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四川一号创新工程。10月16日,我省人工智能领域再添新成果!“成都造”全新一代AI智能眼镜——INMOGO3正式发布,多语种翻译、AI提词……这样的科幻场景正照进现实。

这款AI眼镜由川企影目科技研制。它的目标语种覆盖达到了260余种,翻译准确率达98%,离线翻译也扩容至9种语言,轻松应对跨语言沟通需求。AI提词体验大幅优化,既支持戒指手动控制翻页,也能一键开启AI语音跟随模式,提词内容随语速自动滚动。

在产品硬件上,它配合纯CNC五轴精雕工艺,更搭载国内最细的8mm智能眼镜镜腿,彻底告别传统智能眼镜“笨重大黑框”形象。

对于大家关注的续航问题,这款AI眼镜攻克了行业技术难题。作为行业首个实现量产的换电智能眼镜,它搭载紫光展锐w337芯片,采用双芯片架构,并配备两块可拆卸电池,既实现低功耗,又能按需随时换电,循环使用,实现“全天候佩戴”的续航自由。

而技术首创还不止这些。作为行业首个实现双向对话实时翻译的智能眼镜,它首创的领夹音箱INMOSpeaker和AI拟声,可以实时将对话翻译成对方的母语,通过INMOSpeaker、AI拟声复制你的声音,带着你的语气、语调、情绪播报给对方听。

当前,AI+AR产业正迎来千亿规模市场机遇,2025年中国AI/AR眼镜出货量预计将达90万台。影目科技CEO杨龙昇表示:“我们希望让AI真正融入日常,让每个人都能在自然佩戴中感受科技的力量。这款眼镜不仅是一副眼镜,更是通往未来生活方式的入口。”接下来,企业还将构建AI+AR时代的内容新图景,推动智能眼镜从“功能设备”向“时尚生活方式”转变。
据了解,去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25%,首次迈上千亿级台阶。今年,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还发布了《四川省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若干政策》,计划3年投入12个亿,全力打造“科技攻关更聚焦、场景开放更丰富、算力供给更普惠、产业生态更完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壮大。
文章来源:四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