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报道
【新智元导读】上海连线迪拜,对话竟丝滑完成!就在刚刚,一款全新AI翻译耳机创造了这个奇迹,精准互译的同时,响应延迟低至两秒。背后的这家公司,又一次用硬核科技让世界惊叹。
刚刚,在上海世界会客厅现场,一部AI翻译耳机成为了全场焦点。
从上海到迪拜,跨越6000多公里,时空第一次在耳畔折叠。
发布会现场,主讲人戴上那副翻译耳机,向迪拜友人发出的问候,瞬间被清晰转译。

身处迪拜的朋友,分别用英语和阿拉伯语进行了交流,AI翻译耳机同样完成了实时互译。
在介绍迪拜塔等身边景点的过程中,迪拜友人说的英语还掺杂着口音,并用到了很多人名、地名等专业名词。
即便如此,AI翻译耳机依旧可以做到丝滑转译。
更惊喜的是,两城的通话内容,还可以联动手机APP,同时高亮呈现,方便回顾理解。

「随身译、随时聊」这六个字背后,是AI同传技术再次以如此轻盈的姿态,降临到每个人身边。
上一次,还是在几个月前的WAIC大会,背后同款AI同传系统,让全场都秒懂了Hinton的伦敦腔。

不论是专业术语,还是深奥的表达,它都做到了即时响应,以符合中文语言习惯精准转译
这款全新AI翻译耳机,是科大讯飞在今天下午重磅发布的新品。
它不仅采用了全新「骨导+气导」设计,还集成了「端到端语音同传」技术,让双城对话无阻。
今天,这道曾经只存在于国际峰会上的「同传光环」,终于化作每个人口袋里的日常魔法。

这一次,IDC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AI翻译技术评估》,成为印证科大讯飞AI翻译实力的最强背书。
这份报告,全方位梳理了中国AI翻译市场的现状,并对国内5家主流AI翻译厂商,进行了全面评估。
报告中,一共从8大维度展开评估,可以归类为两大层面,分别包括:
技术能力层:AI翻译速度、AI翻译效果、AI翻译专业度、AI翻译拟人度
产品和商业化能力层:研发投入、产品应用成熟度、商业化规模、用户推荐度
令人欣喜的是,科大讯飞以卓越的表现脱颖而出,在这8个维度里均居榜首,更有6项拿下满分,全方位领跑行业,稳坐中国AI翻译技术TOP 1王座。

来源:IDC《中国AI翻译技术评估》
在技术实力上,科大讯飞在AI翻译速度、效果、专业度上拿下满分。
就翻译速度来说,其AI中英同传响应最快可达2秒,刷新人类听感无痕的新纪录。
在医疗、法律、科技等垂类测试中,科大讯飞AI翻译具备了真功夫,可以做到精准翻译。此外,其AI翻译语音播报拟人度、自然度、舒适度业界领先。
在商业规模化上,科大讯飞同样做到了业界第一,实现了「软件+硬件+服务」全场景覆盖。
它拥有业内最完整的AI翻译「产品矩阵」,产品定位明确,适配性强。
比如,硬件产品方面,科大讯飞翻译机等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软件服务方面,翻译SaaS、科大讯飞同传等,已服务千行百业。
当然了,一切成绩离不开用户的支持。IDC报告评测中,科大讯飞AI翻译用户推荐度TOP 1,表明了市场对其前瞻布局的肯定。
具体来说,科大讯飞硬件产品便携性优、操作简单,用户推荐达到满分,行业第一。
这进一步确认了科大讯飞的行业地位,成为市场与用户心智的「中国AI翻译第一品牌」。
八项满分第一,是科大讯飞实打实的成果。而这一次,科大讯飞再次发力了。
在技术向,升级了端到端同传大模型;同时在商业化方面,首发AI翻译耳机新品、翻译机再迭代。

坚实的技术底座,是一切商业化成果的根基。大会上,科大讯飞「端到端同传大模型」技术再次迎来了全新升级。
2025年,对于科大讯飞而言,是AI同传技术的「高光之年」——
1月15日发布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国内首个端到端同传大模型
7月25日第二次重大升级
10月14日第三次技术飞跃
短短九个月,模型就完成了三次重大迭代,速度之快在AI翻译行业前所未有。

