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本地化与AI,贝加莱深度推进在华布局

控制工程中文版 2025-09-29 20:57
锚定本地化与AI,贝加莱深度推进在华布局图1
锚定本地化与AI,贝加莱深度推进在华布局图2

本文图片来源:贝加莱


以“本土化”与“AI”为双轮驱动,贝加莱正沿着一条坚定的路径,将其在华战略蓝图转化为扎实的落地行动。


今年8月,我们曾采访了贝加莱新任大中华地区总经理李昕先生,他明确表示,履新后核心工作将围绕贝加莱在华战略展开 —— 关键要点包括 “本地化” 与 “AI人工智能”,且此处的 AI 研发特指 “本地应用研发”,两者本质均属于本地化战略范畴。当时他还透露,后续举办的2025 贝加莱自动化大会(Automation Conference)上,将发布多款本地化新品。


9月19日,贝加莱2025年度自动化大会在上海举办,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作为合作媒体受邀参加本次会议。外资自动化厂商在华本土化进程,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话题 —— 而在本次贝加莱自动化大会上,其推进本地化的决心与实际行动,无疑得到了清晰且充分的展现。


01

以 “本地化” 为核心,抢占中国高质量发展机遇


本次大会上,贝加莱总部核心管理层悉数出席,包括 CEO 戴尧先生(Joerg Theis)、CSO 舒思南女士(Susana Gonzalez)、CTO 席瑞先生(Florian Schneeberger)和 CFO 安深先生。无论是大会报告环节,还是后续采访中,“本地化” 均是他们高频提及的关键词。


在他们看来,不仅因市场潜力雄厚,更得益于消费持续升级推动的 “高质量经济发展” 需求 —— 这恰好与贝加莱的技术优势高度契合,成为其重要战略机遇。因此,本地化的意义远不止 “降低成本”,更关键的是能让产品更贴近用户需求、实现快速交付,并提供及时的服务响应,这三点正是当前中国工业市场的核心诉求。


在接受我们的专访中,贝加莱全球 CSO 舒思南女士进一步明确了本地化目标:未来 5 年,计划将本地生产的产品在中国业务中的占比提升至80%这显然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但体现了贝加莱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更彰显了其推进本地化战略的坚定性。



02

双研发中心驱动,软硬件新品锚定本土痛点


关于本地化的具体推进路径,在本次会议上,贝加莱 CEO 戴尧与大中华区 CTO 于蓉蓉博士在大会中均作了详细阐述,从研发布局到产品落地,形成了清晰的行动脉络。


在戴尧的介绍中,他谈到虽然贝加莱在研发中心设置是2019年才开始。但贝加莱在中国的直接的工程应用开发服务却是自在中国开展业务即开始的。而这也是贝加莱在中国的一个众所周知的独特业务模式,并且,也成为了今天众多自动化公司所效仿的业务模式。


锚定本地化与AI,贝加莱深度推进在华布局图3

贝加莱全球CEO戴尧先生讲述本地化历程


戴尧介绍,虽然贝加莱于 2019 年才正式启动在华研发中心建设,但 “直接的工程应用开发服务” 自其进入中国市场起便已同步开展 —— 这一独特业务模式不仅早为行业熟知,如今更成为众多自动化企业效仿的对象。


更关键的是,贝加莱在华的研发布局极具 “唯一性”:2019 年成立的 “机器智能研究院”,是其总部之外唯一的研发中心;2022 年再设 “本地产品研发中心(LPG)”,同样是总部之外唯一的产品研发中心。两者分工明确:机器智能研究院聚焦软件标准化封装、算法设计(含 AI 应用),本地产品研发中心则直接组建团队、联动供应链,推进本地化产品研发落地。


