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儿特医食品行业的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

思瀚产业研究院 2025-10-27 12:00

中国婴儿特医食品产业链

中国婴儿特医食品行业的价值链主要涵盖原材料供应、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渠道及终端消费者等核心环节。首先,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符合婴儿特医食品标准的高品质原料。乳清蛋白、酪蛋白等基础成分提供能量及必需营养素,而特定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特殊成分则满足患有特定疾病婴儿的独特营养需求,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及营养完整性。

其次,企业通过产品研发,依托前沿科学研究及临床数据,开发专门适配婴儿营养需求的食品,覆盖从出生到婴儿期的广泛营养需求。生产制造过程严格遵循国家法规及标准,确保产品满足婴儿特医食品的安全、质量及功效要求。产品通过母婴专卖店、连锁超市、电商平台及医院、专业医疗机构等医务渠道进行分销,最终通过上述渠道触达终端消费者,解决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定营养需求,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及增长。

中国婴儿特医食品行业的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图1

中国婴儿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

按适应症划分,婴儿特医食品市场可分为过敏、早产、腹泻等分部。

过敏分部包括用于治疗过敏的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及用于预防过敏的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下表为各种过敏性特医食品以及普通婴儿配方奶粉配方的比较分析。

2024年,中国约30%的婴儿存在过敏症状,其中约6%患有食物蛋白过敏。由于家长对婴儿过敏状况的关注度提升,能有效解决或预防过敏的婴儿特医食品市场需求较高。2024年,中国过敏类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规模达人民币105亿元,约佔婴儿特医食品市场的77.4%。按零售额计算,于2024年,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特医食品市场佔婴儿特医食品市场总额的52.0%,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佔25.4%。

由于过敏性特医食品在改善婴儿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展现出疗效,根据新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过敏性特医食品的批准适应症已扩大。该等产品除原应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外,现亦获批准用于功能性肠胃疾病及肠胃功能障碍的膳食管理,以有效缓解肠胃功能障碍的相关症状。在目标人群扩大和市场渗透率提升的双重驱动下,过敏分部具备强劲增长潜力,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217亿元,年複合增长率15.7%,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早产分部包括早产或低出生体重配方及母乳营养补充剂。2024年中国新生儿早产率约为7%,2024年早产分部市场规模达人民币21亿元。随著孕产妇平均年龄上升及多胎妊娠比例上升,预期中国的早产发生率将保持上升趋势。同时,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已显著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并增加其对营养干预的依赖。该等婴儿通常需要长期及系统的营养支持,方可达到正常的生长轨迹。在这些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早产儿特医食品的需求已呈稳步上升趋势。

中国早产儿特医食品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9年达到人民币40亿元,2024年至2029年间的年複合增长率达13.3%,凸显该领域强劲的未来增长潜力。腹泻分部指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市场,该类产品可快速缓解婴儿因乳糖不耐受引发的腹泻、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于2024年,约15%的中国婴儿表现出乳糖不耐受。

一般情况下,婴儿在服用无乳糖或低乳糖特医食品一个月左右,症状即可得到缓解和控制。近年来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人民币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9亿元,年複合增长率达29.8%。其他分部主要包括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产品。由于患者基数有限,市场规模相对较低,但对于相关疾病患者而言,此类产品是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用品,因此市场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长期存在。

中国婴儿特医食品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零售、电商及医务渠道。其中,零售渠道涵盖母婴专卖店、连锁超市及便利店。鉴于母婴专卖店专注于婴儿产品且与目标消费群体高度契合,其已成为关键销售渠道。2024年,零售渠道的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规模达人民币50亿元,预计以13.2%的年複合增长率增长,2029年将达人民币93亿元。

与此同时,电商渠道既包括综合平台销售的特医食品,也涵盖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销售的进口产品,后者已成为行业重要的分销渠道,有效填补了国内市场某些产品类别的空白。近年来,电商渠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2019年的人民币12亿元迅速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49亿元,预计2029年将进一步增长至人民币115亿元,年複合增长率达18.7%。儘管医务渠道的市场规模相较其他渠道较小,但其在消费者科普及产品推广中发挥著关键作用。

通过医院、诊所及专业医疗机构,特医食品能够有效触达有特定营养需求的患者群体。此外,医务渠道与医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士合作,提升特医食品的认知度及可信度,进一步推动其在目标消费群体中的渗透率。因此,医务渠道在提升市场渗透率及建立消费者对特医食品的信任方面发挥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医务渠道销售的婴儿特医食品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人民币36亿元增至2029年的人民币66亿元,年複合增长率为12.5%。

中国婴儿特医食品行业的市场驱动因素

• 婴儿特医食品在治疗特定婴儿疾病方面展现出显著且快速的临床疗效:由于配方奶粉往往是婴儿主要的营养来源,转用针对性特医食品通常能在短期内观察到症状缓解。这种显著疗效促使医师作出积极预后判断并提高推荐意愿。此类医疗背书有效增强了分销商、零售商等渠道参与者的信心,从而加速产品市场渗透。在消费者层面,可视化的健康改善显著提升信任度并产生口碑效应,推动更广泛的产品使用。这些相互强化的正向循环持续促进市场教育,驱动婴儿特医食品市场稳步扩张。

