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阿里AI投资,钱流向哪儿?

AI芯天下 2025-10-15 20:30




前言
杭州云栖大会的聚光灯下,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抛出的一句话,让全球科技界陷入沉思:[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起点,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超级人工智能(ASI)——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智能系统。]

伴随这句话的,是一个更震撼的数字: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深度丨阿里AI投资,钱流向哪儿?图1

阿里的[三级跳]战略,算力需求将呈指数级爆发


对于AI的未来,行业内的共识曾停留在实现AGI让机器具备与人类相当的通用认知能力。


但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明确推翻了这一终点论AGI能解放人类80%的日常工作,但ASI才能真正推动科技飞跃,比如攻克绝症、发明新材料、解决气候危机。


为了抵达ASI,阿里画出了一条清晰的[三级跳]路线图:


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互联网上的人类知识全集,具备泛化智能——通义千问能解答数学奥赛题、生成电影级视频,正是这一阶段的成果。


截至目前,通义千问已开源300多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矩阵。


自主行动AI不再局限于语言交互,而是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


比如阿里云PAI平台集成英伟达PhysicalAI软件栈后,能为车企提供从数据预处理到仿真测试的全链路服务,加速辅助驾驶落地;


阿里投资的机器人公司宇树,已能让机器完成物流分拣、工业装配等物理世界任务。


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实现自学习比如汽车AI能直接读取车载摄像头的实时数据,而非依赖人类归纳的二手规则;工厂AI能自主优化生产流程,无需人工干预。


为支撑这一阶段,阿里计划到2032年将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提升10倍,相当于重建10个当前规模的算力网络。


这番规划背后,是阿里对AI产业规律的判断Token消耗速度每两三个月就翻一番,全球AI行业过去一年投资超4000亿美元,未来五年累计投入将超4万亿美元。


深度丨阿里AI投资,钱流向哪儿?图2
全产业链布局,从芯片到机器人的[饱和式进攻]


3800亿的巨额投入,并非盲目撒钱。梳理阿里的动作可见,其核心逻辑是[全栈覆盖]


从基础层的算力设施,到技术层的大模型,再到应用层的行业落地,打通AI产业链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基础层:基础层是阿里投入最重的领域,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


靠自研突破旗下平头哥半导体已研发出AI芯片"玄铁"和嵌入式处理器"无剑",降低对国外芯片的依赖;


达摩院攻坚底层算法,让通义千问在编程能力测试中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目前,阿里云已在全球29个地区运营91个可用区,最新发布的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单柜可支持128个AI芯片,推理性能比传统架构提升50%,为算力需求提供硬件支撑。


技术层:大模型是AI技术层的核心,但行业尚未确定唯一主流路线。


阿里的策略是广撒网既自研通义千问系列模型,也投资多家创业公司覆盖不同方向


智谱AI主攻Agent智能体,月之暗面强化长文本处理,MiniMax聚焦多模态,百川智能转向医疗AI。


这种布局的智慧,在行业分化中逐渐显现。2024年DeepSeek开源引发大模型行业震荡后,阿里投资的企业凭借差异化路线站稳脚跟:智谱AI推出的SOTA模型在企业服务领域落地,月之暗面的多模态能力被车企采用。


应用层:如果说基础层是算力底座,技术层是智能大脑,应用层就是AI连接现实世界的手脚


在这一领域,阿里出手最频繁的是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投资宇树、逐际动力、自变量机器人等企业,覆盖足式、轮式、工业机械臂等不同技术路线。


宇树的案例尤为典型这家成立多年的机器人公司,2020年起已连续五年盈利,2025年营收达十来亿元,正筹备IPO。


即便不差钱,宇树仍选择引入阿里、腾讯等资本高扭矩电机、高精度减速器的研发成本极高,阿里能提供产业链资源,帮我们对接物流、制造场景。


除了机器人,阿里还将AI渗透到电商、汽车等核心场景淘宝上线RecGPT大模型,[猜你喜欢]的加购率提升超5%;阿里云与比亚迪、吉利等车企合作,提供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深度丨阿里AI投资,钱流向哪儿?图3

从强势整合到生态共生,阿里为何变了?

