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强了!科研的5大AI模型

AI大模型前沿 2025-10-10 21:13

今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布了一篇题为《What are the best AI tools for research?》的深度评测报告,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科研领域最受瞩目的五款 AI 模型。

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437-0

这份报告不仅涵盖了从开源到闭源的多种模型类型,也囊括了通用型和专业型 AI 工具,并针对不同的科研应用场景,细致地对比分析了这些主流 AI 模型的优势与不足,为科研人员选择和应用 AI 工具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太强了!科研的5大AI模型图1

科研必备的大模型 Top 5 

DeepSeek-R1:最高性能

DeepSeek-R1 作为一颗新星,在众多 AI 模型中脱颖而出。《Nature》 报告指出,DeepSeek-R1 在性能上已能比肩 OpenAI 的旗舰模型 GPT-4,但 API 使用成本却更具优势。更值得一提的是,DeepSeek-R1 采用了开源权重模式,研究人员可以自由下载并根据自身需求定制模型。这种开放性为预算相对有限的研究团队,开辟了一条构建专业级推理模型的有效路径。

尽管完整模型的运行对计算资源有较高要求,但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 Benyou Wang 在内的研究人员,正在积极探索开发可在单机环境下运行的 DeepSeek-R1 版本,以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

DeepSeek-R1 在数学问题求解、代码编写和研究假设生成等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其独特之处在于,DeepSeek 公开了模型的完整 “思维过程”,这如同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黑箱”的可视化窗口,使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模型的决策逻辑,从而更好地优化输出结果,提升科研效率。

在医疗诊断领域,Benyou Wang 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利用 DeepSeek-R1 强大的推理能力,构建从患者初步评估到最终确诊和治疗建议的完整逻辑路径,为智能医疗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然而,DeepSeek-R1 并非完美无缺。《Nature》 报告也指出了其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模型推理过程相对耗时,这可能会降低在信息快速检索和头脑风暴等任务中的效率;其次,出于对数据安全性的考量,部分国家政府机构已禁止工作人员使用 DeepSeek-R1 聊天机器人;此外,与部分商业竞争对手相比,DeepSeek 在防范有害信息输出方面的机制仍有待完善。(但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问题在国内科研场景下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DeepSeek-R1 的主要优势:

编者按:关于 DeepSeek 在科研中的高阶应用指南,可以参考《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等相关资料,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如何将 AI 工具应用于科研工作。文末下载DeepSeek资料


Openai o3-mini:

注:openai最新大模型为GPT5-pro

太强了!科研的5大AI模型图2


o3-mini 作为一款免费的推理模型,在科研学习领域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Nature》 报告指出,o3-mini 在科研学习中主要有以下应用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o3-mini 是一款完全免费的推理工具,只需注册即可使用。OpenAI 还推出了名为 “深度研究” 的付费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从海量互联网信息中抓取并整理信息,自动生成带有参考文献引用的研究报告,其功能类似于进行文献综述,极大地简化了科研人员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

对于需要进行辅助编程的研究人员而言,在 Cursor 等代码编辑器中集成 o3-mini 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免费选择,可以有效提升编程效率。


Llama:科研社区的实用工具

Meta AI 旗下的 Llama 系列模型,是开源权重模型的代表之作。《Nature》 报告显示,Llama 系列模型在 Hugging Face 平台上的累计下载量已超过 6 亿次,在科研社区中拥有极高的认可度和广泛的应用基础。

Llama 的主要优势在于支持本地或机构服务器的部署和运行,这对于需要处理敏感研究数据的科研项目而言至关重要。尽管访问 Llama 模型通常需要经过权限申请,但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出色的数据安全性,使其成为众多研究人员进行本地化 AI 部署的首选工具。

太强了!科研的5大AI模型图3

目前,Llama 已在多个科研领域取得了成功应用:

有研究者在 “硅基流动” 平台上体验了 Llama 70B 模型,认为其运行速度非常快,但在答案质量方面,可能略逊于 DeepSeek-R1(这或许反映了通用模型与推理模型之间的侧重差异)。因此,Llama 或许更适合应用于知识点快速问答等场景,例如,研究人员可以构建个人知识库,并利用 Llama 进行快速检索,充分发挥其速度优势,提升信息获取效率。


Claude:代码与技术写作的专业助手

Anthropic 公司开发的 Claude 3.5 Sonnet 模型,在代码编写和技术写作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Nature》 报告指出,Claude 3.5 Sonnet 不仅能确保专业术语的准确运用,还能有效提升科技文献和技术文档的可读性,是科研人员进行代码开发和学术写作的得力助手。

Claude4 Sonnet 具备以下特色功能:

有用户评价 Claude 3.5 Sonnet 在代码编写和技术写作方面表现非常出色,但笔者尚未实际体验过。(据一些评测信息显示,Claude 3.5 Sonnet 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而 DeepSeek-R1 在代码编写能力方面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OLMo:完全开源的科研新选择

对于希望深入探究 AI 模型内部运作机制的研究人员而言,OLMo 2 或许是更理想的选择。《Nature》 报告认为,OLMo 2 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完全开源的模型,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OLMo 2 不仅开源了模型权重,还完整地公开了模型的训练数据集和模型评估代码。这种极致的开放性,为研究人员深入了解模型内部工作原理、追踪模型偏差、分析算法决策过程提供了可能。尽管 OLMo 2 的使用门槛相对较高,但随着相关免费培训课程的普及,其入门难度正在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有望从中受益。

OLMo 2 的核心优势包括:


总结与展望

诚然,选择合适的 AI 大模型仅仅是科研提效的第一步。科研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高级提示词 (Prompt Engineering) 技巧,并将 AI 工具创造性地整合到日常科研工作流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 AI 的潜力,真正实现科研效率的飞跃。 随着 AI 技术的持续演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科研工作将更加智能、高效和富有创新性。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清华大学》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阿里首款 AI 眼镜抢先体验:这个设计让我戴一天也不用「充电」,夸克 AI 真上头了
AI玩具千亿赛道:朱啸虎点破“留存密码”,情感交互重构 To C 生态
英特尔发布“2纳米级”工艺CPU,你的AI PC性能即将暴涨50%
Figure AI正式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都带来了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
新机:华为MateAir 11月发布;红魔11Pro外观公布;iQOO Neo11官宣;OPPOReno15新增Pro Max版
行业资讯I 苹果首款 Apple Glass 智能眼镜曝光,AI眼镜大降价成华强北消费新宠
边缘AI才是半导体产业的新增长点
黄仁勋:中美AI竞赛的5个关键点
【AI】斯坦福华人研究火了:45分钟让你的论文变身AI智能体!
《中国Data&AI数据基础设施白皮书》——AI创生核心生产力,开启万亿新基建之路 | 甲子光年智库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