这种快速迭代的背后,是科大讯飞26年来在语音和AI领域的技术沉淀,以及对技术路线的前瞻洞察和坚定投入。
此次升级,主要聚焦在中英同传效果优化与语种战略拓展。
首先,中英同传效果上再升级,主观体验评分高达4.6分(满分5分),翻译效果领先业界。

不论是多人会议的复杂场景,还是单人演讲的专业场合,AI翻译准确、流畅,有效消除了传统翻译的「碎片化」、「机械感」。
在响应速度上,AI端到端同传持续领跑,首字响应时间低至2秒,达到了人类高阶同传标准,带来「实时同步」的极致体验。
专业词库从上一次的8万扩充至10万+,覆盖了医疗、金融、法律、科技等高壁垒领域,准确率大幅提升。
此外,科大讯飞AI同传合成语音的自然度、拟人度显著提升,用户主观选择倾向达83%。
系统实现了「译」与「说」无缝耦合,翻译结果不仅准确,还如真人般流畅自然。
新增的「声音复刻」功能,仅用一句语音样本,AI即可复刻其音色,相似度超90%。
这一点至关重要,翻译结果用自己的声音播报,仿佛亲口说外语,让沟通更加真实,更具情感连接。
这一次,「端到端同传」技术升级,还新增了中英与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之间的同传互译。
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阿拉伯语在国际政治、外交、能源、宗教领域的影响力不可替代。
西班牙语,全球第二大使用人数的语言,覆盖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多个国家,是大陆文化与经贸交流的重要纽带。
新增对这两种语言的支持,标志着科大讯飞AI翻译具备了服务更高层级国际事务与更广泛大众市场的能力。
这项突破,将会进一步拓展技术在全球市场应用的深度与广度。

尤其是,在高端国际场合,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众多以阿语、西语为官方语言国家中,显著提升沟通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科大讯飞AI翻译耳机,便率先搭载了最新的「端到端语音同传」技术。

大会现场,我们看到了,科大讯飞AI翻译耳机让跨越两城不同语言的人丝滑交流,打破了空间的隔阂。

这一切,得益于「端到端同传大模型」的持续进化,由此在准确度、响应速度,还是播报自然度,实现显著突破。
而精准翻译的前提,首先在于「听得准」。
在硬件设计上,科大讯飞AI翻译耳机同样实现了创新突破——采用了「骨导+气导」设计,一个多感融合AI降噪系统。
同时,团队还结合先进的硬件配置与自研AI算法,打造出一套独特的「降噪」解决方案。

在硬件创新上,配备了2个数字硅麦克风+1个骨传导麦克风,可以有效捕获环境音和语音细节,实现精准拾音。
而且,它还采用了麦克风延长杆设计,以30度指向佩戴者,形成最佳拾音角度。
AI翻译耳机还搭载了全新的「降噪算法」,可以选择「近场」和「远场」的声音,实现了:
近场降噪:专注捕捉用户自身的声音,屏蔽周围干扰
远场降噪:清晰提取远距离音源,适用于会议、工厂等嘈杂场景

在通话翻译中,耳机扬声器播放声音时,会产生振动。这些振动容易被骨传导麦克风误认为是用户语音信号,导致输入信号混杂,准确性下降。
最新技术可通过算法分析,准确分离「用户说话的有效信号」与「环境的噪音」。
然后,将噪声精准剔除,确保输入信号的纯净度。
更惊喜的是,在面对面翻译场景中,科大讯飞AI翻译耳机支持双人各佩戴一只耳机,实现实时一人一耳,实时互译。
做到这些还不够,科大讯飞AI翻译耳机还与科大讯飞APP无缝衔接,便于实时查看翻译结果,打通智能翻译的生态。
除了AI翻译耳机,双屏翻译机2.0也迎来全面升级,这一次最大亮点在于,会议场景增强。
在线字幕功能,不仅局限于会议翻译,还新增了「旁听同传」和「演讲翻译」两大场景支持。
旁听同传:可生成二维码/链接
演讲翻译:支持多设备查看
为了提升听译体验,科大讯飞翻译机还新增了「翻译结果播报」功能,可自主开关并调节语速。
播报时,翻译内容会逐句高亮显示,同步呈现原文、译文,不怕信息遗漏。
针对多人会议、圆桌讨论等复杂场景,翻译机新增了「中英双语讲话人分离」功能。
此外,智能生成会议纪要,灵活分享会议记录,也是翻译机最大亮点,让信息管理更智能,大幅提升会议效率。
现场演示中,主讲人手持翻译机开启「强降噪」功能,有了1米虚拟隔音墙,即便周边四个人用超大声说话,它也能做到精准识别。
同样,翻译机与各种软件联动,可以在平板电脑、会场大屏上,实时查看文字版内容。

