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苹果命名或将跳过iPhone 19
小米刚追上,苹果又跳级了。
最近,有业界预测,苹果2027年推出的iPhone命名将会跳过19。
具体信息来自于Omdia首席研究员Heo Moo-yeol,他在韩国的一场会议中透露:“苹果计划在2027年上半年发布iPhone 18e和iPhone 20标准版手机,下半年则推出iPhone 20 Air、iPhone 20 Pro、iPhone 20 Pro Max和iPhone Fold 2。”

消息一出来,网友炸了锅,纷纷开始调侃起小米。甚至有网友猜测,“苹果提档是不是因为被小米追上了?”

图源:微博
虽然两家提档时间非常巧合,但是这事确实跟小米没什么关系。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苹果这次提档大概率和“iPhone问世20周年”有关。
2007年,乔布斯在美国旧金山发布了第一代iPhone。

图源:谷歌浏览器
到2027年,正好是iPhone发布20年的时间。
在这个节点上,提前推出iPhone 20,对于苹果而言,的确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举动。
此外,这也不是iPhone第一次提档。
在2017年发布会上,苹果照常推出iPhone 8系列。和以前不同,那次发布会的下半场,苹果发布了iPhone X的消息。

图源:谷歌浏览器
而那一年,正好是iPhone诞生的10周年。
iPhone X上市后,苹果后续也没有重新发布iPhone 9系列,而是直接发布了iPhone 11。
这样看来,苹果这次跳过iPhone 19,发布iPhone 20的操作,很可能是延续了之前的周年纪念方式。

iPhone 20有希望成为下一个“iPhone 时刻”。
有消息爆料,iPhone 20很可能会在设计上进行调整,取消实体前置摄像头,改为屏下摄像头和屏下Face ID识别。
在屏幕上,iPhone 20可能采用四边曲面玻璃设计,在视觉上打造无边框的效果。
在材质上,iPhone 20或将尝试使用全玻璃进行设计,提高手机的高级质感。

图源:微博
目前,iPhone 20的正式官方消息还没有出来。
不过回想苹果上一次在设计上的重大调整,正是在十周年iPhone X上市的时候。
iPhone X第一次采用“刘海屏”设计,取消了标志性的Home键,并引入了Face ID面部识别技术。

图源:谷歌浏览器
这些设计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了其他手机的设计理念。
而在此后的8年间,苹果在产品上没有出现很大的突破。
最近,iPhone 17系列正卖得火热,其中新产品iPhone Air是“iPhone史上最薄的产品”,也被大家视为苹果的野心之作。
不过,市场给苹果泼了一盆冷水。
在iPhone Air国行版预售的同一天,就有消息称这款产品减产100万。
不少人认为这款产品是一台“半成品”。
仔细想想,这款产品很有可能是为苹果的折叠屏手机铺路。
在Heo Moo-yeol透露的消息中,他提到了“iPhone Fold 2”。
这意味着苹果的折叠屏iPhone最早将会在明年上市。
今年6月,就有分析师提到苹果折叠屏iPhone的计划。

图源:九派新闻
根据预测消息,苹果供应商预计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末(9月底)或第四季度初(10月)正式开始生产苹果的折叠屏iPhone。
折叠屏iPhone计划于2026年秋季与iPhone 18系列一同正式发布。
在尺寸上,苹果折叠屏iPhone的显示屏在折叠时约为5.5英寸,展开后可达7.8英寸。
在设计上,折叠屏iPhone将采用类似三星Galaxy Fold系列的对折设计,而非Galaxy Flip的翻盖式设计。
在厚度上,这款设备折叠后厚度为9至9.5毫米,当完全展开时,该设备的厚度可能仅为4.5毫米。
至于初代折叠屏iPhone的价格,有消息预测在2000至2500美元(约合1.4万至1.7万元人民币)之间。
后续加上关税,在国内正式发布以后,这款设备的价格预计会更贵。

