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级磷酸盐转型升级配套制酸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10-13 12:00

饲料级磷酸盐转型升级配套制酸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图1

1、项目基本情况

天宝动物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新建 30 万吨/年硫精砂制酸装置项目,其余热回收系统配置中温中压的余热锅炉,新增过热蒸汽 41.25t/h,全部用于发电;同时利用本次新建的30 万吨/年硫精砂制酸装置以及公司已经投产的合计 50 万吨/年硫精砂制酸装置产生的全部干吸低温余热产生低压饱和蒸汽满足磷酸钙盐饲料添加剂工业生产需要,从而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规定“20 万吨/年以下硫铁矿制酸”为限制类项目,公司本次项目为 30 万吨/年硫铁矿制酸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公司具备开展本次项目的技术实力

公司 2017 年、2021 年先后建成并投产 20 万吨/年硫精砂制酸产线、30 万吨/年硫精砂制酸产线,在保证连续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同步实现了管理团队、生产班组稳定,积累了大量操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并建立了相应的培训制度、安全生产规章,能够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3)公司具备消耗本次项目的硫酸产能

公司目前有 45 万吨/年 DCP 产线及 25 万吨/年 MCP 产线,可以直接对中低品位磷矿石进行使用,在满负荷生产情况下需要 100 万吨-110 万吨/年的硫酸原材料,公司目前自有硫酸合计产能 50 万吨/年,本次项目投入使用后硫酸全部自用,公司具备消耗本次项目的硫酸产能。

3、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核心技术之间的关系

(1)本项目有利于支持磷酸钙盐饲料添加剂转型升级

“低品位磷矿石萃取磷酸技术体系”和“饲料级磷酸氢钙制取饲料级磷酸二氢钙技术”是公司两项主要核心技术,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等多项政策所鼓励的“加强中低品位磷矿石利用”导向。

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低品位磷矿石萃取磷酸技术体系”可将 DCP 平均生产用矿品位降至P2O5 含量 22.5%、以自主创新的“以饲料添加剂磷酸氢钙制取磷酸二氢钙技术”将 MCP 平均生产用矿品位降至 P2O5含量 29.5%,并在 2021 年 7 月实现并优化了“氢钙干法”工艺,直接以 DCP 成品与净化磷酸反应,规模化生产 MCP 或MDCP。

因此,公司的 MCP、MDCP 产品能够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中低品位磷矿石开展生产亦依托于 DCP 的产量。公司目前仅有合计 50 万吨/年的硫酸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 45 万吨/年DCP 产能、25 万吨/年 MCP 产能充分释放下的硫酸需求,而外购硫酸价格波动较大,在硫酸价格高企时,自产硫酸不满足生产需求将制约公司 DCP、MCP、MDCP 产能释放或生产成本的增加。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公司生产经营稳定,保障可持续经营能力。

(2)本项目符合公司“增强产业协同优势,发展循环经济”的经营理念

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能源工厂”的特点,最大限度保证能源输出大于消耗,除通过工艺技术节能、生产设施节能、生产设备节能、自动控制节能、电器节能、装置布局节能、建筑架构节能等节能降耗措施,减少硫酸装置自身的能源消耗外,还加大了余热回收力度,采用更为丰富的余热回收手段,提高对外蒸汽的输出量。本新建项目实际消耗能源有:水、电、蒸汽、柴油等。按《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 2020)定义将其折算为能耗指标,见下表:

饲料级磷酸盐转型升级配套制酸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图2

如上表,本项目在满负荷情况下,本项目的综合能耗为-6.2 万吨/年折标煤,符合公司“增强产业协同优势,发展循环经济”的经营理念。

4、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 42,327.79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9,374.31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2,953.48 万元

5、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工业制硫酸主要有三种原料:硫磺、硫铁矿和冶炼烟气,工艺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均已成熟稳定。本项目装置以硫精砂为原料,弱氧化沸腾焙烧制取 SO2,经余热回收,静电除尘器收尘,稀酸洗净化,“3+2”国产钒催化剂“两转两吸”工艺制硫酸,并辅以尾气脱硫装置保障尾气长周期达标排放。

该工艺为公司现有硫酸产线的扩建及升级项目,工艺流程、生产技术、设备选择与现有硫精砂制酸产线相似度较高。

本项目的余热综合利用,除中温中压过热蒸汽与公司现有的硫精砂制酸产线同样用于发电外,还将在原 20 万吨/年、30 万吨/年硫精砂制酸装置和本项目30 万吨/年硫精砂制酸装置的干吸工段新增三套低温余热回收装置,产出的0.98MPa 饱和蒸汽用于磷化工生产,从而减少公司能耗,提高经济效益。低温余热回收的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如下:

①工艺原理

低温余热蒸汽回收系统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系统一次转化及吸收过程中,SO3 吸收水生成硫酸释放出的大量低温热能。系统通过低温热回收酸循环泵,使浓硫酸在较高温度下循环和吸收三氧化硫(循环温度在 220℃左右),其反应热通过低温热回收锅炉转移,用于制备低压蒸汽,从而达到热能回收的目的。

