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护航,低空经济驶入快车道
国庆期间,中国多地见证了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密集出台,为这一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9月30日,苏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苏州市低空经济促进条例》于10月1日正式施行。这部共五十六条的法规设总则、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飞行服务等八章。
法规对市、县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按照 “市域统筹、县区协同、集约高效、共建共享” 原则,推进低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同时,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也于9月30日印发《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定于10月9日起施行。

该细则提出,对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eVTOL航空器、无人驾驶航空器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在深圳市经营的企业给予奖励。
其中,载人eVTOL航空器一次性奖励1500万元,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奖励500万元,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奖励30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获得奖励合计不超过3000万元。
苏州已在全市建成各类起降点263处,获批低空航线337条。到2026年,苏州的目标是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1000家,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应用落地,无人机配送加速商业化
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商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10月1日,我国首条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海上货运航线在浙江苍南正式启用。这是一条往返于苍南168黄金海岸与“华能苍南4号”升压站平台之间的航线,往返总里程达91公里,全程耗时35分钟。

海上飞行环境对航空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需具备良好的抗风能力以及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上海峰飞航空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投入试飞的航空器采用纯电驱动,可实现全天候运行,无需依赖码头设施,直接实现从陆地到海上平台的点对点运输。
同日,济南市首条无人机外卖航线正式投入运营,最快5分钟就能将游客点的外卖从泉城广场送到千佛山山顶。
运营方山东鹰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栋东介绍,这条低空配送航线直线距离3公里,飞行高度约290米,单程用时约5分钟。
无人机按系统设定的固定航线自动飞行,每次最大载重4.5千克,大概4份外卖。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送外卖破解了山岳型景区地面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济南市公园发展服务中心千佛山风景名胜区工作部负责人张秩通表示,景区和运营方前期反复论证,确定使用配备降落伞的无人机,一旦遇到异常状况,自动应急开伞。
物流革新,大型货运无人机横空出世
在物流干线运输领域,国产大型货运无人机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近日举行的2025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上,沈阳重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邮政集团、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邮政集团与重明科技签署了10吨级高商载货运无人机采购意向书,成为首发用户;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与重明科技签署了10吨级高商载货运无人机采购意向协议。
这次合作不仅是市场对重明科技产品的认可,更预示着长航程、高商载、低运营成本的智能无人货运体系即将投入实战,变革传统物流格局。
重明科技总经理焦玉坤表示:“与邮政、京东的成功签约,充分证明了市场与合作伙伴对我们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的信心。”

据悉,这款大型无人货运飞机商载高达10吨、起飞重量24吨,载重能力强,运营成本低。重明科技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核心单位与辽宁省、沈阳市政府共同出资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国际关注,中国低空经济引全球瞩目
中国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近日,一架外卖无人机在长城上为游客精准送餐的视频,引起多家外媒对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热议。
《印度时报》网站评论称,如今,一项新奇却日益普及的创新让零食餐点真的能“飞”到你身边。报道以中国一家企业为例,称该企业的无人机配送服务已在全国主要城市测试超过50条航线,能将餐食精准空投至大学校园、办公楼顶及住宅小区。
评论称,这折射出中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无人机预计将在物流、旅游乃至医疗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美国《旅行和旅游世界》网站报道认为,中国已成为无人机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全球引领者,政府正积极推动无人机在物流、旅游和应急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在长城这类标志性景区的实践,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将科技深度融入人文景观的决心。
《斯里兰卡卫报》网站刊文称,中国在低空经济市场的地位近年来迅速提升。中国已将这一领域确定为高潜力新兴产业,并通过利好政策支持其发展。
报道还援引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