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报告】脑机接口专题三: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附PDF下载)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2025-10-16 20:20
【精选报告】脑机接口专题三: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附PDF下载)图1

复旦大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

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
(完整版.pdf )
以下仅展示部分内容
下载方式见文末

《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由复旦大学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联合发布,以全球脑机接口(BCI)专利为核心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技术发展脉络、专利竞争态势及关键技术突破,聚焦信号采集、神经调控两大核心领域,为国内技术研发与产业布局提供精准情报支撑。

一、脑机接口技术框架与研究背景

(一)技术核心定义与系统组成

脑机接口是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通信通道,通过 “信号采集 - 信号解码 - 脑控外设 - 神经调控” 四大核心环节,实现大脑意图解读(如控制轮椅、假肢)与神经功能干预(如治疗帕金森病),同时依赖接口器件(放大器、滤波器等)完成信号前端处理。其中:

(二)研究背景与方法

  1. 政策与产业驱动
    :全球多国将脑科学列为战略重点,美国 “脑计划”(2013 年启动)、欧盟 “人脑计划”(2013 年启动)持续投入;我国 “科技创新 2030 -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重大项目分两期推进(2021 年一期、2025 年二期),2024 年工信部等七部门将脑机接口定义为未来产业,预计 2033 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百亿美元。
  2. 研究方法
    :基于全球专利数据库(检索截止 2024 年 12 月 31 日),采用 “分 - 总” 检索思路,按技术分支(信号采集、解码、调控等)汇总专利数据集,结合统计分析、对比分析与可视化,梳理技术演进与竞争格局。

二、全球脑机接口专利竞争整体态势

(一)专利申请总体格局:解码与采集为核心,中美主导

  1. 技术分支分布
    :全球累计专利申请 66615 项(去重后),信号解码(36244 项)占比最高,其次为信号采集(18226 项)、神经调控(14218 项)、脑控外设(10473 项)、接口器件(3388 项),反映 “解码为核心、采集为基础” 的技术逻辑。
  2. 时间趋势
    :2000 年后专利申请加速增长,近十年进入爆发期 —— 脑控外设增速最快,逐步追平神经调控;信号解码因 AI 算法突破(如深度学习)持续领跑。
  3. 地域竞争
  • 创新主体
    :全球企业主导信号采集、神经调控、脑控外设(美敦力、波士顿科学等龙头优势显著);国内高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为科研主力,在信号解码、采集领域专利活跃;国内企业(北京品驰、苏州景昱)在神经调控领域逐步突破,但整体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龙头匮乏。
  • (二)中国专利申请特点

    1. 增长动力
      :近十年国内申请占比超 85%,国内创新主体贡献 25628 项(占比 82.6%),美日欧韩为主要来华申请来源(美国 1170 项,占神经调控来华申请 23.9%)。
    2. 技术倾斜
      :神经调控领域国外来华申请占比最高(超 20%),且多聚焦 DBS、SCS 等有创技术;国内科研院所专利转让集中近十年,转让比例 8.85%,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为主要转让方,受让企业以联影医疗、北京品驰等为主。

    三、信号采集关键专利技术:脑电为核心,侵入式成热点

    (一)全球专利态势:脑电采集占主导,侵入式增速领先

    1. 技术分支分布
      :全球信号采集专利 18226 项,脑电采集占比超 50%(非侵入式 9617 项、侵入式 2552 项),远超脑磁图、fNIRS 等技术,是产业布局重点。
    2. 趋势特点
  • 龙头企业布局
  • (二)侵入式脑电采集技术:从硬质到柔性,多功能集成

    1. 硬质电极
      :仍为重要工具(机械稳定性强、工艺成熟),核心技术围绕两类展开:
  • 柔性电极
    :热点方向(生物相容性好、机械匹配度高),材料以聚酰亚胺、蚕丝蛋白、PDMS 为主:
  • 多功能集成电极
    :创新方向,实现 “采集 - 调控” 一体化:
  • (三)非侵入式脑电采集技术:便捷化与场景化

    非侵入式电极分干电极(便捷但阻抗高)、湿电极(信号好但繁琐)、半干电极(兼顾两者),核心创新主体呈现差异化布局:

    四、神经调控关键专利技术:有创为主导,DBS 与 SCS 成热点

    (一)全球专利态势:有创占优,中美差距显著

    1. 技术分支分布
      :全球神经调控专利 14218 项(去重后),有创调控占比超 70%,其中 DBS(脑深部刺激)、SCS(脊髓电刺激)、人工耳蜗为核心;无创调控(经颅磁 / 电刺激)因精度限制,专利占比低但中国已成为首要技术来源地。
    2. 地域竞争
  • 创新主体
    :美敦力(1223 项)、波士顿科学(933 项)专利数量远超其他主体,全球前十申请人专利占比超 1/3,技术集中度高;国内仅北京品驰、苏州景昱进入全球前十,且以有创调控为主。
  • (二)脊髓电刺激(SCS):闭环感知成核心,ECAP 信号为关键

