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市值突破五万亿美元;OpenAI完成资本重组;安世半导体震动全球汽车供应链 | 2025年10月全球企业月谈

全球企业动态 2025-11-04 06:33

 

《全球企业月谈》,聊聊全球大企业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都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新动向、新技术、新思路,希望能为读者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10月份,美国几大科技巨头股价持续上涨,英伟达市值破5万亿美元,苹果与微软的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OpenAI完成资本重组,为估值最高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的IPO奠定了基础。中国和荷兰围绕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之争导致全球汽车供应链受到困扰。

下面,让我们看看过去一个月都发生了什么。

 

英伟达市值突破五万亿美元
英伟达市值突破五万亿美元;OpenAI完成资本重组;安世半导体震动全球汽车供应链 | 2025年10月全球企业月谈图1
 

10月29日美股英伟达(NVIDIA)收高3.05%,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该公司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是在今年7月9日。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我不认为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泡沫之中。”

 

随着黄仁勋与诸多企业达成新的协议——从诺基亚到三星电子,再到现代汽车——公司的股价也加速上扬。英伟达目前占到标普500指数总市值的近十分之一,规模更是超过了包括印度、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

 

英伟达10月31日宣布,将向三星电子、SK集团等韩国企业和政府增加供应人工智能(AI)半导体。今后数年内累计供货量将增至目前的5倍,达到约30万个。英伟达将与在尖端半导体领域具有优势的韩国企业合作,加快构建AI基础设施。英伟达将向韩国供应超过26万个最尖端AI半导体“Blackwell”。向三星、SK、现代汽车集团各供应5万个,向网络巨头NAVER供应6万个,向韩国政府供应5万个。

 

诺基亚(Nokia)宣布,英伟达将斥资10亿美元入股这家网络技术公司。对于英伟达这家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而言,这是其最新达成的一项合作伙伴关系。诺基亚将新发行逾1.66亿股股票,所募集资金将用于为其人工智能相关计划及其他一般性企业运营目的提供资金支持。两家公司还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将携手开发下一代6G通信技术。诺基亚表示,将对其5G和6G软件进行适配,使其可在英伟达的芯片上运行,并将在人工智能网络技术领域开展合作。

 

苹果(Apple)与微软(Microsoft)的股价10月28日上涨,推动两家公司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关口。在成为股市第二家市值达4万亿美元公司的角逐中,苹果公司和微软势均力敌。今年早些时候,随着投资者为其7月份的季度财报欢呼,微软市值曾短暂突破这一门槛。不过,这两家公司的市值仍落后于英伟达。

 

投资者越来越担心科技股的不断上涨和AI私营公司膨胀的估值,这加剧了人们对泡沫的担忧。市场普遍认为AI估值过高,但历史和金融理论表明,在广泛警告声中,投机泡沫仍能继续膨胀。当年的互联网泡沫就是一个例子。现在人人都在谈论着人工智能(AI)泡沫,但在多头看来,这恰恰证明不存在AI泡沫这回事。这种观点认为,如果人们真的相信价格被严重高估,他们就会抛售,泡沫就会破裂。如果人人都知道是泡沫,那怎么还会有泡沫呢?

 
OpenAI完成资本重组
英伟达市值突破五万亿美元;OpenAI完成资本重组;安世半导体震动全球汽车供应链 | 2025年10月全球企业月谈图2
 
阿尔特曼将OpenAI与主要科技公司紧密联系,使其成为美国经济重要环节的核心。OpenAI先是缓缓崛起,然后突然爆发,发展为一家令人难以想象的科技巨头。OpenAI尚未实现盈利,年收入仅为亚马逊销售额的2%。除了有望带来一种神级人工智能(AI),可能帮助治愈癌症和改变我们所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之外,OpenAI的未来并不确定。尽管如此,围绕OpenAI仍然充满了希望和兴奋情绪。
 

