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数码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对小米17系列的分析,其中认为小米17的综合销量下降20%,未来的总出货量可能会低于小米15系列的约800万台的销量。我寻思着,如果只是略低于小米15系列的销量?那雷总做梦都得笑醒了啊。为啥呢?咱们做一个计算题。我们先来看下小米15系列的销量,目前已知的最新的数据是全系列销量约为650万台左右(咱就按照这个销量作为基准),销量分布如下:小米15:占比59% 383.5万台;小米15Pro:占比29% 188.5万台;小米15Ultra:占比10% 65万台;小米15SPro:占比2% 13万台;请大家注意,最便宜的小米15是整个小米15系列的销量大头。假设,我们都以“基础起步款”作为平均客单价(因为真实的平均客单价无从知晓,只能取一个固定值方便后续计算),那么小米15系列的总营收约为:172.49 亿元 +99.90 亿元+42.24 亿元+7.15 亿元,也就是321.79亿元。请记住这个数字。那么再看小米17系列,我们先来预测下销量,按照650万作为基准,咱们就假设小米17的销量不如小米15,然后设定到600万,这个很合理吧?相当于打九折。绝对销量肯定是降低了,但是大家要考虑一个问题,小米的总营收会降低么?我们再来做一个估算。小米17系列目前已经比较明确——小米17ProMax的销量占整个系列的50%以上,简而言之,今年的小米17ProMax就是去年的小米15;然后小米17Pro大于小米17,这个趋势基本上是不会有啥变化的。那么我们就做一个合理的推测,小米17系列最终的销量分布为:小米17ProMax:50% 300万台;小米17Pro:25% 150万台;小米17:10% 60万台;小米17Ultra:10% 60万台;小米17SPro:5% 30万台这个分布很合理吧?然后小米17Ultra和小米17SPro的售价咱就都按前代不变来算,也就是6499和5499元起(其实不可能),咱们来看算一下营收。小米17系列的总营收为:179.97 亿元+74.99 亿元+26.99 亿元+38.99 亿元+16.50 亿元=337.43 亿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小米15系列的预估的总营收,而且这还是建立在我们假设小米17Ultra和小米17SPro不涨价的情况下。而且,大家还要明白,随着客单价的提升,小米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也会进一步的提升,5999元的小米17ProMax你觉得利润会比4499的小米15少么?如果你是老板,你是追求所谓的销量数字呢,还是追求营收和净利润呢?所以,如果就是这个降低幅度,小米做梦都得笑醒了,这简直就是冲高的第二次里程碑啊。至于原因,我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已经给大家说的很清楚了,这一代小米17系列本身就是“全面升杯”的一代,在小米做出这种产品规划的时候就已经必然预料到小米17会成为绿叶机,销量会大幅降低。你从发布会上就能看出来了,他甚至连1TB都不想给,还不明白么?如果你觉得我的预测不够严谨,那么就再给大家举一个活生生的例子:iPhone11系列的总销量为2.2亿台左右(数据来自Omdia);而iPhone13系列的总销量则约为1.29亿台(数据来自:Canalys)。在绝对的销售量上,iPhone13系列是完全不如iPhone11的,但是从苹果iPhone业务的营收端上来说,iPhone13碾压iPhone11。至于原因,就是因为在iPhone13这一代上,更加昂贵的iPhone13PM取代iPhone13成为系列销量的绝对龙头。目前小米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得很成功。别家都是在效仿iPhone推产品,而小米是直接照搬了苹果的商业模式。什么叫致敬苹果?什么叫追随苹果?这才是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