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后的云迹科技计划进一步扩大全球影响力,探索日本及东南亚的市场机会。

2024年,该公司同时在线机器人日军数量达27000台,单日高峰超过36000台,所有机器人汇总运营里程里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07圈。
截至2025年5月31日,客户覆盖超过34000家酒店及150家医院,渗透中国331个地级行政区。

技术方面,云迹科技将有实体机器人形态(YJ-机器人及功能套件)与无实体机器人形态(AI数字化大脑)的智能体整合到统一的生态系统当中形成自身的核心技术基础,可以与其他管理软件及客户已有工作流程进行无缝集成。


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模式包含销售交易、租赁交易和佣金式,其他收入模式还包括YJ-ROS的订阅费用,机器人及功能套件综合AI支持费用等。机器人产品及功能套件销售是主要营收来源,占比超过70%。
2025年前5个月智能体应用收入同比增长194%,毛利率达61.5%,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尽管云迹科技目前抢占了优势市场地位,但目前财务情况并不容乐观。
招股书显示,云迹科技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前5个月营收分别为1.61亿元、1.45亿元、2.45亿元、0.88亿元,但年内亏损分别达3.65亿、2.65亿、1.85亿元以及1.18亿元,2025年前5个月同比去年亏损幅度增加了40%,报告期内累计亏损达9.33亿元,仍未摆脱入不敷出的局面。
研发开支占总收入比例2024年为23.4%,相比2023年、2024年40%以上水平已大幅降低。

报告期内,毛利分别约为0.39亿元、0.39亿元、1.06亿元,以及0.3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4.3%、27.0%、43.5%、39.5%。
2022年,云迹科技曾计划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转向港交所IPO前,云迹科技还背负着对赌压力,根据一份上市补充协议,若18个月内未完成上市,投资者将恢复赎回权,云迹科技可能会面临18.7亿元赎回负债需现金偿还,但从公开数据看,该公司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仅为1.05亿元。
2025年以来,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的投融资火热,各种机器人公司在落地场景中展开大比拼,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盈利转正的压力也正在越来越大。

云迹科技的创始人支涛是机器人圈里为数不多的女性创业者,招股资料显示,支涛今年54岁,现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裁。
她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学专业,后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并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创办云迹科技前曾担任北京英维思科技CEO、上海埃蒙特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拥有超15年的中国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和自动化领域经验。
IPO前,支涛持股为9.73%,总经理胡泉持股为7.30%,联合创始人吴明辉持股为3.99%,李全印持股为2.23%,张和光持股为1.12%,员工持股平台云迹天使管理持股为7.08%。

其他主要股东沸点资本持股10.70%;安徽人工智能公司持股9.57%;腾讯持股9.09%;启明创投旗下QM165与北京启明合计持股约5.39%;联想基金持股4.22%;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灏月持股2.94%。
公开信息显示,2025年机器人产业不仅出现了投资热,也正迎来一波上市潮,云迹科技之外,不少机器人企业的上市进程都正在加速,港股成为未盈利机器人企业的主阵地,而A股则更聚焦盈利增长明确、技术壁垒高的细分龙头。
除了宇树和智元等明星企业,当下市场中还有优艾智合、珞石机器人丰疆智能、极飞科技、卧安机器人、仙工智能、乐动机器人等不同赛道的企业排队上市。
尽管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已上市企业的市场表现提振了投资信心。例如,极智嘉2025年7月上市后股价涨幅超50%,云迹科技挂牌首日上涨49%。
从云迹科技情况看,所谓赛道市占率第一和成功IPO都只是一家机器人公司的新起点,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商业化造血能力、技术护城河以及现金流健康度等才是核心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