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集半导体行业资讯 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正式发布两项关于稀土技术及物项出口管制的专项公告,标志着中国在关键矿产资源战略管理领域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此次政策调整通过系统化技术管控与供应链安全保障机制,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出口管理体系,为全球资源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首次建立稀土全生命周期技术出口许可制度,覆盖开采、冶炼、磁材制造及废旧回收五大核心环节,并将设计图纸、工艺参数等技术载体及生产线服务纳入管控。对含中国技术的稀土产品,境外主体出口需获中方许可,军事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用途直接否决。
作为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2024年产量占比超70%),此次管控聚焦新能源汽车电机(成本占比超35%)、风电设备等高端制造关键材料。新规强制出口方建立用途审查机制,对潜在境外稀土应用实施主动申报制度。
政策构建三级审批体系:常规物项实行电子许可制;14纳米以下芯片制造、256层NAND闪存生产等敏感领域实施"一案一议";人道主义救援等非商业用途开辟绿色通道,允许事后补报。要求境外申请主体使用中文提交技术说明、最终用户承诺等12类文件,确保可追溯性。建立技术公共领域认定标准,明确已公开基础研究不纳入管制,但对非法泄露未公开技术设定最高达销售额五倍的处罚条款。

中国此次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与美日等国关键材料管控体系形成战略呼应。2023年全球稀土市场56亿美元规模中,中国供应链占比超六成。短期将触发全球供应链调整,倒逼日澳等国加速稀土回收技术研发;长期看,有望推动全球资源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催生无稀土永磁材料等替代技术突破。
政策要求企业构建"分类管理-用户筛查-记录留存"三道合规防线,重点落实清单对照、物流协议签署、政策跟踪三项工作。商务部已开通多语种咨询专线,提供技术判定、流程指导等专项服务。
该政策通过法治化路径实现资源安全、产业创新与国际规则的三重平衡,标志着全球稀土产业迈入技术管控新阶段。随着2025年政策全面落地,中国方案或为WTO框架下的资源治理提供示范,助力构建公平有序的国际产业秩序。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