OpenAI宣布已完成资本重组,正式确立“非营利组织控股营利性业务”的架构。其非营利实体现已更名为OpenAI Foundation,在营利性子公司中持有的股权价值约1300亿美元。OpenAI同时指出,其营利性子公司现已转型为一家公益公司,名为OpenAI Group PBC。根据新架构,OpenAI基金会将持有该营利性实体26%的股份,剩余47%的股份由现任及前任员工与投资者持有。微软目前在该公益公司持有的投资价值达1350亿美元,按完全稀释后计算,持股比例约为27%。

 

OpenAI正为首次公开募股(IPO)奠定基础,此次IPO对该公司的估值最高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若顺利推进,这或将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OpenAI正考虑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在初步讨论中,该公司设定的融资下限为600亿美元,实际融资金额可能更高。这家当前估值 5000亿美元的公司,预计到年底年化营收将达到约200亿美元。但与此同时,其亏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微软的财报中有一笔支出令分析师感到意外,一笔与其对OpenAI的投资相关的41亿美元费用。该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90%。根据微软上一财季报告其在OpenAI持有32.5%的股份计算,这意味著OpenAI的季度亏损超过120亿美元。这是因为微软采用一种名为权益法的会计方法来处理其在OpenAI的持股,根据该方法,微软只报告其在这家AI公司所占的亏损或收益份额。OpenAI最近重组为一家营利性实体,未来微软将持有其27.5%的股份。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在最新研报中称,ChatGPT在欧洲市场的消费者支出自今年5月以来几乎陷入停滞。尽管OpenAI此前宣布,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已突破8亿人,但德银指出,其付费用户增长明显放缓,收入增长与Spotify、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研报称,在OpenAI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接近Netflix市值的背景下,其收入规模和付费订阅用户数量却远远落后。这揭示了AI产业当前面临的核心矛盾——技术影响力与商业盈利能力之间的巨大鸿沟。

 

前所未有的融资推动包括OpenAI和xAI在内的10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在过去一年里合计增值近1万亿美元,这一前所未有的涨幅加剧了外界对私募市场泡沫膨胀、并可能波及更广泛经济的担忧。过去一年间,OpenAI、Anthropic和马斯克的xAI估值屡次被上调,投资者竞相押注这些年轻的AI公司。与此同时,开发AI应用程序的较小企业也迅速崛起,而包括Databricks在内的成熟初创公司因拥抱这项技术而股价飙升。


安世半导体震动全球汽车供应链
英伟达市值突破五万亿美元;OpenAI完成资本重组;安世半导体震动全球汽车供应链 | 2025年10月全球企业月谈图3
 

汽车行业正在消化一波新的、可能具有破坏性的供应链干扰,而源头出人意料:一家对轿车和卡车生产有着巨大影响的荷兰小型半导体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

 

闻泰科技(Wingtech)公告,荷兰政府9月30日发出指令,要求冻结闻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对资产、知识产权等进行调整,为期一年。与此同时,安世半导体部分外籍高管要求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股权,要求暂停闻泰科技委派的CEO职务。荷兰企业法院即时生效了几项紧急措施,包括暂停张学政作为CEO的职务和职权。安世半导体2024年收入规模约147亿人民币。

 

安世半导体公司官网显示,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安世半导体表示正积极与中国有关部门沟通,争取获得豁免。安世半导体正与所有相关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密切沟通,以减轻该措施的影响。安世半导体通知客户,将停止零部件发货。该公司的芯片用途广泛,从车灯到汽车电子产品都有应用。

 

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的中国所有者闻泰科技表示,安世半导体在荷兰政府夺取管理权后面临“生存威胁”,荷兰、德国和英国的数百个工作岗位岌岌可危。闻泰科技表示,荷兰政府此举已导致安世半导体核心员工离职,使多项产业运营陷入瘫痪。

 

在荷兰政府取得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后,安世半导体的中国子公司表示,员工应当继续执行安世国内公司的工作指示,可以无视荷兰总部的命令,安世国内全部主体运营及员工薪资福利一切正常。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10月23日午间发布致客户一封信提到,目前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各项生产经营正有序推进,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正尽最大努力致力于保障广大客户供应链稳定。