一款全新AI翻译耳机,再加上进化后的翻译机,科大讯飞「软硬一体」的产品矩阵再次得到了加强。
这种全栈优势,是国内其他AI翻译厂商无法比拟的。

在硬件端,科大讯飞已有AI翻译耳机、AI翻译机、AI录音笔等代表性产品。
在软件端,讯飞翻译APP、讯飞翻译SaaS平台、讯飞同传、讯飞听见多语言会议系统,皆在布局之中。
相较之下,通用硬件厂商的做法,往往是「拿来主义」,简单地将第三方模型或算法搭载到硬件上,缺乏针对性的深度优化。
举个栗子,设计一款录音设备,配备基础的麦克风和通用芯片,然后直接采购现成的语音处理模型/API。
这种「拼装」模式,在简单场景中或许能够应付。
但是,一旦面对复杂环境,比如多人会议、嘈杂的户外场景等,就容易露怯。
前端的声音采集环节往往是短板,麦克风阵列缺乏场景化设计,无法有效过滤背景噪音或聚焦目标音源,导致输入音频质量低下。
就算是后端搭载的大模型再强,前端声音没有录清楚,一切都白搭。
更关键的是,这种通用方案缺乏「软硬协同」优化的能力,难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调整,最终产品体验停留在「能用」状态,难以满足高标准用户群体的期待。
想要把用户真心实意服务好,光卖产品不够,还需要深入客户,懂其所需。
反观科大讯飞的自主可控模式,通过软硬件深度适配,从声音采集到算法处理,实现了无缝衔接,确保了性能的全面领先。
在科大讯飞内部,硬件部门和讯飞研究院协同工作,通过深度软硬整合硬件适配定制化模型,做到从产品设计到算法优化的全链条联动。
这就像是为用户量身定制的一道菜,科大讯飞不仅自己挑选了顶级的「食材」(硬件),还精心调配了「烹饪方式」(软件算法),确保每一步贴合用户需求。
由此,科大讯飞AI翻译才能真正做到「用户需要什么,就适配什么」的高标准。

无论是翻译耳机的面世、翻译机2.0进化,还是端到端同传技术再突破,都是科大讯飞推进「AI翻译」的一系列重要动作。
你或许会问:究竟什么是「AI翻译」?科大讯飞为何选择在此时正式提出?
众所周知,在古老的《圣经》中,巴别塔因语言的分裂让人类四散,沟通的梦想被高墙阻隔。

如今,全球七千多种语言犹如无形壁垒,正阻碍着文化交融与文明对话。
在AI浪潮以惊人速度推动世界互联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愈发紧密,而语言障碍正是横亘其中、亟需打破的最后一道边界。
「AI翻译」的提出,是科大讯飞必须要肩负的历史使命。
· 全球融合大势所趋,重塑语言连接
放眼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正源于不同国家、民族与语言文化之间的持续交融与对话。
语言多样性既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也构成了沟通「巴别塔」的难题。
正因此,全球翻译市场蓬勃发展,规模也在同步扩大。
权威报告称,预计在2025年,全球翻译服务市场规模达277.8亿美元。截至2029年,该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42.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5.4%。