• 精细化育儿趋势的加强促使家长养育知识水平提升:儘管中国的新生儿数量近年来已达到稳定水平,但选择生育孩子的夫妇越来越重视强化型育儿及精确营养。这种转变提高了人们对主动过敏管理、早产儿护理、乳糖不耐受干预及其他营养相关健康策略等概念的认知。因此,家长更积极主动地解决这些问题,并日益意识到特医食品在支持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行业参与者已通过有针对性地投入到对家长的教育中,以进一步加速推动这一认知传播,创造了知识传播和需求增长的良性循环。预期随著家长对特医食品的认识不断提高,其覆盖范围及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 产业政策推动特医食品研发及生产投入,满足更精准的营养需求:随著2016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的颁佈,中国初步建立了特医食品注册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相关制度全面实施,国内制造或向中国境内出口的特医食品产品必须合法取得特医食品注册证书方可正常销售。这标志著特医食品注册门槛在中国正式确立,以及行业向专业化和规范化迈进。

该制度不仅作为特医食品产品有效性的关键认可,还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了解有关产品打开了一扇窗口,为中国特医食品市场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此后,政府持续优化特医食品相关政策,完善特医食品临床试验、生产及审评指南。这些文件为企业提供明确指引,降低创新风险,同时缩短特殊需求产品的审评审批週期,使企业能更高效地聚焦研发与生产,满足更精准的特殊营养需求。此举已激发出全行业对特医食品研发的强烈兴趣与投入,推动产业有序快速发展。

中国婴儿特医食品行业的未来趋势

• 婴儿特医食品渗透率不断提升,家长愈发关注婴儿营养健康:随著育儿知识的普及和对婴儿健康的重视,具有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先天性代谢障碍等营养不良疾病的婴儿的家长在医学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积极寻求合适的营养解决方案。这一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了对特定婴儿特医食品的需求,提高其在营养不良婴儿中的普及率。因此,儘管出生率有所下降,但需要和食用特医食品的婴儿数量却持续增长,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 随著研发技术进步和政策持续引导,婴儿特医食品品类日趋细化:近年来,国内特医食品生产企业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在食品工艺技术方面取得极大进步,逐步攻克了蛋白质水解、高纯度氨基酸提取、稳定性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部分企业甚至利用生物技术推动产品创新。在该等技术进步的支持下,特医食品生产企业正在开发更广泛的特定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营养不良婴儿的独特需求,同时亦专注于更精细的产品类别,以精确匹配特定疾病群体的营养需求。例如,针对不同营养素的过敏问题,生产企业推出了更多细分的婴儿特医食品。此外,政府政策亦进一步鼓励婴儿特医食品类别的完善。

2023年,政府修改了注册管理制度,针对特定疾病和罕见疾病引入优先审批制度,为相关产品提供快速通道,并加快行业发展。政府亦鼓励企业研究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相关部门持续完善特医食品的分类标准,明确不同类别的适用人群及营养需求,从而引导企业按照更精准的标准研发和生产产品。该等政策不仅促进了婴儿特医食品品类的多样化和精细化,同时亦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特定类型营养不良的婴儿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营养支持。

• 特医食品企业以医务渠道推荐为主拓展销售渠道:从供给端来看,企业积极建立新渠道,扩大销售范围。彼等以医务渠道推荐为核心,加大与药店、母婴专卖店、超市等零售渠道的合作,同时推出电商平台以扩大产品销售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一趋势乃受电商平台和母婴专卖店等非医务渠道的日益普及推动,与透过医院处方购买的複杂过程相比,非医务渠道的便利性使人们更易重複购买。

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大力支持特医食品经销渠道多样化,鼓励企业拓展销售网络,规范非医务渠道的特医食品销售,加强对药店、电商平台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及销售合规。经销渠道的多样化增加了目标消费群体对产品的可及性,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婴儿特医食品市场。

中国婴儿特医食品行业的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图2
中国婴儿特医食品行业的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图3 关 于 我 们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驱动
more
报名开启!探讨学术出版的未来之路,2025 Wiley AI论坛邀您共赴由AI驱动的明日科学
AI驱动量子化学计算!4100万核心国产超算取得世界级突破!
PaddleMaterials完成与沐曦AI芯⽚适配,让材料研发更智能、更高效,开启AI驱动新材料时代!
2025年IP趣玩食品行业的驱动因素和发展趋势
2025年中国核电泵‌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装机目标驱动增长,行业规模有望突破420亿元[图]
基于EMG驱动状态空间模型和可变刚度肌肉骨骼模型的负载鲁棒运动估计
英飞凌全新6EDL04系列栅极驱动器:更小TSSOP-25封装亮相
Windows 10结束支持后驱动问题凸显,微软官方详解…
2025年中国烘培酶制剂‌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复合酶占比提升,功能性需求驱动行业创新[图]
智源&悉尼大学等出品!RoboGhost:文本到动作控制,幽灵般无形驱动人形机器人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