据传输测试,应用于远洋物流、风电设备监测、环境监控、防救灾等领域;低轨卫星用于国防安控、农业作物监测等。 - 软件院布局
:设计 6G AI-Native 网络架构(深度融合 AI 进行网络管理),开发 Cloud-Native 智慧核心网(基于 SBA 架构,发展 6G 核心网元)、专网微型核心网(适配防救灾、海事场景);构建多重韧性网络(整合有线、无线、卫星,AI 优化切换),推动无线通讯生成式 AI(开发 3GPP 标准问答机器人与代码生成工具)。
9. 大型语言模型部署优化的系统整合(System Integration Optimized for LLM Deployment)
- 技术定义
:通过 LLMOps(大型语言模型运维)实现 LLM 在不同软硬件环境的高效部署,涵盖模型训练、部署、监控、测试与持续改进,解决资源管理、数据隐私、安全性等挑战,最大化 LLM 性能。 - 核心价值
:保障 LLM 稳定运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适用于医疗、金融、电商等依赖 LLM 的领域,降低企业部署门槛,确保模型符合合规要求。 - 产业应用
:德国新闻平台 Zeit Online 基于 LLMOps 开发 “Ask Zeit Online”,允许读者提问并获取新闻摘要与来源链接,快速迭代服务并响应用户反馈。 - 软件院布局
:开发低资源模型微调技术(助力中小企业优化模型精度)、多模型整合部署方案(利用不同模型优势提升服务多样性)、提示工程与上下文管理工具(提升模型输出准确性),同时探索按需佈网技术(整合无人机、卫星等提供动态网络服务)。
10. AI 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AI TRiSM)
- 技术定义
:围绕 “信任、风险、安全” 三大核心,建立 AI 系统可靠性保障体系,涵盖开发透明化、可解释性管理、风险识别与评估、安全防护(防攻击、防篡改),解决模型幻觉、数据偏见、隐私泄露等问题。 - 核心价值
:增强用户对 AI 的信任,降低技术应用风险,适用于金融(信用评分公平性)、医疗(诊断可靠性)、自动驾驶(决策安全性)等关键领域,推动 AI 合规发展。 - 产业应用
:金融机构利用 AI 确保信用评分公平性、侦测异常交易;医疗领域通过 AI 辅助诊断并保护数据隐私;社交平台用 AI 识别有害内容与假新闻;自动驾驶领域保障 AI 决策系统稳定。 - 软件院布局
:建立 AI 信任框架标准、评测流程与认证制度;推动 LLM 开发透明化,构建幻觉与可靠度量化机制;针对智慧制造、医疗、移动载具等领域,开发检验评测工具,建立完整服务机制,提升 AI 系统信任度与安全性。
三、AI 学术与研究深度解析
1. 前瞻技术与研究趋势
资策会软件院绘制 “AI 技术与应用绘图”,以五层级架构(产业应用层、软件平台层、模型部署与管理层、数据管理层、基础设施层)整合 AI 技术与应用,涵盖 AI 在移动、医疗、制造等领域的落地,以及 Edge AI、Hybrid AI、AI TRiSM 等核心技术,为产学研提供技术发展指引,助力台湾把握 AI 趋势,制定研发重心。
2. 重点实验室与研究机构成果
年报详细介绍台湾 19 家重点学研机构的研究方向、成果与合作案例,覆盖 AI 多个细分领域:
-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
:电脑游戏与智慧实验室开发多模态视觉语言模型、生成式 AI 风险评估指引;人工智能语音研发中心构建本土语言语料库(台语、客语),实现语音识别与合成;电脑架构与系统实验室开发高效能低功耗 AI 加速器。 - 国立清华大学
:电脑视觉实验室聚焦人脸识别、异常检测,与医疗院所合作强化医疗影像 AI;人本机器智慧实验室结合神经科学与 AI,开发医疗诊断模型;人本讯号运算研究室专注口语互动计算与智慧医疗分析。 - 国立中正大大学
:无线通讯实验室研发可重构智慧面镜技术,与资策会合作整合 O-RAN 平台,提升通讯效能;智慧系统实验室将 AI 用于智慧医疗(COVID-19 检测)、智慧制造(瑕疵品检测)。 - 资策会软件院
:AI 工程技术中心开发生成式 AI 工具(Akasha)、医疗影像 AI(乳筛 AI);前瞻技术实验室构建 Edge AI 感知解决方案与台湾街景数据集;先进软件工程中心建立可信任 AI 软件工程基盘,推动智慧道路技术落地。
3. 产学研合作案例
年报列举 7 项典型产学研合作项目,展示技术从研发到落地的路径:
- 生成式 AI 风险评估指引
:阳明交大与资策会合作,针对组织、数据、系统三类风险,开发评估问卷与自动化工具,协助企业合规导入生成式 AI,已应用于金融、医疗领域。 - 动态资料服务节点与 AI 智慧导流技术
:阳明交大与资策会合作,开发多 UPF 协同的 5G 核心网智慧导流机制,结合 KNN 与强化学习(DQN)优化流量分配,提升网络吞吐量,降低延迟。 - AI-Native O-RAN RIS 技术
:中正大大学与资策会合作,将可重构智慧面镜(RIS)与 O-RAN 整合,通过 AI 算法实现 UE 追踪,提升通讯信号质量,验证单 UE 移动场景下的稳定服务。
4. 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与会议
年报整理 AI 领域核心学术资源,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 期刊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lsevier,AI 基础理论)、《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Microtome Publishing,机器学习)、《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计算机视觉)等。 - 会议
:NeurIPS(AI 与机器学习顶会)、ICLR(深度学习)、CVPR(计算机视觉)、ICML(机器学习)、IJCAI(通用 AI)等,覆盖理论研究与应用创新,是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的核心平台。
四、软件院 AI 领域前沿研究成就
1. 国际奖项肯定
资策会软件院多项技术获国际认可,彰显台湾 AI 实力: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xcellence Awards