②工艺流程

低温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均增加在三套硫精砂制酸产线的干吸工段,工艺流程图如下:

饲料级磷酸盐转型升级配套制酸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图3

6、项目选址和用地

本项目拟建厂址位于公司现有 30 万吨/年硫精砂制酸装置东侧,为工厂总体规划时预留的三期硫酸装置建设用地 36 亩,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产权证号为云(2022)禄丰市不动产权第 0000318 号。

7、项目环保情况

本项目的主要污染物为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①废水

A、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装置及分析化验等处。污水经排水管网收集后由干管引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达标后回用。

B、生产污水

生产污水主要是净化工段稀酸洗涤产生的少量稀酸,以及锅炉排污水和各工段的冲洗用水。所有废水汇总后送配套污水处理站处理。其中含稀酸和 As,F,Pb,Zn 等有害物质的废水主要是产自净化工段的废酸。净化工段产生的酸性污水送至硫酸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2-2010)中标准,用于化灰、净化补水、烧渣增湿或返回全厂统一使用。

C、污染

初期雨水污染初期雨水及事故排水主要来源于生产工艺的硫酸罐区等处,采用围堰收集,污染初期雨水及事故排放水均引向厂区净化处理达标后回用。②废气本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分为两大类:

A、干吸工段二吸塔外排尾气,主要为 SO2和硫酸雾;为保证二吸塔外排尾气达标排放,实现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本项目采取了全过程控制的治理措施,并保证了治理措施的经济性。具体分析如下:

(A)采用“3+2”两转两吸制酸工艺,使用国内触媒做催化剂,使 SO2 转化率达 99.7%以上,SO3 总吸收率达 99.95%以上,从而有效的减少二吸塔尾气中污染物的量。

(B)在吸收塔顶部设置纤维除雾器,捕集尾气中的硫酸雾,保障尾气中硫酸雾含量达标排放。

(C)设置尾气吸收系统,进一步回收尾气中 SO2,减少其排放量。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后,尾气经排气筒排放。尾气中酸雾浓度<30mg/m3,均可以满足《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132-2010))中表 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

B、无组织排放的工艺废气和扬尘。无组织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是 SO2 和少量 SO3,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管道、阀门、酸循环槽、储酸罐等的泄漏、溢出及成品酸中溢出的 SO2和 SO3,沸腾炉原料进口和炉渣出口处 SO2 的无组织排放在装置开车时比较显著,项目采用排气管式气封及密闭插板阀的措施进行治理,防止开车和生产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扬尘主要来自原料的运输装卸、输送,矿渣增湿,炉渣、除尘灰的输送、堆存等工序。项目硫精砂设置原料库房贮存,可有效降低扬尘的产生,控制无组织排放。

③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硫精砂烧渣(以 Fe3O4 为主)、污水处理站污泥、含钒废催化剂和生活垃圾。硫铁矿烧渣作为铁精粉外卖钢厂;净化污水到硫酸污水处理站采用“石灰--铁盐法”处理工艺进行处理,经板框压滤机压滤,污泥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理机构处理,酸性污水由污水处理站采用石灰乳中和,经板框压滤机压滤,压滤的污泥(成分为硫酸钙)作为固废送石膏库堆存,后续作为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原料;钒催化剂由催化剂公司或有资质的危废处理机构回收再生;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进行处置。

④噪声

本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来源于风机、发电机组、除尘器、泵、冷却塔等。噪声源强为 75~95dB(A)。通过对风机、发电机组修建独立厂房隔声,进排气口装消声器;泵出风口装消声器,基座减震、合理布局;除尘器基座减震、合理布局;冷却塔隔声、合理布局等措施后,噪声源强可削减至小于 75dB(A),可有效降低噪声源强。

同时,本项目要求加强对进出车辆管理,采取禁鸣喇叭等措施,降低车辆噪声,一般在 60~65dB(A)。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后,可以使厂界昼夜噪声和环境敏感点处昼夜噪声均分别低于 60dB(A)和 50dB(A),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的要求。

8、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情况

本项目的主要原材料为硫铁矿,每年需求量为 31.1 万吨,与公司现有硫精砂制酸产线的采购渠道雷同;本项目生产使用的辅助材料主要包括新鲜水、电力、催化剂、轻柴油、尾气处理介质等,均为化工市场常用辅材,采购便利、有保障。

9、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为 29.07%,税后为 22.87%。所得税后项目投资静态投资回收期 4.20 年(含建设期 1 年)。(10)项目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为 18 个月,其中,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6 个月,项目建设期12 个月。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IPO募投可研、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能评环评、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

饲料级磷酸盐转型升级配套制酸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图4
饲料级磷酸盐转型升级配套制酸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图5 关 于 我 们  饲料级磷酸盐转型升级配套制酸及余热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图6
思瀚产业研究院
 Chinasihan.com
中国产业研究领导者
添柴鹏城  未来之城  创新之都  励精图治

报告订购定制化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4008087939    0755-28709360
· 客 服 微 信:g15361035605 
· 客 服 Q Q :454058156
· 邮箱:chinasihan@126.com

·官方网站: Chinasihan.com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