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RISC-V发展至今,凭借其开源免费、模块化扩展、低功耗设计等特性,已经在AI玩具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包括定制化能力、能效比以及边缘AI加速上都有不少特色。定制化上,通过裁剪冗余指令集(如去除浮点运算单元),可将芯片面积缩小30%,成本降低20%。例如乐鑫ESP32-C3的RISC-V内核面积仅为同类Arm芯片的70%。并且RISC-V已经成为国产厂商绕过ARM壁垒、做差异化TinyML加速的最优解。2025年业内呈现出指令集定制+异构多核+端云一体三条落地路线。甚至可以说,做AI玩具芯片就应该首选RISC-V。首先是成本较低,免授权费使32位MCU内核BOM可低于0.30 USD,整机方案比同档ARM低8–12%。厂商也可在基础整数指令集上自由加入SIMD/Vector/AI扩展,形成私有指令提升8–10倍MAC效率,而无需对外兼容。功耗上,RV32IMC+自定义待机指令,在深睡场景保持2µA级漏电流,满足始终在线唤醒需求。最重要的是,IP可冻结在本土,结合成熟28/22 nm产线,实现设计-制造-封测国内闭环。目前市场中已经上线了多款基于RISC-V的AI玩具芯片,包括全志R128-S3、乐鑫ESP32-C3、ESP32-C6、ESP32-S3、中科蓝讯BT896X等。在海外芯片阵营,Nordic与Ambiq的RISC-V产品则聚焦差异化竞争。Nordic nRF54H20集成 Arm Cortex-M33处理器与RISC-V协处理器,2MB非易失性存储器与1MB RAM可存储完整语音模型,在ULPMark-CM测试中展现出优异低功耗性能,适合需要长续航的便携AI玩具,其手势识别、语音指令分类功能可完全本地化运行,规避隐私泄露风险。Ambiq Apollo510虽以Arm Cortex-M55为核心,但搭载RISC-V协处理器负责传感器数据处理,亚阈值电压技术使其运行功耗仅1.5-2.5mW,搭配纽扣电池即可支持数周使用,在低成本语音唤醒玩具中应用广泛。并且在软件生态上,TinyML框架已准备就绪,如阿里玄铁提供CSI-NPU驱动,支持 TensorFlow Lite Micro、MicroTVM,官方例程含20类本地唤醒词、声纹注册。乐鑫 ESP-NN库把INT8MAC用自定义向量指令加速6-8倍,配合ADF音频框架,10分钟即可替换唤醒词。RT-Thread Nano适配RV32EC,内核<3kB,方便玩具厂商在256kB Flash 内做语音+电机+表情三件套控制。火山引擎、百度千问、OpenAI均已发布RISC-V端侧适配SDK,实现离线唤醒+云端大模型双通道,降低时延并节省流量。展望未来,RISC-V在AI玩具领域的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算力持续升级,随着32位 RISC-V芯片向64位过渡,未来1-2年将出现支持4TOPS以上算力的产品,可运行更大规模的端侧大模型。二是成本进一步下探,通过工艺优化与封装集成,入门级RISC-V AI芯片成本有望降至0.5美元,推动AI玩具向三四线市场渗透。三是生态协同深化,乐鑫ESPRainMaker、天翼物联云芯AI平台等开源生态将进一步完善,支持厂商快速定制专属AI能力,加速芯片-模组-玩具的产业化落地。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RISC-V已不仅是一种芯片架构,更是推动AI玩具从功能产品向智能伙伴进化的核心力量,其在教育、陪伴、娱乐场景的深度渗透,将重新定义儿童与智能设备的交互方式。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