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IBM一句话,AMD市值暴涨2000亿元,咋回事?
与正火爆的量子计算相关。
IBM宣布在量子计算商业化进程中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在现成的AMD芯片上实时运行关键的量子纠错算法,运行速度比实际需求快10倍。
而且不需要昂贵的GPU,只需要FPGA芯片与量子计算机配合即可,证明了量子纠错可以摆脱对GPU集群的依赖,以更具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的方式推进。

IBM研究主管Jay Gambetta表示,这一突破让他们提前一年完成了研究目标,而且价格也并不“贵得离谱”。
AMD股价应声上涨7.63%,市值上涨290亿美元来到4100亿美元,相当于英伟达的1/11了。

当然IBM自己也涨了209亿美元市值,来到2864亿美元。

量子纠错:与时间赛跑的游戏
该算法引起关注,主要是由于解决了量子计算中最核心的挑战之一,量子比特的脆弱性与高错误率。
量子计算机的强大算力源于量子比特的叠加和纠缠特性。
然而,量子比特也极其不稳定,环境中的任何风吹草动,温度波动、电磁辐射,甚至是控制信号的微小误差,都会让它们在微秒到毫秒内失去量子特性,这个过程叫”退相干”。
这些错误会迅速抵消量子计算的有效性,使其无法完成复杂的计算任务。

为了克服这些障碍,需要使用量子纠错码(QECC),核心思想是用多个不稳定的物理量子比特来编码一个稳定的逻辑量子比特。
首先通过辅助量子比特进行”伴随式测量”,能检测出错误的类型和位置,但不会破坏编码在逻辑比特中的量子信息。
测量结果会立即传送到经典处理器,处理器运行解码算法,推断出最可能的物理错误,然后向量子控制器发出纠正指令。
这整个流程必须在几十微秒内完成,否则量子信息就会在退相干中消失。
这就是为什么FPGA能发挥作用的的关键,这种可重构的集成电路可以实现纳秒级的响应,比传统的软件解码快上千倍。
IBM原计划在2029年打造Starling量子计算机,现在由于新的突破,可以提前到2028年。

IBM的最新论文将于周一正式发表,具体展示如何在AMD的FPGA芯片上实时运行量子纠错算法。
参考链接:
[1]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ibm-says-key-quantum-computing-algorithm-can-run-conventional-amd-chips-2025-10-24/
[2]https://www.ibm.com/quantum/blog/large-scale-ftq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