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80万,仍招不到人?芯片行业“人才荒”真相

芯火相承 2025-10-16 18:50


“我们开出年薪80万,仍然没人来。”这不是互联网大厂的抱怨,而是来自一家位于上海临港的国产芯片设计公司的无奈。

这家公司主要做AI芯片设计,过去两年业务暴涨、订单翻倍,却迟迟招不到人。HR苦笑着说:“现在芯片行业不是缺钱,是缺人。钱摆在那里,但没人接。”

2024年-2025年,被业内称为“中国芯片黄金五年”。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资金、土地、税收、设备支持一应俱全。然而,人才——这个最关键的环节,却成了整个产业链的瓶颈。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中国芯片产业人才缺口仍高达30万人以上。尤其是设计、制造、EDA、设备工程师等核心岗位,几乎是“一人难求”。在一些龙头企业中,5年经验的芯片设计工程师,年薪早已突破70万;经验丰富的工艺工程师,年薪甚至高达百万。而更夸张的是:一些刚毕业的硕士生起薪就直逼30万,比肩互联网大厂。但是,即便如此高薪,“抢人大战”仍打得惨烈。

某头部晶圆厂的人事负责人坦言:“现在挖人都是连夜行动。我们刚发完offer,第二天对方就被别家多加30万挖走了。”

为什么人这么难找?要说原因,至少有三层。

第一层:芯片行业门槛太高。这不是一个“靠热情”就能闯入的行业。芯片设计需要扎实的物理、数学、计算机架构知识;制造更是高度工程化,对经验的积累极其依赖。一个能独立带项目的芯片工程师,往往需要5-10年的成长周期。

第二层:高校培养跟不上产业需求。尽管全国已有70多所高校设立“集成电路学院”,但很多课程仍偏理论,实践机会有限。一个刚毕业的IC硕士,往往需要企业再花1-2年时间重新“培养”。

第三层:全球化竞争。随着中美科技博弈升级,海外芯片企业纷纷加薪“挖人”。一位原本在国内工作的芯片架构师坦言:“美国那边一开口就是年薪50万美元,还有股票。你很难不动心。”

过去,芯片行业是冷门、艰苦的“硬科技”,少有人问津。而现在,它成了“黄金赛道”。但在黄金的光芒下,也隐藏着焦虑。许多中小芯片公司因为招不到人,项目进度被迫延后半年甚至一年;有的企业因为核心工程师跳槽,整个产品线直接停摆。“一个顶级工艺工程师的跳槽,可能让一家晶圆厂损失几千万。”——这是业内的共识。

另一方面,“人才荒”也在倒逼行业升级。更多企业开始反思:是不是不能再依赖“高薪挖人”,而要自己“造血”?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培训中心,甚至直接在校内设立奖学金、提前锁定人才。

有趣的是,虽然行业缺人,但愿意真正扎进去的年轻人依然不多。许多理工科毕业生宁愿去互联网、金融,也不愿意进芯片厂。“太苦、太累、太慢。”这是他们的共识。

芯片行业确实“慢”。一个芯片项目从立项到量产,少则两年,多则五年。失败率极高,节奏又极度严苛。它不像互联网那样有立竿见影的反馈,但每一个进步,都是推动国家科技独立的一小步。

今天的中国芯片行业,正在从“追赶者”走向“领跑者”。但任何产业的崛起,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技术人的积淀。年薪80万只是表象。真正稀缺的,不只是“人”,而是愿意静下心来做十年一事的人。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芯片
more
芯片大厂人事地震,13名高管变动!
3亿!这家存储芯片厂被收购
12吋碳化硅功率芯片整个产业链的技术难点
充电早报:小米30W二合一磁吸无线充拆解;苹果欧洲发售新款MacBook 不配充电器;智融推出 SW3578 快充芯片
警惕!美西方芯片正悄悄植入位置监测后门(技术分析)
【硬件资讯】苹果尝试更多形态产品,MacBook系列有望使用更多样芯片,家居设备也将入局!
全球首款!国产光谱成像芯片实现亚埃米级快照
全球首款,芯片“玉衡”出世!
算力达GPU千倍!北大芯片突破登Nature子刊
2025年中国信号链模拟芯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市场规模、产业链及重点企业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