:“生命守护通道系统” 通过 AI 识别轮椅使用者与救护车,提醒车辆礼让,日间识别准确率 92%,夜雨天约 90%,已在台北新光医院周边落地。 - WITSA Global ICT Excellence Awards
:同一系统获 “智慧城市奖” 首奖,部署于全台 200 余处路口,提升弱势行人与紧急车辆安全。 - R&D 100 Awards
:“5G 及 AI 赋能的智慧床垫照护系统” 提前 90 秒预警长者跌倒风险,惠及 5400 余人次;“交通安全防护 AI 技术” 识别交通违规,使违规行为减少 42%。
2. 公共智慧服务基盘(PISA)建设
为解决 AI 开发中 “数据 - 模型 - 算力” 三大痛点,资策会构建 PISA 基盘,整合训练数据、算力资源与 AI 模型,实现资源共享与隐私保护(区块链存证),缩短开发周期(从 3 个月至 1.5 个月),降低企业重复开发成本。例如协助社福机构简化核销流程,为照护机构生成智慧照护文件,推动公私协力创新,成为台湾数字产业转型基础。
3. 可信任生成式 AI 企业应用发展
针对台湾生成式 AI 市场(2024 年 3 亿美元,2030 年预计 29.5 亿美元),资策会以 “第三方数字信任治理领导者” 为定位,提供 “AI 133 Lab” 服务,涵盖基础素养培育、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辅助、开发技术支持、评测辅助;制定《生成式 AI 企业大脑开发指引》,开发 “专案预结小帮手”“Akasha 企业知识库工具”,建立数字转型方法论,助力企业合规导入生成式 AI。
4. 未来移动安全信賴生态发展
成立全台首个 “未来移动安全信賴评测中心”,聚焦 AI 感知效能、数据安全、通讯韧性与资安抵抗能力,提供标准化规范、产品规划与深度评测服务。分 “需求阶段”(依功能、车厂、法规设计)与 “评测阶段”(功能可靠度与合规验证),开发 4D 评测体系(链接国际规范、情境设计、效能评测、跨域服务),保障移动载具软件安全,推动智慧车电产业升级。
五、全球专利视角下生成式 AI 发展与台湾机遇
1. 全球生成式 AI 专利现状
- 整体趋势
:2014-2023 年,全球生成式 AI 专利从 733 件增至 1.4 万件,2023 年专利与论文占比分别达 25%、45%,Transformer 架构与 LLM 技术突破是核心驱动力;中国以 3.8 万件专利占全球 70%,年增长率 50%,美国(6000 + 件)、韩国、日本紧随其后,印度以 56% 年增长率成为潜力市场。 - 应用模式
:图片 / 影片生成专利最多(1.8 万件),其次为文本(LLM 驱动)、语音 / 音乐(WaveNet 技术推动);应用领域以软件 / 其他应用程式(2.9 万件)、生命科学(5346 件)、文件管理(4976 件)为主,能源管理与农业专利增长率最高。
2. 台湾专利布局与挑战
- 现状
:台湾生成式 AI 专利集中于图片 / 影片模式(90 件),鴻海(25 件)为主要申请人,中華电、英业达、资策会等有零星布局;应用领域以物理科学与工程(47 件,鴻海主导)、生命与医学科学(19 件)为主,整体专利数量少、覆盖领域窄,缺乏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等前瞻领域布局。 - 优势
:台湾拥有半导体制造、电子技术基础,资策会、工研院及顶尖高校具备技术实力,可通过软硬件整合与产学研合作突破瓶颈。
3. 台湾发展建议与专利工具
- 发展建议
:制定明确专利策略,聚焦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跨领域技术交流(如 AI + 制造、医疗);培养 AI 与专利复合型人才,提升国际合作能力;利用台湾硬件优势,结合生成式 AI 开发创新应用(如 AI+IC 设计)。 - 专利工具
:推荐台湾智慧财产局 GPSS 系统(中文界面,全球专利检索)、Google Patents(自然语言检索,全球数据)、WIPO IP Portal(综合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企业与学校检索专利、分析趋势、规避风险。
六、结语
年报强调,AI 已成为全球产业转型核心动力,台湾需以 “软硬件整合” 为优势,强化技术创新、专利布局与产学研协同,把握十大 AI 关键技术机遇,推动生成式 AI 在制造、医疗、金融等领域落地。资策会软件院将持续扮演 “第三方桥梁” 角色,促进跨界合作,助力台湾在全球 AI 竞争中占据关键地位,开创智能技术新纪元。






☟☟☟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资料下载方式
Download method of report materials


如需获取更多报告
报告部分截图

编辑:Zero

文末福利
1.赠送800G人工智能资源。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人工智能”。
2.「超级公开课NVIDIA专场」免费下载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公开课”。
3.免费微信交流群: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分享群、
人工智能知识分享群、
智能机器人交流论坛、
人工智能厂家交流群、
AI产业链服务交流群、
STEAM创客教育交流群、
人工智能技术论坛、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论坛、
AI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雄安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细分领域交流群:
【智能家居系统论坛】【智慧城市系统论坛】【智能医疗养老论坛】【自动驾驶产业论坛】【智慧金融交流论坛】【智慧农业交流论坛】【无人飞行器产业论坛】【人工智能大数据论坛】【人工智能※区块链论坛】【人工智能&物联网论坛】【青少年教育机器人论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论坛】【AI/AR/VR/MR畅享畅聊】【机械自动化交流论坛】【工业互联网交流论坛】
入群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入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