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罕见现身上海,释放哪些信号?

AI研究所 2025-10-17 18:30

109日下午,上海徐汇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一场低调揭牌仪式,搅动了整个科技圈。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身着西装出现在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开业现场,这是他2021年卸任CEO后,首次在国内公开露面。

没有热搜预热,没有镁光灯轰炸,但现场汇聚了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徐汇区区长王华等学界与政界代表,足见事件分量。

作为曾打造出抖音、今日头条等现象级产品的科技巨头创始人,张一鸣的每一次动向都被视为行业风向标。

张一鸣罕见现身上海,释放哪些信号?图1

图/张一鸣在发言现场,图源“知春创新中心”

此次他既未谈及字节跳动的商业布局,也未提及大模型技术突破,而是将焦点完全放在人才培养上。

意图何在?

01 AI人才培养的长期计划

张一鸣此次在上海的捐赠并非传统资金捐助,而是通过发起非营利机构搭建AI人才培养生态。

据虎嗅、证券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该项目由张一鸣个人全额出资,与字节跳动无资金及业务关联,是他卸任后参与社会责任工作的核心方向。

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的联合发起者包含两类核心角色。发起人之一俞勇是上海交大教授,2002年创办上海交大ACM班,该班级曾三次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毕业生中涌现出依图科技林晨曦、第四范式戴文渊等行业从业者,这批优秀毕业生主导的企业总估值突破千亿元,在AI人才培养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张一鸣罕见现身上海,释放哪些信号?图2

图/开业仪式现场合影,图源“知春创新中心”

两人的合作可追溯至2016年。

当时张一鸣发现字节跳动核心算法岗位员工多来自上海交大ACM班,专程赴沪拜访俞勇及班级顾问、图灵奖得主JohnHopcroft

此后持续关注AI教育领域动态资助了“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支持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提升。

2024年秋天,张一鸣萌生了一个创办“小而精”的教育创新机构的念头。与此同时,在教育领域已经深耕四十年并专注ACM班二十余年的俞勇,也积累了大量思考、沉淀与实践经验。

在ACM班成立20周年之际,俞勇开始思考:如果重新打造一个ACM班,该如何实现新的突破?

于是,两人不谋而合,携手创办了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至于培养模式,则是借鉴国际经验的全周期支持

创新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参考了美国欧林工学院的理念,该学院以项目制学习为核心,每年仅招收80名学生,毕业生行业认可度较高,这种小而精的思路被融入知春创新中心的运营中。

据虎嗅报道,该机构从筹备到运营均未涉及商业布局,研究员毕业后可自主选择就业、创业或深造,机构不附加任何约束条件。

这种纯粹的非营利属性,使其根本上区别于企业主导的人才储备项目,更偏向公益性质的科技创新试验。

02 信号与影响

聚焦张一鸣本次公开露面与捐赠行动本质,我们或许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回应。

ChatGPT引发的AI技术变革背景下,其释放的信号已超出公益范畴,开始影响多个产业的发展路径。

第一个信号是行业发展方向的转变,人才竞争从挖成熟专家转向培养潜力新人

ChatGPT推出后,全球科技企业加大AI人才争夺力度,谷歌、Meta等公司以高薪吸引成熟AI专家成为常态。

但张一鸣选择将资源投向16-18岁青少年,与红杉资本合伙人大卫·卡恩“AI行业重心已从算力转向人才优势的判断相呼应。

知春创新中心的定位,挖掘的是传统教育体系中未被充分关注的潜力群体。这种从筛选现有人才培育未来人才的转变,显示AI人才竞争已进入源头布局阶段。

第二个信号是技术创新转向学术自由+产业实践结合

传统高校人才培养周期长,且与产业需求存在脱节;企业研发则受商业目标限制,难以开展长期基础研究。

知春创新中心试图搭建第三类平台,既保留学术研究的自由度,又通过企业合作融入实践视角。

这种模式与西湖大学、Minerva大学等新型教育机构的思路一致,获得学界认可。施一公在开业仪式上表示,这些青少年正在探索前人未走的道路,而这类探索对AI底层算法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据媒体报道,张一鸣自2024年下半年起定期参与字节seed团队AI路线讨论,这一背景也暗示产学研融合模式可能对技术创新方向产生间接影响。

第三个信号是民营资本参与科技公益的方式更新

张一鸣露面前后,阿里巴巴CEO吴泳铭也现身清华,捐赠支持无穹书院的AI人才培养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捐赠不同,张一鸣的参与方式更注重深度介入+长期陪伴,而非仅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模式既强化了个人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又避免了商业营销的嫌疑,为民营资本参与科技公益提供了一种参考

AI产业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顶尖人才稀缺。此前《财富》发文指出,全球范围内顶尖AI专家数量不足千人,并且主要集中在OpenAI、谷歌、Meta等科技公司核心团队,直观反映了AI领域人才稀缺的残酷现实。

值此情形之下知春创新中心有望成为AI领域的人才储备池。对产业而言,这些人才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能力,更在于创新思维。

张一鸣罕见现身上海,释放哪些信号?图3

开业仪式现场合影,图源“知春创新中心”

从历史案例看,ACM走出毕业生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林晨曦、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壁仞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凌杰、禾赛科技首席科学家孙恺、森亿智能创始人张少典等等。这也意味着知春创新中心未来可能为AI产业孵化更多创新力量。

对上海而言,这一项目更是与城市科创战略高度契合。

现场,徐汇区区长出席仪式,已经在一定成都市显示地方政府对这类人才项目的支持,未来也有可能出台配套政策吸引更多同类机构入驻。

长期来看,人才聚集将带动AI企业落户,强化上海在全国AI产业中的引领地位,为长三角科创一体化提供支撑。

03 结语

张一鸣此次上海之行,本质是对AI时代竞争核心的布局。当行业多数参与者聚焦短期算力竞赛与应用变现时,他选择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切入,以长期视角投入资源。这种思路或许契合科技竞争的本质

毕竟,“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参考来源:

《张一鸣,来上海捐赠了》投资界

《这次,张一鸣为何亲自站台?》黄青春频道

《张一鸣罕见露面,地点有玄机》一见财经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