图源:谷歌浏览器
在Heo Moo-yeol的最新消息中,他提到:“苹果将从明年起调整产品发布策略,短期内iPhone屏幕面板需求会减少约2000万片。”
这里的调整产品发布策略,主要是指在2026年,苹果可能只推出iPhone 18 Air、Pro、Pro Max和首款折叠屏iPhone。
对于iPhone 18标准版,苹果大概率会选择跳过。
因此,在产品型号减少的条件下,苹果对于屏幕面板的需求也相应降低了2000万左右。
不过,目前在iPhone 17系列中,iPhone 17标准版销售量十分可观。
有博主统计,截至目前,iPhone 17系列销量接近540万,其中标准版占比约20%,相比iPhone 16标准版,涨幅在240%,是几个型号中涨幅最大的一款。

图源:微博
可以看出,市场对iPhone 17标准版的接受度较高。
因此,是否砍掉iPhone 18标准版,苹果官方后续可能会重新斟酌。

在Heo Moo-yeol的消息中,他还提到一点“预估首款折叠屏iPhone在上市第一年的出货量将超过800万台。”
这个出货量,反映出苹果对折叠屏iPhone是比较自信的。
但是,光有自信没用,得有实力。
目前,三星和华为占据了折叠屏市场的主要份额。
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折叠手机出货量份额中,华为占据48%,在一众品牌中夺得头筹。其次,三星的市场份额为20%,位居第二。

图源:新浪财经
而在前几年的数据中,三星一直占据了折叠屏市场的大头,其次就是华为。
综合来看,主要可以反映出两个趋势。
一是三星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市场规模;二是华为正在快速抢占已有市场。
对三星而言,它在折叠屏领域的布局最早。
2019年,三星Galaxy Fold上市,被认为是市面上第一款量产的折叠屏手机。
经过6年迭代,三星的折叠屏手机已经形成了Galaxy Z Fold和Galaxy Z Flip两大系列,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用户。
今年7月,Galaxy Z Fold7上市,在机身轻薄度和内屏尺寸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价格在1.3w左右。
一经上市,这款手机就在韩国创下了Galaxy Z系列最快破百万的纪录,表现出巨大的市场号召力。

图源:谷歌浏览器
对华为而言,它主要背靠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
一句“三折叠,怎么都有面”的广告语,让大家都记住了华为在做折叠屏这件事。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中,华为占据了76.6%,算得上在国内遥遥领先。

图源:IDC
目前,华为Mate X6被大家视为国内的折叠屏标杆。在去年上市后,其销量一直不错,目前售价在1.1w左右。

图源:谷歌浏览器
此外,这些年华为专注自研技术,天工铰链、鸿蒙系统、麒麟芯片等技术均在自家产品中逐步应用。
这意味着不久后,华为的产品会形成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培养起一批适应鸿蒙生态的忠实用户群体。
总而言之,苹果想做好折叠屏市场,在国外要和三星直接竞争,在国内要面临华为的压力。
双重夹击的背景下,苹果底气何在?
第一,iPhone 17系列爆火,反映出苹果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巨大。
9月12号iPhone 17系列开启预售,有机构做了预售后两周内的交货周期统计。
在中国和美国两个主要市场中,Pro和Pro Max机型的交货周期均处在高位,最快也需要21天。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17标准版今年在国内市场表现强劲,提货周期达到36天的高位,不少网友戏称“iPhone 17标准版这次把牙膏挤爆了”,反映出今年的标准版在“性价比”方面做得的确不错。


图源:华尔街见闻
第二,股市大涨,反映出投资人对苹果的信心。
10月20号股市开盘,苹果股价涨近4%。这是进入2025年以来,首次创历史新高,超越微软成为全美市值第二大企业。

图源:华尔街见闻
不少分析师纷纷看多苹果,认为未来的新品发布可能继续充当股价催化剂。
因此,市场和股市的双重利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苹果的底气。
不过,市场瞬息万变。
新产品上市能否维持iPhone 17系列的辉煌,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