2024年投资月之暗面时,协议中明确三点:部分投资款以阿里云服务支付;阿里不阻止其接受其他投资;月之暗面拥有绝对话语权。这种松绑背后,是阿里对AI行业规律的重新认知。


过去阿里投资的核心是构建电商生态收购饿了么、入股苏宁,都是为了完善"吃喝玩乐购"的闭环。


但在AI时代,投资目标变成巩固基建领先地位投资芯片公司是为了保障算力供给,投资大模型企业是为了丰富模型生态,投资机器人公司是为了拓展应用场景。


AI领域的单笔融资动辄数亿甚至十亿美元,且技术失败风险极高。阿里不再像过去那样单打独斗,而是选择与其他机构抱团。


比如投资智谱AI时,联合了红杉、高瓴;入股长鑫存储时,引入了国家大基金。"AI不是零和游戏,没有哪家公司能独自承担所有成本。


这种转变的效果已逐渐显现2025年,思必驰、智谱AI、斑马网络等被投企业相继启动IPO;寒武纪、商汤科技等早期投资标的,财务表现持续改善。


即便仍有亏损企业,也在阿里的资源支持下逐步找到方向斑马最新的智能座舱系统,已搭载到上汽、蔚来等品牌的20多款车型上。


深度丨阿里AI投资,钱流向哪儿?图4

近万亿资金储备,阿里的底气何在


3800亿的投入,相当于阿里2025财年营收的近40%。外界难免质疑:阿里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这场持久战吗?


从财务数据看,阿里的"弹药储备"相当充足。截至2025年上半年,阿里的资金储备可分为三个层次:


短期可调用资金4924亿元包括账面现金1831亿元、短期投资1917亿元、应收款项760亿元,足以覆盖3800亿投入的大部分。


中长期潜在资金约9714亿元截至2025上半年,长期股权证券及其他投资3653亿元,权益法核算的投资约1137亿元(剔除蚂蚁),长期投资合计4790亿元,公司在长周期可动用的最大资金量9714亿元,近万亿元。


更重要的是,阿里的主营业务仍在持续造血。2021-2025财年,阿里经调整EBITDA累计达9200多亿元,未来三年预计还将产生5000亿经营现金流。


对比海外巨头,微软、亚马逊的资本开支占EBITDA的比例平均为55%,而阿里即便投入3800亿,这一比例也仅为76%,仍在合理区间。


AI带来的回报将是长期的阿里云AI相关收入已连续8个季度三位数增长,2025年二季度占外部商业化收入的比例超20%;淘宝、1688等电商业务通过AI提升效率,2025财年增速分别达2.6%、18.7%,扭转了此前的下滑趋势。


深度丨阿里AI投资,钱流向哪儿?图5
尾:不只是公司的转型,更是时代的样本


海外赛场,微软计划投资800亿美元建设自研AI芯片集群,谷歌未来两年将在英国投入50亿英镑构建AI经济体系,亚马逊AWS正在打造AI基础模块


国内赛场,腾讯今年计划投入千亿元,京东未来三年将带动万亿级AI生态,美团Q2研发开支同比增长17.2%。不投资AI的代价,远比投资的代价更高。


对阿里而言,这场竞赛的意义远超业务增长它关乎[技术主权]


过去,阿里的核心业务电商、支付建立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上;


未来,如果AI基础设施被别人掌控,电商、云、支付等业务都将失去定价权。


过去,中国互联网的核心逻辑是流量变现靠电商、广告、游戏赚钱;现在,阿里正在转向技术驱动AI基础设施、大模型、行业解决方案盈利。


这种转变,不仅让阿里从电商平台向AI科技公司进化,也为其他中国科技企业提供了样本。


部分资料参考:通信头条:3800亿!阿里宣布AI重大事项》定焦One:《阿里AI投资的野心和焦虑》,唐韧:《阿里的一个好信号》,中国经营报:《为什么说阿里巴巴正转身“AI科技公司”》,晚点latepost:《阿里饱和式投入AI,目标超级智能》,36氪Pro:《3800亿再加码,阿里还有多少家底?》,电子发烧友网:《3800亿投AI基建!阿里CEO:AGI只是阶段,ASI才是终极目标》,财经杂志:《重做AI,重估阿里》,财经天下WEEKLY:《月涨1万亿,阿里讲了一个新故事》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投资
more
芯报丨谷歌计划在印度投资150亿美元建数据中心
产业分析师专题讲座一(开放式):国产半导体的投资机会
【投资河北】2025年河北省重点产业投资全景分析(附重点产业布局、园区分布、投资保障等)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汽车座椅行业投融资分析
低空经济投资避坑指南:警惕这些“伪需求”和“过高门槛”
“被投资人怒怼30分钟后,我更确定中国To B的答案” | 甲子光年
2025年中国海洋盐业行业产业链、竞争格局、重点企业及投资风险
2025年中国BOPP薄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
2025年中国政务云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最强资本矩阵集结!三大交易所、顶级投资机构与上市公司齐聚第二届湾区半导体投融资战略发展论坛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