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

机器人ROBOT 2025-09-30 16:00

点击蓝字关注并设为星标

目前我国能源电力行业正在加速构建更安全、更绿色、更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源网荷储协同、数字化赋能为核心特征,面临运维范围广、安全要求高、低碳目标严等挑战,电力机器人通过替代/辅助人工、智能协同、全天候作业等运维模式,为破解上述挑战提供重要的使能技术与核心装备。在光伏领域,光伏板清洁机器人可以清除光伏板表面的灰尘、沙土、鸟粪等污染物,提升发电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在输电领域,无人机与机器人协同,可实现智能化巡视、检测与检修,替代人工登塔作业,避免触电、坠落风险,提高安全性与效率;在变电领域,巡检机器人可监测设备状态,精准读取表计数据、检测温度和局放,提质增效;在配电领域,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可完成带电搭接引流线等作业,保障电网供电可靠性。电力机器人可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在高比例新能源、高电力电子化、复杂运维场景下的技术瓶颈,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电力机器人在运行维护、应急处置、电力建设、营销服务等场景应用愈发广泛,有效提升了巡检作业效率、质量与安全性。然而,面对电网复杂环境与多样化作业任务需求,电力机器人在智能性、适应性、安全性及易用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亟需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开展高适应性机构设计、智能感知与控制、灵巧操作、人机协同等关键技术研究。

为推动电力机器人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交流,助力电力行业智能化发展,《机器人》编辑部组织电力机器人” 专题征稿,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电力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征稿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 适应电力复杂环境和多任务的电力机器人机构设计

2. 电力作业仿人灵巧手与灵巧工具

3. 多模态传感器数据融合与目标识别

4. AI增强的电力机器人智能控制

5. 电力机器人运动规划与控制

6. 电力机器人临场感遥操作

7. 电力机器人协同作业技术

8. 电力作业外骨骼助力机器人

9. 具身智能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10. 电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应用


 投稿截止日期:2026年3月30日



专题特约编委




戴建生  教授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图1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图2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RSA, IEEE 和 ASME Fellows。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伦敦国王学院讲席教授,国际机器人著名期刊 ROBOTICA (Est. 1983) Editor-in-Chief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Est. 1966) Subject Editor,高等教育出版社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共同主编。

2015年获得 ASME 机构学与机器人学学术最高奖,为1974年来第 27位。2020年获得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最高奖:ASME机械设计最高奖,为1958年来第 58位,首位华人获奖者。2023年获得 IFToMM 卓越成就奖,为2003年来第15位。

共发表700余篇学术论文,9部中英文专著,H-因子 84。授权专利79个,含4个国际专利,代表作有《旋量代数与李群李代数》,《机构学与机器人学的几何基础与旋量代数》。培养100余位博士与博士后,供职于中国、英国、意大利、美国、澳洲等著名高校;其中数位创业于伦敦、意大利、新加坡、中国等地;数位在国际五百强公司供职。



王洪光  研究员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图3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图4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先进机器人学与机构学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兼职包括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TC591),EPTC电力机器人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机构学、机电一体化技术及特种机器人,长期从事电力、航天、核工业等领域的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相关理论研究与应用工作,涉及一体化关节开发、适应复杂非结构环境的机器人机构设计与性能评价、机械结构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验证、机器人操作臂及自主移动机器人设计开发等。主持和参加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国家科技部86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重大项目,主持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Ape”系列电力机器人以及协作机器人SHIR5,相关技术应用于电力、核工业等行业。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5项。



宋爱国  教授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图5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图6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电仪控制学部主任、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长等。

长期从事机器人力触觉传感技术、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技术、电力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康复与医疗机器人研究先后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要项目7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IEEE Trans论文150余篇,总计被引15 000余次编写机器人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7项。



丁宁  研究员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图7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图8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领军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特聘岗位BTC591/SC1TC591/WG02NEA/TC35等国家与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车与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及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报编委。

研究方向为机器人与计算机视觉发表SCI/EI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及国际专利2项,参编并发布特种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6项。获得IEEE IROS 2021最佳应用论文奖及最佳机构与设计奖提名、2023年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4年吴文俊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投稿须知:

1只接收中文原创文章,全部来稿须通过《机器人》同行评议,所有未录用稿件不收取任何费用,录用稿件正刊发表、EI收录
2.  稿件格式请参考《机器人》论文模板,详见官网http://robot.sia.cn。
3. 请进入官网投稿系统,选择“电力机器人”专题完成稿件提交

联系我们 :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图9

电话:024-23970050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图10

E-mail:jqr@sia.cn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图11

网址:https://robot.sia.cn

【征稿】“电力机器人”专题图12
欢迎关注《机器人》视频号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宇树机器人惊现漏洞,攻击者能掌控一支机器人大军!官方回应了
定址合肥!“2025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生态年会”报名开启
先于特斯拉,千台订单在手!又一国产人形机器人开启规模量产
智源 RoboBrain-X0 开源,打破机器人跨本体泛化困境
马斯克:特斯拉正全力推进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
思瀚发布《中国建筑机器人行业机遇挑战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从工厂到家庭,机器人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东华测试战略卡位人形关节模组赛道,与南通振康共拓机器人产业机遇!
读懂2025工博会机器人,就懂智造未来五大趋势
快讯|智元机器人全国首家具身智能体验中心无锡开业,灵猴机器人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宁德时代入股银河通用机器人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