    SCS 核心适应症为慢性疼痛(如腰背痛),已进入 “闭环感知调控” 阶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信号是技术突破点(通过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判断电极 - 神经距离,优化刺激参数):

    1. 龙头企业技术路线
  • 国内现状
    :ECAP 技术仍处起步阶段,深圳应和(CN117731943A)、北京品驰(CN114306933A)仅在信号感测时机(如被动电荷平衡后采集)有突破,面临国外专利壁垒,未来发展空间大。
  • (三)脑深部刺激(DBS):精准化与智能化,多技术路线并行

    DBS 核心适应症为运动障碍(帕金森病)、癫痫等,龙头企业通过差异化技术实现精准调控:

    1. 美敦力
      :BrainSense 技术引领闭环,基于局部场电位(LFP)信号(反映神经网络活动),Percept PC 系统(2019 年 FDA 批准)实现 “刺激 + 信号感知” 一体化,专利覆盖疾病状态识别(LFP 振荡活动 US8190251B2)、电极配置(对称设置 US20120053659A1)、系统控制(参数调节维持治疗窗口 US10095837B2),近年拓展 ECAP、ERNA(诱发共振神经活动,尚处研究早期)信号应用;
    2. 波士顿科学
      :方向性电极突破精度,Cartesia 电极(2016 年 FDA 批准)通过分段设计调整刺激方向,避免语言 / 视觉障碍,专利覆盖电极制造(分段工艺 US8887387B2)、定位(X 射线荧光胶囊 US20120053659A1)、系统控制(自动选择电极组合 US11357986B2),2023 年配套软件 Vercise Neural Navigator 获批;
    3. Neuropace
      :RNS 技术专注癫痫预测,反应性神经刺激系统(2013 年 FDA 批准)实时监测脑电、触发刺激终止异常活动,专利早期聚焦算法参数定制(US6473639B1),2020 年后引入 AI(机器学习识别癫痫类型 US11612750B2),提升预测精度。

    (四)AI 赋能神经调控:疾病预测成新方向

    AI 技术逐步应用于神经调控疾病预测(癫痫、疼痛、运动障碍),但全球专利仅十余件,技术分散:

    五、总结与未来展望

    (一)核心结论

    1. 技术格局
      :全球脑机接口专利呈 “中美双核心”,美国技术辐射力强(同族专利多),中国在非侵入式采集、脑控外设等领域实现赶超,但有创调控(DBS、SCS)、核心器件(柔性电极、ECAP 信号处理)仍依赖国外技术;
    2. 重点领域
      :信号采集以脑电为核心,侵入式因高分辨率成热点;神经调控以有创为主导,DBS 向闭环感知(LFP/ECAP)、SCS 向 ECAP 调控演进;
    3. 国内短板
      :国际专利布局不足(同族专利少)、核心技术(如 ECAP 信号处理)面临壁垒、龙头企业匮乏,中小微企业与高校为创新主力。

    (二)未来建议

    1. 技术突破
      :聚焦侵入式柔性电极、ECAP 信号处理、AI 疾病预测等短板领域,构建 “产学研医” 联合体,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如国内 AI + 脑信号研究成果);
    2. 专利布局
      :加强国际专利布局(提升同族专利数量),围绕关键技术(如血管内电极、ERNA 信号)构建专利壁垒,规避国外风险;
    3. 产业协同
      :依托国内人工智能、无线通信产业优势,推动脑机接口与消费电子(VR/AR)、医疗设备(康复机器人)融合,拓展应用场景。

    核心图示关联

    【精选报告】脑机接口专题三: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附PDF下载)图2
     
    【精选报告】脑机接口专题三: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附PDF下载)图3



    【精选报告】脑机接口专题三: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附PDF下载)图4
    【精选报告】脑机接口专题三: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附PDF下载)图5
    【精选报告】脑机接口专题三: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附PDF下载)图6
    【精选报告】脑机接口专题三: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附PDF下载)图7
    【精选报告】脑机接口专题三: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附PDF下载)图8
    【精选报告】脑机接口专题三: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附PDF下载)图9
    【精选报告】脑机接口专题三:脑机接口专利关键技术白皮书(附PDF下载)图10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接口 脑机
    more
    临床医生+工程师!同济医院联合研发帕金森脑机接口治疗新方案
    脑机接口产业明确路线图
    经典回顾|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培育脑机接口产业(一线调研总第62期)
    Mil Med Res:基于 EEG 的脑机接口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
    脑机接口国际标准争夺战:谁将定义下一代神经技术话语权?
    医保支付改革与脑机接口:国家资本如何撬动普惠医疗未来?
    资讯 |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脑机接口11条、2025国际神经调控学会中国之声、美敦力自适应深部脑刺激获《时代》2025最佳发明
    恭喜「明视脑机-植入式视觉重建项目」获一等奖!“创客天下·杭向未来”类脑智能专项赛决赛
    【ICIG 2025】专题论坛 | 脑机接口:图象、图形与交互前沿论坛
    《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RACA机器人运动意图编解码性能测试方法》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正式立项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