 

沃尔沃汽车(Volvo Cars)和大众汽车(Volkswagen)警告称,由于中国和荷兰围绕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之争导致供应链受扰,欧洲工厂可能临时停产。安世半导体还通知日本汽车零件制造商,该公司可能无法保障供应。汽车行业高管们敦促寻求外交解决方案,以避免全球汽车产业遭受更大冲击。“我们清楚眼下的情况可能对我们会员企业的全球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称,“我们希望相关国家能迅速达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国商务部表示,将放宽对安世半导体所产半导体的出口限制。商务部表示,对符合条件的安世半导体芯片出口予以豁免,但未具体说明标准。该部在一份声明中称,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产供链安全稳定。该部还将全球产供链的混乱归咎于荷兰政府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

 

投资中国

空中客车(Airbus)天津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10月22日正式启动生产。目前总装首架飞机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全新设施预计将于2026年初全面投入运营。项目最大单体建筑209号总装厂房可同时总装5架A320系列飞机。此次空客天津A320系列第二条总装线的投产,将推动天津形成“双单通道+一双通道”的航空制造核心布局。空中客车天津总装线于2008年投入运营,是空中客车在欧洲以外的首条民用飞机生产线。截至目前,这座设施已经总装并交付780余架A320系列飞机。

 

丰田汽车(Toyota Motor)开始在中国市场试水销售渠道整合,在华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与“一汽丰田”的部分门店同时销售两家的车型,打破南北壁垒。两家企业各自拥有独立的产品线和销售网点,但有的城市仅有其中一家的4S店,导致消费者选择受限。此举旨在提高购车便利性,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增强销售布局。首先在“单城单店”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甘肃省天水市等10座城市启动了4S店同售南北双品牌的模式。丰田表示,未来力争开设更多销售双品牌的门店。

 

马自达(Mazda Motor)正在加紧重振销量低迷的中国业务。马自达通过当地的合资公司于9月下旬推出了新款纯电动汽车(EV)。马自达计划将中国用作EV出口基地,以应对欧洲等地区的电动化趋势。马自达将中国南京市的长安马自达工厂定位于EV出口基地。4~8月,南京工厂共生产了3.5万辆车。其中EV和PHV版本的EZ-6达到1.6 万辆,占比近一半。同一期间EZ-6向海外出口了约9600辆。

 

涉足变压器零部件的日本田村制作所(Tamura Corporation)将在2028年3月之前将中国的基地数量减少约3成。田村制作所将重组中国的生产基地,将包括销售基地在内的11个基地最多减少3成。该公司将在地缘政治风险较低的欧洲和墨西哥推进生产,将把生产转移至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地区。

 

阿斯利康(AstraZeneca)在北京正式启用全新全球战略研发中心,这是阿斯利康全球第六个、在华第二个战略研发中心。作为公司25亿美元(约180亿人民币)投资计划的核心项目,全球研发北京战略中心拥有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中心,旨在加速药物早期研究成果向临床开发的转化。与全球研发上海战略中心协同合作,全球研发北京战略中心将引领新药发现及临床开发工作,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为改变生命的药物。

 

日本大幸药品(Taiko Pharmaceutical)计划到2027年度,将在中国大陆销售主力产品“正露丸”等药品的门店数量扩大至目前的1.8倍。“正露丸”占在华销售额的9成,大幸药品在逐步解决新冠疫情期间供应短缺问题的同时,加强以年轻群体为中心人气高涨的“正露丸糖衣A”的销售力度。目标是在2028年度将中国市场的医药品销售额提升至2025年度预期的两倍,达到约17亿日元。在中国大陆,门店数量将从目前的4.5万家扩大至8万家。

 

