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参与低空经济的共赢路径:与国企合作的五种模式

低空产业圈 2025-10-07 07:00

在低空经济这片新蓝海中,民企与国企正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开拓万亿市场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持续利好,低空经济领域迎来了蓬勃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民营企业如何把握机遇,通过与国企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实操角度剖析民企参与低空经济的五种合作模式,为业界提供参考。

民企参与低空经济的共赢路径:与国企合作的五种模式图1

模式一:技术赋能——民企技术注入,国企提供资源

在技术赋能模式下,民营企业凭借其技术创新能力和专业经验,为合作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国有企业则提供场地、资金和政策支持,形成优势互补。

典型案例:中科云图与化州市国资的合作充分体现了这一模式的价值。中科云图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由广东省科学院孵化,在低空无人机遥感网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而化州市国资中心下属国企中锐集团则提供本地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支持。双方共同成立化州中锐云图低空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国企股权主导、民企技术赋能”的合作范式。

这一合作模式中,中科云图将周成虎院士团队的核心技术注入合资公司,而化州国资则提供全市范围内的应用场景支持,包括农业植保、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多种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化州市委书记赖惠镇对此评价道:“发展低空经济是化州抢撞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向空开新局的新突破口,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服务化州,更要形成‘化州样板’。”

民企参与低空经济的共赢路径:与国企合作的五种模式图2

模式二:资本合作——共建产业基金,扶持产业链发展

资本合作模式通过国企与民企共同设立产业基金,支持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既能分散风险,又能共享行业发展红利。

典型案例:浙江省低空经济基金的设立是这一模式的典范。该基金目标总规模30亿元,首期10亿元,由台州市科创集团联合浙江省机场集团、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

基金采用“双GP双国资”管理模式,由浙江空港私募基金和浙江富浙私募基金联合管理,形成“省级统筹+市级支撑+区级落地”的资本协同网络。

这一资本合作模式有力地支持了当地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据介绍,台州已聚集蜂巢无人机、航天彩虹、北方长鹰、星空智联等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并建成13处无人机起降场和4条低空航路,目前上下游公司超过80家。

北京蜂巢空天科技在台州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500套中大型无人机及智能机场生产线,其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垂起固定翼无人机约90%的零部件能在台州配齐。”

民企参与低空经济的共赢路径:与国企合作的五种模式图3

模式三:场景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开发应用场景

场景共建模式依托国有企业的基础设施和资源优势,结合民营企业的技术专长和运营经验,共同开发低空经济多元化应用场景。

典型案例:荣盛发展与海南航天城的合作展现了场景共建的价值。荣盛发展旗下美亚航空与海南航天城签署合作备忘录,重点开发三大水上飞机通航业务:应急救援与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与文化体验、客货运输。

荣盛发展旗下荣盛康旅此前以6.25亿元收购美亚航空,成为较早控股甲类通航公司的房企,率先切入低空赛道。

而美亚航空拥有西沙空中游览运营资质和经验,成为国内首家水陆两栖固定翼机型认证运营商,累计获批25条航线,覆盖海南16个核心作业点。

通过此次合作,荣盛发展实现低空业务从三亚向文昌的延伸,依托航天城资源打造差异化产品,与现有海空驿站、西沙航线形成协同,构建覆盖海南、辐射沿海的低空服务网络。

有业内人士表示,向低空经济转型是荣盛发展应对房地产行业调整的抓手。

民企参与低空经济的共赢路径:与国企合作的五种模式图4

模式四:混合所有制——国资民资合资,发挥各自优势

混合所有制模式通过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实现“政府引导推动、本地国企主导、龙头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多维合作机制。

典型案例:娄底市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是这一模式的体现。该公司由湖南低空与娄底城发集团合资设立,将立足湘中区位特色,以桥头河通用机场运营为核心,开展低空经济产业培育、低空数字空域网建设运营及低空行业服务保障等业务。

湖南低空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斌指出,娄底低空公司的成立,是湖南低空“布局全省、服务地方”战略的重要落子和关键一步。

湖南低空将全面赋能其发展,拓展航空培训、低空物流、科普研学等多元业态,以点带面激活产业生态。

同样,黄山徽州区签约的“西溪·天工智谷”低空经济项目,由黄山星梭创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依托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先进技术,瞄准前景广阔的低空经济领域。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应用场景多元,包含山岳景区物流服务、索道等设备高空无人检测作业及无人机科普课堂文旅教育产品开发。

民企参与低空经济的共赢路径:与国企合作的五种模式图5

模式五:产业生态共建——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网络

产业生态共建模式通过国企与民企通力合作,构建覆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网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典型案例:浙江省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展示了这一模式的成效。通过台州国资、省内产业方和省投平台形成合力,构建起“空天一体、产用融合”的全产业链投资矩阵。

浙江机场集团之所以选择台州合作,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产业生态密切相关。台州毗邻海边,多山多岛,物流曾是“老大难”问题,因此被设立为浙江省唯一的陆岛联动低空先飞区。

按照其规划,台州要打造国家级低空经济综合产业示范区、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和省级低空经济发展试点先行区。到2028年,实现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合作趋势与前景

随着低空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国企与民企的合作日益深化。据统计,当前低空经济企业多集中于华东、华北,民企数量占比67%,国企占27%。

国企成立年限更长、规模更大,平均资产和营收分别是民企的12.7倍、13.3倍,2022-2024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6%,抗风险能力强。

而民企短期成长性高,2024年营收增速8.2%。

有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是国企改革攻坚年,国资国企发展低空经济,对自身转型、产业链稳定及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国资国企需多举措发力,要结合区域资源与自身主业差异化发展,同时加大技术攻关,加强与民企资本、技术融合。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国企与民企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把握合作机遇,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路径,有望在低空经济这片新蓝海中占据一席之地。

【本文来源:结合公开报道整理分析,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低空经济
more
建立“一场景一策”,推动应用场景规模化应用!内蒙古自治区召开低空经济和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深圳发布 <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实施细则》,单项单次奖励最高可达1500万元
打造智慧管理新范式 沈阳低空经济赋能城市政务巡检
低空经济再迎资本加码:零重力飞机工业完成近3亿元A+++轮融资,中信建投、洛阳文旅等机构入局
低空经济早报:9月30日
卓翼智能闪耀第四届全球数贸会:以硬核科技赋能低空经济新未来
绍兴大疆低空产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大疆在长三角落户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
以硬核科技叩开低空经济新蓝海——航天科工三院31所创新动力技术赋能低空经济新赛道
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与路径研究报告
低空经济新里程碑!国内首款大型载客eVTOL下线,沃飞长空商业化再提速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