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航空产业网更新发布的《商业航天产业事件月度统计与分析(2025年9月版)》来看,9月,商业航天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技术迭代与制造升级,其中,国内外共发生百余起火箭相关高价值动态。如欲获取完整数据与深度解读,欢迎联系采购我们的产业链月报!东方空间自主研发的“原力-110”液氧煤油发动机,在完成半系统热试车后,成功进行了首台整机热试车。该发动机推力已提升至110吨,并具备多次启动、深度变推和重复使用能力;深蓝航天的“雷霆RS”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整机点火试验也圆满成功,实现百吨级推力指标的突破;此外,星河动力CQ-50液氧/煤油发动机已实现批量交付,用于“智神星一号”火箭的总装测试工作。天兵科技在山东海阳海上平台成功完成“天龙三号”一级动力系统热试车,创全球海上热试的先例,并刷新国内商业火箭的推力纪录。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民营液体火箭正式迈入“大运力+可复用”的新阶段。国内首款碳纤维火箭的核心部件——北京微光启航科技有限公司“微光一号”的碳纤维共底贮箱工艺总方案顺利通过评审,标志着轻量化复合材料在火箭主结构上的工程实施取得关键性突破。九天行歌在大直径火箭箱底制造中,成功攻克大直径箱底搅拌摩擦焊接工艺技术,其自主研发的卧式五轴设备加工能力覆盖国内2.25米级至5米级的所有产品;寰宇乾堃航天也完成首件4.2米直径全尺寸火箭贮箱的验收,彰显了其在航天核心装备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为提升火箭回收能力,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研发出运载火箭芯级回收的自定位海上回收平台及方法;在控制系统层面,陕西天回航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力学构型重构与集成创新,研发出先导式自驱流体泄放阀,解决高压气体控制阀在重量、响应速度和可靠性上的技术矛盾。国际商业火箭市场在九月主要聚焦于发射失败的深度分析与整改。日本航天创企太空一号公司透露,“凯洛斯”火箭第二次发射失败由喷管摆动传感器发出错误信号导致,并已针对下一枚火箭采取应对措施;德国伊萨尔航天公布“光谱”液氧丙烷火箭首飞失利的原因(姿态控制故障和阀门异常开启),在全面改进后,计划瞄准2025年年底前完成首次入轨尝试。日本H3-30运载火箭因设计缺陷,一级液氢液氧贮箱的压力未达预期值,需要重新进行静态点火测试以验证解决方案;此外,日本JAXA也披露“埃普西隆S”二级固体发动机地面热试车爆炸事件的最新调查进展。九月的商业航天产业链,在火箭发面以动力系统的密集验证、核心结构材料的工程化,以及对先进制造工艺的持续深耕,共同推动产业迈向高可靠、可复用的大运力时代。国内企业在百吨级液体发动机、海上发射验证以及碳纤维结构应用上,实现了一系列“从0到1”和“从1到N”的关键突破。不要让碎片化的信息阻碍您的商业决策,欢迎联系订阅《商业航天产业事件月度统计与分析》完整版报告,让我们一同探索商业航天的无限可能,将机遇转化为您的核心竞争力!
以上分析是航空产业网打造的“经度”系统(“航空航天市场与供应链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或点击阅读原文注册,联系我们进行产品演示。
—— 推荐阅读 ——
解决方案 | 金融机构如何精准把握航空航天万亿级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