锚定本地化与AI,贝加莱深度推进在华布局图4

贝加莱大中华区技术总监于蓉蓉博士介绍本地化进程


作为本地研发的核心参与者,于蓉蓉博士分享了研发初衷与产品成果:“贝加莱的本地化研发最初源于特定行业客户的迫切需求,比如注塑机控制器 SmartMold,但我们很快意识到,需要从全局解决产品组合适配性问题。” 为此,团队开展了深度客户走访,并加强内部、总部与合作伙伴的交流,最终确定 “以控制优势结合本地高性价比硬件” 的思路,充分释放贝加莱在控制技术、软件算法与行业方案上的优势。此次大会发布的 ACOPOS D1、SmartScreen 系列 HMI、ACOPOSinverter D57 及高密度 I/O 系列产品,便是这一思路的成果 —— 且所有产品在发布前均已在客户现场完成长期试运行,确保交付质量。


锚定本地化与AI,贝加莱深度推进在华布局图5

会场外展示的本地化产品全系列


软件与 AI 领域的突破更值得关注。于蓉蓉博士提到 M 系列 AI 产品时难掩自豪:“这是真正落地、经济且安全的 AI 方案,已得到用户高度认可,不少客户主动寻求深度合作。”M 系列是贝加莱为装备制造企业开发的轻量化 AI 产品,由本地 MITC 团队深度裁剪,兼具 “易部署” 与 “高性价比” 特性。


于蓉蓉博士强调,工业 AI 应用并非简单技术叠加,需兼顾工业现场特性(如装备工作机制)、用户习惯、技术经济性与易用性 ——2024 年已发布的 MDoctor(机器健康医生)、本次大会推出的 MHelp(机器助手,昵称 “小贝同学”)正是如此:MHelp 可直接在机器现有 PC 控制器上轻量化部署,依托贝加莱多年积累的知识库,为现场人员提供故障定位、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推送服务,精准解决实际运维痛点。

大会现场不仅有本地化产品全系列展示,还举行了多款新产品的发布仪式,让 “本地化行动” 更直观可感。


锚定本地化与AI,贝加莱深度推进在华布局图6

现场多款新产品发布仪式


03

稳健前行的本地化,未来可期


从贝加莱的本地化推进路径不难看出,这并非短期试水,而是经过长期论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覆盖 “设计 - 研发 - 部署” 全流程的系统性战略。笔者在现场与用户交流时发现,这一战略已获得市场积极反馈 —— 用户不仅满意当前变化,更对未来充满期待。


一位与贝加莱合作多年的制药机械行业用户表示:“贝加莱的行业工艺软件、专业算法库本就很优秀,如今结合本地化产品,再加上能直接运行在机器上的 AI 助手,我们的设备会越来越‘聪明’,这对提升生产效率和稳定性太有帮助了。”


04


贝加莱的 “本地化”,是 “适配” 更是 “深耕”


贝加莱的本地化战略有两个核心价值点值得关注:


其一,它跳出了 “本地化 = 降本” 的浅层认知,将重心放在 “产品贴近需求、服务快速响应” 上,精准契合中国工业从 “规模扩张” 向 “高质量发展” 转型的需求;


其二,AI 研发的 “本地化落地” 没有走 “技术炫技” 路线,而是以 “轻量化、易部署、解决实际痛点” 为目标,让 AI 真正成为装备企业能用上、用得起的工具 —— 这种 “务实导向”,正是外资自动化企业在华长期发展的关键。



- END -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上海AI Lab最新开源!SciReasoner:跨学科科学数据推理的统一基座模型
学术分享丨Science重磅:下一代协作型AI Agent?UCLA团队揭示AI、小鼠的共同合作逻辑
【参编合作咨询】《2025年中国AIDC储能行业发展蓝皮书》
零样本「即插即用」!智源开源RoboBrain-X0,一个基座模型开动不同机器人
OpenAI「降配门」发酵,偷换模型遭全网实锤;小米 SU7 在日本首秀;苹果内部测试类 ChatGPT 应用|极客早知道
首个零样本跨本体泛化开源具身模型:智源RoboBrain-X0 技术细节全解析
浪潮信息刷新AI推理天花板!智能体产业化竞赛给出高分答卷,8.9毫秒Token生成速度、1元/百万Token
【AI】Qwen开源版Banana来了!原生支持ControlNet
京东不装了!真干活的AI来了
Future Tech | 赶快,AI职通车即刻出发!优质AI岗位手慢无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