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取机、起飞,一台无人机的租用像共享充电宝一样简单。正出现在全国各大景区的共享无人机柜,背后是低空经济平台化运营的新模式。
近日,共享无人机摄影品牌“飞享纪”获得8000万元战略融资,这一消息让“共享无人机”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在过去几个月里,共享无人机服务已在中国多个城市悄然落地:在大连星海湾广场,游客扫码即可租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在济南千佛山,无人机将外卖从山脚送到山顶仅需15分钟;在泸州,无人机成功完成医疗物资运输测试,为紧急医疗配送开辟了新通道。
共享无人机,正以“低空经济+共享平台”的创新模式,掀起一场商业变革。
01 市场崛起:共享无人机站上风口
随着低空经济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共享无人机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攀升至3.5万亿元。
无人机产业本身已进入高速增长期。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无人机制造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8%,领跑新兴产业集群。
市场需求的升级与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相关。2023年国内游客沉浸式文旅项目营收同比增长68%,游客对“空中视角叙事”的需求激增。
然而,70%的景区缺乏专业拍摄能力,传统航拍服务单次收费高达300-2000元,且无法实时交付,这使得共享无人机有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02 应用场景:从文旅航拍到多元业态
共享无人机最初主要集中在文旅航拍领域。在大连星海湾广场,游客通过扫码租赁无人机,前5分钟免费体验,后续按每分钟2元计费,信用免押金系统降低了使用门槛。
“从扫码到起飞只需30秒,连孩子都能轻松操控。”大连云智航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于丽莎表示,AI模式可自动完成“冲天”“环绕”等电影级运镜,即使是零基础用户也能拍出专业级大片。
无人机外卖配送成为另一个快速崛起的应用场景。在济南千佛山风景区,山东省首条无人机外卖航线已常态化运营。

游客在山顶扫码下单后,无人机仅用5分钟就能将奶茶从山脚送到285米高的山顶,全程仅耗时15分钟。
医疗应急领域也出现了共享无人机的身影。在泸州,一架六旋翼无人机搭载2公斤模拟血浆,飞行约13.1公里,仅用时17分钟便精准降落在医院指定接收点。
这种模式特别适合血液类对时效要求高、运输环境敏感的医疗物资。
共享无人机正在向物流配送、城市管理、农业植保等多个领域拓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03 平台运营:构建低空经济数字生态
共享无人机不仅仅是租赁设备的商业模式,其核心是平台化运营的低空经济新生态。
宁夏上线的首个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低空飞行管理体系,成为低空飞行的“指挥大脑”。
平台核心功能涵盖了信息管理、空域划设与发布、实时态势一张图展示、飞行活动申报与审批、智能告警以及数据决策支持等多个方面。
日照市通过“三维一张图、管控一平台、服务一站式”的创新体系,将实景三维与低空基础设施规划、空域管理、航线划设、飞控管理相结合。
平台创新引入空域网格码技术,将复杂空域拆解为微小管理单元,搭配AI智能算法,让低空管理实现从“粗放”到“精细”的跨越。
云南省则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协同布局,成立了注册资本1.5亿元的云南低空飞行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专门建设并运营“云南省低空智能网联系统”,为全省低空飞行提供“一网一站式”服务。
04 技术支撑:四大条件助推规模化
共享无人机之所以能在现阶段快速规模化,得益于四大技术条件的成熟:
无人机成本大幅下降。消费级无人机价格已从万元级跌至千元级,显著降低了行业基础设施的门槛。
AI剪辑技术日益成熟。AI视频剪辑工具能将“输入素材→自动成片”的耗时缩短至秒级,准确率接近90%,解决了视频后期处理的难题。
5G与边缘计算提供重要支撑。景区5G覆盖率已超75%,可支持无人机实时回传数据并进行云端剪辑,保障了服务的高效性与即时性。
智能机柜技术不断升级。共享无人机柜从1.0版本的5个格口升级为8个格口,配备充电宝和智能充电系统,无人机归还后50分钟即可满电重启。

05 挑战与风险:合规与安全是生命线
随着共享无人机数量增加,监管挑战也随之而来。
“共享无人机面向公众开放,用户群体广泛且流动性强,难以确保每位用户具备合法的无人机操作资质,”北京观韬(杭州)律师事务所执委会主任麻侃分析,“空域使用审批难度加大。低空空域管理审批流程繁琐,而共享无人机随机性高、飞行地点分散,难以统一纳入现有空域申请流程。”
安全风险是另一大挑战。尽管目前投放的共享无人机多支持自动返航、智能避障等功能,但新手操作仍可能存在隐患。
平台需通过技术手段对共享无人机进行限制,如部署地理围栏技术,限制无人机进入禁飞区;集成实时空域监控系统,记录飞行轨迹,发现违规立即警告或强制降落。
06 未来前景:平台化与生态化发展
共享无人机正朝着平台化与生态化方向演进。
飞享纪团队计划打通“硬件 + 算法 + 场景”的全链条服务。
在景区热门点位铺设共享无人机机柜,游客通过扫码即可租赁;拍摄内容经AI云端剪辑系统秒级生成本地化Vlog,如古建筑延时、山水轨迹跟踪等定制模板,游客可直接分享至社交平台。
收益模式也日趋多元,除设备租赁外,还包括AI剪辑服务、景区数据服务、广告分账等。
飞享纪的目标是2025年完成全国2000+ 景区布局,2026年铺设3万台终端设备,并逐步拓展文旅文创等衍生业务。
日照市的经验表明,以实景三维数据为时空基底,依据实际需求拓展应急救援等多元应用场景,是共享无人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大连星海湾的空中跟拍,到济南千佛山的无人机外卖,再到泸州的医疗物资配送,共享无人机正在全国范围内开辟低空经济的新战场。
它不仅解决了游客“无设备、不会拍、难剪辑”的痛点,更通过用户自发传播为景区带来流量反哺。正如湖北大学商学院院长程时雄所言,低空旅游刺激了对低空飞行员、地勤服务等岗位的新需求,对于拓展新的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意愿有显著作用。
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深化和平台化运营模式的成熟,共享无人机有望成为低空经济中最先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的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