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无人机正重塑仓库、工厂与大型场馆的运营模式

低空产业圈 2025-10-02 06:30

在卫星信号无法触及的室内空间,一支新型劳动力正在崛起——自主飞行的工业无人机,正以毫米级精度穿梭于货架之间、管道之间乃至万人场馆的每个角落。

清晨,哈尔滨亚冬会冰球馆内,一架安防无人机悄然升空。它在几分钟内完成了5000多个座位的扫描巡检,实时图像传输至控制台。

与此同时,远在辽宁的一家大型国企设备仓库里,另一架无人机正以间距20厘米的高精度航线自主巡飞,搭载RFID装置完成全自动盘库。

而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某仓储中心,Gather AI的无人机系统正在-20℃的冷链环境中自如飞行,每小时扫描1500个货位,实现99.9%的库存识别准确率。

室内无人机正重塑仓库、工厂与大型场馆的运营模式图1

01 技术突破:让无人机在室内“长眼”

传统无人机在室内面临巨大挑战:卫星信号弱甚至完全缺失,无法进行精准定位导航。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指出:“体育场馆内卫星信号弱,无法进行定位导航服务”。

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融合多种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团队研发的“5G+北斗广域无缝融合定位技术”将5G信号与高精度视觉信号有效融合,使无人机在室内也能精准定位和起飞。

这项技术类似于“给汽车司机借助倒车影像完成泊车”,既有导航线路指引位置方向,又有视觉图像让人看到周围情况。邓中亮教授团队更是首创了TC-OFDM通导融合定位新体制,实现了室内外广域实时定位精度优于1米,成功解决了“无线通信网高精度定位与低成本应用”国际难题。

02 仓库革新:从人工盘点向无人化转型

仓储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与仓储人力成本攀升,传统库存盘点模式已难以满足高频、多品种、零库存误差的运营需求。

美国Gather AI公司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他们在现成四旋翼无人机基础上部署自主飞行导航系统,配合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仓内点对点巡航盘点。这些无人机可自主规划路径,在常温、冷链环境(-20℃)及光线暗的货架环境中完成库存扫描,兼容窄通道与复杂仓型配置,且无需改造原有仓库基础设施。

霍尼韦尔与Corvus Robotics的合作则展示了另一种技术路径。Corvus One™无人机是一款无需安装GPS、Wi-Fi或其他基础设施的“零依赖”飞行设备,专为仓库环境中高位货架的库存追踪而设计。

其系统由多个高分辨率摄像头与强大的边缘计算芯片组构成,能够在不到20分钟内完成对数百个托盘货位的盘点,并将采集数据即时上传至仓库管理系统。

室内无人机正重塑仓库、工厂与大型场馆的运营模式图2

03 工业应用:无人机成为“安全伙伴”

在工业领域,无人机的应用更加多样化。某大型炼油厂安全副总曾坦言:“常减压装置区管道密集,人工检测要钻塔架、爬管廊,不仅效率低,还面临硫化氢中毒风险”。

针对这些痛点,无人机厂商提出了“分区域定制+全流程联动”的解决方案。针对常减压装置区,定制了搭载多气体传感器的一体化无人机,机身采用耐油防腐材质,能同时检测3种气体,还加装了塔架避障雷达。

针对催化裂化车间高温环境,优化传感器散热结构,将耐受温度从60℃提升至85℃,并配套开发了“高温预警模式”。

这种深度合作带来了显著成效。该炼油厂泄漏检测效率提升60%,重大安全隐患同比下降80%。安全负责人感慨道:“厂家更像我们的‘安全伙伴’,设备贴合场景,服务跟着需求走”。

室内无人机正重塑仓库、工厂与大型场馆的运营模式图3

04 大型场馆:无人机保安与智能导览

大型室内场馆是无人机应用的另一个重要场景。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期间,无人机承担了安防保安的重任。

在场馆内,无人机能够快速进行升空,从空中监控整个场馆的人流方向、灾害发生点等实时性高的突发状况,为观众有序离场和救援人员有序进场提供实时的信息支撑。

无人机的工作还包括完成场馆内部环境的快速三维建模,并不定时进行更新维护。基于这样的几何模型,便可实现“数字孪生”,让观众和管理者对赛场的情况了如指掌。

这项技术不仅服务于赛事安全,还能提升观众体验。通过高精度的三维地图建模,可以为观众提供清晰的室内导航服务,帮助观众便捷地找到自己的目的位置。

室内无人机正重塑仓库、工厂与大型场馆的运营模式图4

05 前景展望:室内无人机的未来之路

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室内无人机将在更多领域创造价值。亿欧智库发布的《2025中国低空经济商业洞察报告》预测,到2029年,中国商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元。

人工智能将成为无人机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预计在2025年,无人机市场的人工智能(AI)规模估计为8.213亿美元,预计在预测期内以27.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未来,通过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推广、氢燃料增程方案及轻量化封装技术的革新,将显著提升无人机电池能量密度和耐用性,从而延长续航、增强载重能力。

仿生AI飞控系统将通过端侧视觉导航优化动态路径规划,高能效的AI传感器和AI MCU将大幅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的运行稳定性和计算能力。

无人机正从“遥控设备”演进为“智能代理”,具备实时决策、导航、环境感知和预测性维护能力。它们不再仅仅是执行特定任务的工具,而是成为工业4.0和智能物流生态系统中的核心节点。

从哈尔滨亚冬会场馆到辽宁的国企仓库,从美国的物流中心到炼油厂区,室内无人机正在重新定义空间管理的边界。

它们不再需要人工遥控,不再依赖外部基础设施,甚至不再畏惧极端环境——无人机自主穿梭在曾经无法触及的角落,将最深处的数据转化为决策的洞察。

未来已来。随着更多企业拥抱这一变革,室内无人机将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智能运营的标准配置。

本文基于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工厂 无人机
more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文: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有序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加快研究制定自动配送车、无人机等相关标准
广州无人机独角兽赴港IPO,年入10亿,软银、百度是股东
成立8年,这家农业无人机研发商宣布倒闭!
商务部等 8 部门联合部署:有序发展无人机运输配送,夯实智慧物流根基
2025西部(成都)国际无人机产业大会暨低空经济博览会 低空经济网预定展位更优惠
全国首个《无人机清洗与喷涂技术操作规程》团标正式发布,万勋科技领衔编制
商务部等8部门重磅发文:大力发展数字消费,鼓励发展无人机支线运输和末端配送业务、加快研究制定无人机相关标准!
汇星海科技以无人机+AI双引擎,进一步擦亮“天津高新”数字名片
欧盟同意建“无人机墙”,俄军空袭乌克兰12小时,波兰大使馆被导弹命中:欧洲接近第三战?
从“首次”到“常态”,翼龙无人机为应对台风“桦加沙”筑起应急空中防线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