日本餐饮企业萨莉亚(Saizeriya)计划将中国的门店数量扩大至1000家,达到现有规模的两倍。萨莉亚打算每年在中国新开50家以上低价意式餐厅。在2035年之前将中国国内的门店数量翻倍至1000家,规模与日本国内的门店数量(约1050家)相当。由于高价位餐饮店纷纷撤出购物中心,萨莉亚作为后续租户的吸引力增强。萨莉亚还投资约3000万美元新建了酱料、意面及披萨工厂,将于2026年1月在广州正式投产。

 

运营日本家系拉面品牌“町田商店”的日本Gift控股(Gift Holdings)计划到2028年前将日本以外的海外门店数量增至100家,达到现在的约3倍。将在中国开设30~50家门店,并将售价设定为比日本国内低一成,以迎合开始注重节约的中国消费者。在中国,该公司将首先以直营店为核心,在城市地区新增约30家门店。目前已在中国运营3家门店,除了经典的豚骨酱油味“家系拉面”外,还提供预计有需求的使用香料的限量菜单。如果判断有市场需求,最多将再增加20家店。

 

行业趋势和动态

硅谷最大的几家公司已计划今年向人工智能(AI)领域豪掷4000亿美元。但他们都表示,这还远远不够。Meta Platforms试图一边训练新AI模型一边为现有产品提供支持,说自己仍面临算力限制。微软表示,鉴于客户对微软以数据中心驱动的服务有着强劲的需求,该公司打算在未来两年内将其数据中心规模扩大一倍。亚马逊称,正争分夺秒尽快让更多云算力上线。这不禁让人发问:“我们是否处于泡沫之中?”

 

包括人工智能科学家、政治人士、名人和宗教领袖在内的逾800人签署了一份声明,呼吁阻止“超级智能”的诞生——即比大多数人类更聪明的人工智能系统。声明称:“我们呼吁禁止开发超级智能;在形成广泛的科学共识、证明这一过程能够安全且可控,并得到公众的有力支持之前,不得解除禁令。”

 

为了让日本造船业的建造量倍增,由今治造船(Imabari Shipbuilding)等17家日本企业组成的行业团体近日宣布将进行3500亿日元的设备投资。引入大型起重机等设备,提升造船能力。要想实现日本政府设想的造船能力倍增目标,需要巨额投资。船舶需要在船坞内将钢板制成的船体模块进行焊接组装。若配备大型起重机,可制造更大尺寸的船体模块,进而提高现有船坞的周转率。每台大型起重机的引进成本接近100亿日元。

 

由105家成员企业组成的"为德国制造"(Made for Germany)组织宣布,未来三年将投资逾7350亿欧元,以提振德国经济。该声明发布于政府公布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之际,并明确了今年7月承诺的大规模私营企业投资的具体金额。"为德国制造"倡议由西门子、德意志银行等知名企业牵头,自今年夏季以来,成员数量从61家迅速增长至105家,涵盖跨国公司、中小型企业及初创企业。9月30日,美国软件巨头微软也正式加入该组织。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供应链 半导体 英伟达
more
车身供应链全景:99家供应商的区域布局与业务版图
最新出席终端及需求公布 TCL、卡西欧、海尔、创维、松下电器、万家乐等40+品牌终端确认出席丨2025第六届新材料供应链大会
充电早报:美芯晟打入松下供应链;Qi2.2认证充电宝突破20款;比亚迪电芯被联想超薄无线充电宝采用
毫米波雷达供应链透视:50家企业给谁供货,配套车型、市场份额等信息汇总
特斯拉规划 AI6 芯片供应链:从韩国到美国德克萨斯州
座舱供应链深度剖析:74家主流企业区域分布、配套信息与市场格局
倒计时8天!第十五届大湾区国际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供应链博览会一手剧透!论坛议程全公布,速领参会通行证!
小鹏汽车技术委员会主席、动力总成总经理顾捷确认演讲 | 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暨第七届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颁奖盛典
奇瑞集团埃科泰克动力副总经理张志福确认演讲 | 第十三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暨第七届金辑奖中国汽车新供应链百强颁奖盛典
有奖直播报名中!PHYTEC的下一代核心板引脚兼容技术——FPSC封装,强力保障长生命周期和供应链安全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