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最近有位德国老头在网上火了个遍!
他叫辛恩,自称能源专家,跳出来对着中国电动车一顿输出:"你们知道吗?你们的电动车其实比汽油车还污染环境!"

小编听完直接笑喷了:我们街上电动车满天飞,销量蹭蹭上涨,德国人坐不住了?
专门挑中国能源结构的刺,说我们烧煤发电造车,污染只是"转移"了?
这位辛恩老先生研究能源几十年,早些年就对德国自家的煤电指手画脚。现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火爆,他又盯上我们了。
他的逻辑是:虽然电动车自己不冒烟,但中国60%多的电力来自煤电,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可不少,算下来比燃油车排放还高!

辛恩在2023年能源会议上还嘀咕:"中国电动车增长太快了,煤电占比高影响环保效果。"另一位德国生态研究所的布赫特也跟着起哄,说电动车太重,轮胎磨损产生的颗粒物也不少。
欧盟文件显示,未来几年锂电池需求将暴增10至30倍,而欧洲50%以上的电池材料依赖中国供应。这可把德国人急坏了!
他们还抱怨电动汽车电池太重,比传统车更容易磨损道路,产生有害颗粒。

不过,道路颗粒物跟导致健康问题的颗粒物是两码事!进入肺部和血液的小颗粒主要来自内燃机,而非道路磨损。
德国专家还忘了提噪音污染这事儿。持续的交通噪音可是会引起心脏、睡眠和认知问题的!
电动车相对安静多了,这点环保优势怎么不算?
当然,电动车也有短板。电池衰减、二手残值低、换电池贵,掰着指头算下来,有时确实不比油车省多少。没有固定充电桩的小区住户,抢充电位置堪比"双十一"抢茅台,运气不好只能找快充,价格还不便宜。相比之下,油车加油虽贵但省心。
小编认为,这位德国专家明显偷换概念了!电动车环保指的是驾驶过程不产生污染,火电厂的排放是另一回事。
就像骑自行车环保,没人会因为生产钢材铝材污染而怪罪自行车厂。
这些质疑背后,其实是德国汽车业的焦虑。
中国电动车出口欧洲猛增,2023年销量超10万台。比亚迪低价抢市场,大众电动车系列却卖不动,2024年上半年销量下滑20%。欧盟加征17%到38%的关税,名义上反补贴,实则护航本土产业。
辛恩这类"专家"支持保护主义,宣称中国产能过剩,电动车泡沫快破。数据却显示,中国2024年将卖出1200万辆新能源车,增长稳健。
欧洲市场份额小,德国市场中国车才占1%,根本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然而,新能源车真的是零污染吗?
能源资深专家、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新能源汽车主要动力源的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废旧电池自身也是重要污染源。

有趣的是,美国特斯拉同样是电动车,用的也是电池,怎么不见这位德国专家去喷它?电动化是大势所趋,喷也没用,只显得无知。
这场争论引发了思考,电动车不是万能的,确实需要改善电网清洁度。
中国网友们也在热议,有人支持专家观点,认为长远看污染转移不解决根源;也有人说,电动车是趋势,减排总比不减好。
你们觉得德国专家说得对吗?电动车到底"脏"不"脏"?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