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即广为人知的 “3D 打印” 技术,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它以三维模型数据为基础,用液体、粉末等离散材料,通过分层堆叠构建物理对象,既能突破传统制造中复杂构件的加工瓶颈,又能为部件设计优化、批量化生产筑牢根基。
这一技术优势,不仅成为全球科技强国布局未来产业的重点方向,更精准匹配了中国破解技术垄断、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如今,一家聚焦 3D 打印的头部企业落子晋江,正为当地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智造突破埋下关键伏笔。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增材制造被视为未来产业的核心增长点,欧美多国已将其纳入国家战略。2000年,怀揣着“打破欧美技术垄断、实现技术国产化”使命的联泰科技应运而生。彼时,国内3D打印技术长期依赖进口,发展受到极大限制。联泰科技积极引入海外光固化3D打印技术,开启了本土化研发生产的新征程。
历经25年的不懈发展,联泰科技在光固化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68%,全球市场占有率也达到32%,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在2025年TCT亚洲展上,联泰科技全球首发的RA900轮胎模具专用打印机,凭借高精度和高自动化树立了细分领域的新标杆。同时,针对光固化打印材料问题,企业围绕材料创新持续发力,计划在两年内实现打印效率翻倍,并推出连续打印设备与无人黑灯工厂方案,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

在光固化领域站稳脚跟后,联泰科技于2017年联合北京高校布局金属打印(SLM),目前已完成四代产品迭代。聘请法国高校科学家担任联合首席科学家后,推出了4激光鞋模专业打印机等差异化产品。即将落地的高强铝合金材料有望成为行业爆点。金属3D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不断突破场景限制,正迎来爆发期,其快速成型优势可有效破解鞋服等产业的生产效率瓶颈。
支撑联泰科技“光固化 + 金属打印”双线发展的,是其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在上游端,2015年联泰科技将业务延伸至材料领域,2019年成立子公司专注高性能材料研发,并与赢创化工共建联合实验室;中游端,推出“UnionTech ONE”全自动化平台,可实现工厂“1人管多机”;下游端,通过并购头部打印服务企业,深耕3D打印市场,并重点布局轮胎模具、鞋业、口腔、文创教育、工装夹具等应用领域。目前联泰科技的产品技术覆盖了打印设备、打印材料、打印软件及打印服务,形成了行业上中下游的全闭环,在工业级3D打印市场已具备较为明显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联泰科技以技术创新与全产业链布局,为中国3D打印及全球制造业升级贡献着重要力量。

落子晋江:政企协同激活鞋服智造新动能
晋江产业困境:千亿集群亟待技术破局
晋江是全国鞋服产业的核心基地,拥有“一公里半径配齐所有材料”的超级供应链网络。其中,陈埭镇年产运动鞋超10亿双,占全国产量40%、全球20%,形成了超千亿级产业集群。然而,在全球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晋江鞋服产业面临着多重挑战。消费者需求从“穿得暖”转向“穿得好”“穿得健康”,对产品的舒适性、功能性、环保性要求不断升级;东南亚低成本制造的冲击叠加产品同质化问题,企业急需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传统鞋模制造依赖人工经验,精度有限、迭代缓慢,难以满足龙头企业“从七天出鞋到五天出鞋”的效率诉求,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破解传统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产业升级,晋江市将智能制造确立为核心抓手,出台多项专项政策,系统性推进传统产业智能改造。在激励层面,对获评国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项目,分别给予最高50 万元、30 万元专项奖励,以真金白银的支持激发企业转型动力。
政策落地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7月,晋江累计获评89个省级及以上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数量位居泉州市各县(市、区)首位。这一成果不仅印证了政策的有效性,更侧面反映出本地产业对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需求已愈发迫切,亟待通过技术赋能突破发展瓶颈。
精准布局:技术落地回应产业诉求
2024年,联泰科技旗下专注金属打印服务的子公司“福建联麒科技”,正式落户晋江芯智造产业园。这既是联泰科技深耕晋江十余年的必然选择,也是精准对接当地鞋服产业需求的战略布局。联麒科技生产经理黄子宸透露:“我们在晋江有两三百家鞋服客户,从2013年提供光固化3D打印解决方案,到2015年扎根晋江,我们深知本地企业对效率提升、品质升级的迫切需求。”

