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浏览器掀翻“老规矩”
10 月 22 日,OpenAI 用一场 22 分钟的发布会,推出自家首款 AI 原生浏览器 ChatGPT Atlas。
Atlas 外观上看起来和 Chrome 颇为相似,标签页、书签栏一应俱全。
特殊在于组建了新杀器,刀刀砍向现有浏览器弊端:
一个页面搞定需求,拿掉了传统搜索的百步跳转流程:无论打开任一网页,只要鼠标选中,便可在悬浮的「Ask ChatGPT」处施展法术,即时完成总结/翻译/比价/写批注/结算购物车/文章批注/改语气/PDF 调格式等任务。
超长记忆:自动关联记录浏览轨迹和需求指令。比如可以直接问 “把我上周收藏的招聘信息做成面试清单”。
Agent 模式,·真·办事:指令 “订下周一最便宜去北京的机票”,Atlas 经授权后可自主打开航司网站→填表→下单。执行途中用户随时可夺权。
目前 ChatGPT 用户已能在 chatgpt.com/atlas 下载 Atlas,导入旧浏览器数据即可使用,默认送 7 天会员。
有人欢喜有人愁
OpenAI CEO 奥特曼在发布会上挑明野心: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产品迭代。我们不是在做一个更好的浏览器,而是在重新思考人类该怎么用互联网。
潜台词像是:我不是加入你们或打败你们,而是越过你们、翻篇原布局。

尽管 Atlas 存在明显局限:仅支持 M 系列芯片的 Mac 电脑,Windows 和手机版还在画饼 ...... 执行复杂任务时速度和准确性存疑 ...... 其代理功能与其他浏览器相比并无新意 ......
这些缺陷依旧掩盖不了行业震动。
谷歌成为反应最激烈的玩家。Chrome 71% 份额一夜变成靶子,内部邮件流出 “Atlas war room(Atlas 作战室)等应急响应机制。其母公司股价应声跳水 4.8%,市值蒸发千亿美金。
微软 Edge 刚集成的 Copilot 被吐槽 “挤牙膏” “只是工具栏 +1”。造势不成风头反被盖,观众兴趣减弱。
其他浏览器 Arc、Sigma 等连夜发推,感谢 OpenAI 为市场提优,肯定了产品的行业教育意义。
三大命门受冲击
Atlas “小小搜索框办一切” 的极简模式如果能跑通,整个互联网的流量逻辑、广告模式、电商路径或许都要被改写。
就搜索领域来说,其营收的 “三大命门” 也在重塑。
首先,广告收入模式遭遇直接冲击。 Atlas 掌握了用户的视觉窗口,用户 “问完即走” 的极简模式,跳过了结果页的广告瀑布流,广告位直接蒸发。
其次,瓦解了建立多年的用户忠诚墙。Atlas 一键导入书签、密码、历史记录,原浏览器用户分分钟就能叛逃,迁移成本极低。
若 ChatGPT 8000 万周活用户中有 10% 转化为 Atlas 用户,不仅可能撼动微软 Edge 的第三位置,Chrome 的主导地位也会被撕开缺口。
再者,流量计价体系面临重构。代理模式 = 跳过网页,一旦代理(比如Atlas不经层层跳转,代用户订票)成标配,传统的 CPC(点击量计价标准)将被连根拔起。 参照华尔街曾经的测算,谷歌每少 1% 搜索量,约合减少 20 亿美元年收。
“良性卷一卷”更有未来
不过,谷歌等浏览器传统玩家股价已陆续回弹。
这说明市场并非对其判刑,而是将其归类为 “需要打仗”。
股价回弹背后,是 “AI 原生 + 代理执行” 组合的开幕式,也是 AI 浏览器竞赛的开始。
期待各家浏览器一年内及时推出 AI 版,良性卷起来。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