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近日,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军企业汇川技术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5年1-9月,汇川技术实现营业收入316.63亿元,同比增长24.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54亿元,同比增长26.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8.88亿元,同比增长24.03%。
单季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53亿元,同比增长21.05%;归母净利润12.86亿元,同比增长4.04%;扣非归母净利润12.17亿元,同比增长14.11%。

分业务板块来看,三大核心业务呈现差异化增长态势:2025年1-9月,通用自动化(含工业机器人)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31亿元,同比增长约20%。其中,通用变频器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40.5亿元,通用伺服系统实现销售收入约53.4亿元,PLC&HMI实现销售收入约12.9亿元;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实现销售收入约8.7亿元。
此外,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148亿元,同比增长约38%;智慧电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3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工控“小华为”的机器人之路
汇川技术的增长韧性源于其深耕多年的技术壁垒与市场布局。2003年,前华为电气产品线总监朱兴明带领核心团队创立公司,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初心。从第一台商业化矢量变频器开始,如今已构建起覆盖"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的全栈技术体系,形成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慧电梯、轨道交通四大核心业务板块,每一块都是“能打能抗”。
通用自动化领域,汇川技术的市场领导地位持续巩固。根据睿工业2025年上半年数据,其通用伺服系统以32%的市占率稳居国内第一;工业机器人以8.2%的市占率位列第四,其中SCARA机器人市占率高达20.4%,拿下细分市场榜首。据深圳龙华消息,2024年,汇川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销售超过27000台。

从2014年,靠核心零部件切入机器人领域,到陆续推出SCARA机器人、桌面式小六关节、中六关节等多款产品,覆盖锂电、显示、光伏、汽车等多个行业,汇川技术可谓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
今年,汇川技术工业机器人更是拿下德国SGS-TUVSaar认证,满足全球高端市场准入要求,还推出U系列协作机器人,把竞争壁垒筑得越来越高。
近日,汇川技术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要重点发展“AI+视觉”技术,并将其深度融合到工业机器人中,提升智能化水平。
当然,行业竞争向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汇川技术也没闲着,把目光瞄准了人形机器人这个新赛道。
2024年,汇川技术快速组建人形机器人业务团队,研发出人形机器人所需要的高性能关节部件样机,涵盖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模组等核心零部件,并聚焦工业领域,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要围绕核心零部件及具身智能场景化解决方案推进人形机器人相关研究。汇川技术在互动平台表示,正在积极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的零部件产品,今年会有零部件面市。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真金白银的研发投入,汇川技术向来“舍得下血本”,每年投入约10%的营业收入搞研发。2025年1-9月,其研发费用花了29.94亿元,同比增长35.74%。
截至今日收盘,汇川技术总市值达2139亿元。
写在最后
随着工控业务加速复苏,机器人需求正从制造业向外突围 —— 新能源电池检测、光伏面板搬运、物流仓储分拣、无人配送接连 “上车”,甚至闯入医疗、农业领域,早已不是单一工业场景的 “专属工具”。在此推动下,工业自动化行业即将迈入 “智能化 + 国产化” 新周期。
摩根士丹利数据印证了这一热度:2024 年中国机器人市场以 470 亿美元规模拿下全球 40% 份额,预计 2028 年将飙升至 108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3%。
未来,AI 与机器人深度 “牵手”,加上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提升,机器人不仅能更精准适配各行业需求,还能进一步降本提效。
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