此次布局承载着联泰科技“三个阶段”的战略规划,每一步都紧扣晋江产业痛点。一期聚焦金属打印服务,旨在解决鞋模制造效率低的问题;二期引入研发中心,针对鞋业特性推动技术本地化迭代,攻克特殊鞋型、复杂纹样成型难题;三期落地设备生产制造,实现“研发 - 生产 - 服务”全链条本地化,降低企业技术应用成本。
目前,一期已投入2000余万元,不仅部署了多台金属打印设备(含专为鞋模批量化生产设计的Fuees430四激光SLM打印机),还组建了十多人的专业团队,重点服务本地鞋企及配套模具厂商。黄子宸介绍:“我们与安元模具的合作就是典型案例,安元引入金属打印设备为本地龙头企业定制鞋模,不仅精度更高,还助力其缩短了研发周期,形成了‘品牌 - 模具厂 - 设备商’三方共赢的局面。”这种模式正快速复制,有效破解了晋江鞋业“研发慢、迭代难、精度差”等问题。此外,联麒还将针对晋江产业多元化需求,探索与园区企业合作,瞄准精密性、耐高温性要求,探索配套打印需求,为区域产业协同升级储备动能。

政企协同发力:政策护航加速技术渗透
晋江市政府对联麒落地给予了全方位支持,形成了“需求对接 - 政策扶持 - 生态共建”的良性互动。政府不仅参与投资、提供租金与配套设施优惠,晋江集成电路园区管委会还搭建资源桥梁,帮助联麒快速链接本地头部企业资源。
“政府的务实与高效让我们印象深刻,反馈及时、事项跟进到位。虽然部分资源对接仍需时间发酵,但方向明确——推动智能制造与本地产业结合。”黄子宸表示,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联麒正加速金属打印在晋江鞋业的渗透(目前渗透率仅20% - 30%,增长空间巨大),未来有望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晋江成为东南沿海3D打印应用高地。

在企业技术赋能与产业需求拉动下,国内消费类3D打印市场呈爆发式增长。2025年,中国消费级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49亿元,同比增长20%;从全球来看,3D打印鞋类市场发展迅猛,2024年规模为19亿美元,预计2024至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8.9%。其中,鞋类应用作为最大细分品类,个性化、人体工学导向的产品需求是核心增长动力。
作为国内头部鞋服产业重点地区,晋江企业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头部品牌通过与联麒及配套模具厂紧密协同,深化3D打印在鞋模制造等关键环节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优化了成品品质。联麒则以先进技术为晋江鞋服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成为本地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也为“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提供了鲜活且具价值的实践样本。
面向未来,联泰科技与联麒的规划清晰坚定,既契合3D打印行业向工业级生产、可持续性和定制化升级的全球趋势,也精准呼应晋江产业“走出去”的需求。
技术层面,光固化领域将持续突破材料与效率瓶颈,金属打印则瞄准设备智能优化与工艺普及。市场层面,联泰科技将继续深耕鞋业,同时拓展工装夹具、低空经济等新场景,半导体领域待时机成熟后逐步突破。全球化层面,联泰科技以沪粤等地子公司为依托,为联麒筑牢根基;联麒借此推动技术与服务出海,精准对接印尼、越南鞋服产业集群需求,与当地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客户的需求在倒逼我们迭代,产业的变化在推动我们创新。”黄子宸感慨道。面对鞋服产业在东南亚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品牌对生产效率的高要求,联泰科技与联麒坚信,唯有技术突破才能帮助中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从光固化到金属打印,从设备销售到全产业链服务,从本土深耕到全球化布局,联泰科技25年的发展轨迹,是中国3D打印行业从追赶到领跑的缩影;而联麒在晋江的探索,更成为“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新样本,为智能制造时代提供了鲜活例证。
END

点击报名:!(11月5日-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