AI翻译,恰恰顺应了这一趋势,通过AI技术去打破语言壁垒,推动人与人之间的深度连接。
科大讯飞副总裁赵翔在采访中强调,「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科大讯飞的历史使命」。
·用户痛点的现实呼唤
「AI翻译」,又植根于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
反观国内,中国企业出海热潮高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国内企业走向全球,不仅要面对英语国家,还有很多小语种国家。
当前能够精通各种语言的翻译人才,少之又少,人工翻译难以覆盖广泛的语种需求。
此时,AI翻译具备的多语言能力,成为了关键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旅游场景的语言障碍日益凸显。如今,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

截止25年9月,中国已与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并对47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如今,国外游客入境同比增长超50%。
AI翻译的即时多语种支持,可以为游客提供无缝的体验。
此外,商务、政府等场合对高效沟通的需求,同样迫切。AI翻译可以「不知疲倦」地完整记录对话,确保沟通的准确性与流畅性。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AI翻译」战略应运而生。
那么,问题又来了,做这件事的人,为什么非科大讯飞不可呢?
在AI浪潮大背景之下,很多互联网巨头均在AI翻译、同传等领域重金投入,科大讯飞的护城河又在哪里呢?
技术、赛道、生态,三种壁垒,铸就起科大讯飞坚固的护城河。
首先,科大讯飞的信心源于深厚的技术积累。
作为语音技术的领军者,科大讯飞不仅承建了中国唯一「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并于2024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这是AI公司中,唯一凭借语音技术获此殊荣。

科大讯飞作为第一单位,获奖项目是《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星火大模型」是科大讯飞一切翻译技术的核心底座。自发布以来,它历经多次迭代,每一次都对标世界顶级模型。
更关键的是,星火是唯一完全基于国产算力「飞星二号」训练部署的大模型。这不仅是技术优势,更是战略安全的保障。
在当前环境下,自主可控不是口号,而是科大讯飞每一行代码、每一次训练的坚持。
基于星火,科大讯飞打造的端到端同传技术业内领先,已在WAIC、东盟博览会等国际会议上广泛应用。
当行业还在使用「拼接式」方案时,科大讯飞早在今年1月,就实现了端到端语音同传的工程化和产品化。
这种立体防御体系——「技术顶层设计-产品极致体验-专业领域深耕」,构成了科大讯飞的核心壁垒。
其次,选择「翻译赛道」本身就是护城河。
这一赛道看似拥挤,但真正强大模型与专业翻译、同传场景深度结合,并持续投入的玩家屈指可数。
这片蓝海市场,专业性极强,需要对语境、术语有着深刻的理解。
科大讯飞深谙此道,不走捷径,而是通过对复杂场景的积累,打造不可复制的优势。
平台型巨头拥有流量和生态,它们的战略是「广」,是构建一个包罗万象的AI基础设施和应用市场。
与其他巨头相比,科大讯飞护城河在于「深度」,而非「广度」。
如今,科大讯飞同传已累计服务全球50+国家和地区,助力超40万场次会议,覆盖观众总数超4亿人次。
它已成为国际会议的标配,许多大会甚至以此判断是否「国际化」。这种Know-how积累,不是通用大模型短期能弥补的。
最后,科大讯飞构建了业界最丰富的「全产品矩阵」,覆盖多元化应用场景。
从轻量化APP到智能硬件,再到大型会议系统解决方案,这种软硬一体化的服务,精准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最关键的还是,软硬一体化适配,数据全流程打通。
同一账号,在翻译APP、翻译机、AI录音笔等多平台间无缝切换,随着使用频次增加,AI对用户习惯的理解加深,优化个性化服务,形成了「涟漪效应」。
数据流转驱动模型迭代,构建自我进化的闭环。
如今回看IDC报告,科大讯飞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前瞻性布局,无可厚非地成为AI翻译领域的领头羊。
翻译从来不只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应是连接世界的纽带。
科大讯飞的愿景是,以翻译为起点,推动全球信息的平等流动,让语言不再成为横亘在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如今,在教育、贸易、公共服务、全球科技与创新协作等领域,科大讯飞AI翻译的变革已落地生根。
比如,在教育领域,讯飞翻译机、APP等便捷工具,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外语,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在贸易领域,翻译机、翻译耳机等产品精准切入商务谈判、跨国会议场景,提升跨境贸易效率,降低沟通成本等等。
科大讯飞的AI翻译,正打破语言枷锁,成为点亮全球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