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企业的盈利抉择:卖飞机还是卖服务?

低空资讯汇 2025-07-14 10:18

eVTOL 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eVTOL 行业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资本与企业的入局。从技术突破来看,众多企业在动力系统、材料科学、飞行控制等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如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让 eVTOL 续航能力得以增强;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实现飞行器的轻量化,有效提升飞行性能。在政策方面,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利好政策,为 eVTOL 发展 “保驾护航”。中国将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2024 年发改委成立 “低空经济发展司”,统筹规划,还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 - 2030 年)》,大力推进 eVTOL 适航取证和商业化应用 ,深圳、上海等地也对 eVTOL 研发企业给予高额销售奖励,并积极规划建设低空起降点。

市场规模上,2023 年中国 eVTOL 产业规模达 9.8 亿元,预计 2026 年突破 95 亿元,2035 年更是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 。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从最初的低空旅游,逐渐延伸至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领域。像亿航智能的 EH216 - S 已获民航局三证认证,在低空旅游项目中广泛应用;峰飞航空完成全球首次 eVTOL 跨城飞行,并交付首架 eVTOL 盛世龙 ,展现出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潜力。

不过,eVTOL 企业虽前景广阔,却也面临严峻的盈利难题。高昂的研发成本是其一,从技术研发、飞行测试到适航认证,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持续投入,像德国的 Volocopter 自 2013 年成立以来,虽获奔驰、英特尔、吉利等大企业多轮融资,投前估值曾达 19 亿美元 ,但仍因研发投入过大,资金回笼缓慢,于 2024 年底申请破产。还有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目前 eVTOL 供应链体系尚不完善,关键系统和零部件采购成本高昂,导致整机售价难以降低,阻碍市场大规模推广。并且,运营成本也不容小觑,电池成本、起降费等运营相关成本,对 eVTOL 运营公司来说难以预测,严重压缩利润空间。在这样的困境下,eVTOL 企业开始思考盈利方向,其中卖飞机和卖服务成为两大主要探索路径 。

卖飞机的盈利模式

卖飞机的盈利点

卖飞机是 eVTOL 企业最直接的盈利方式,即通过向客户出售 eVTOL 飞机获取收入。不少企业在这方面已取得亮眼成绩,像亿航智能,2024 年实现营收 4.56 亿元,同比增长 288.5% ,交付 216 架 EH216 系列无人驾驶航空器,平均每 40 小时卖出一架,较 2023 年交付量增长 315.4% 。截至 2025 年 5 月,小鹏汇天 eVTOL 机型累计获得超 3000 架订单 ,沃兰特航空主力产品 VE25 - 100 型 eVTOL 也累计获得近千架意向订单,订单金额达百亿级别 。这些订单与交付数据,直观体现出市场对 eVTOL 飞机的强劲需求,也让企业看到盈利曙光。

卖飞机面临的挑战

不过,卖飞机的盈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技术研发成本高是首要难题,eVTOL 融合多项前沿技术,从前期概念设计、技术攻关,到后期反复测试优化,每个环节都需大量资金投入。据估算,一款 eVTOL 从研发到量产,成本可能高达数亿美元 。像德国 Volocopter 研发资金投入巨大,最终因资金问题破产,便是典型案例。

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全球超 300 家 eVTOL 企业逐鹿市场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为争夺市场份额,企业往往需压低价格,压缩利润空间。而且,适航认证困难重重,eVTOL 作为新型飞行器,安全标准极高,适航认证过程严格且漫长,需满足设计、制造、维修、运营等多方面标准。这不仅考验企业技术实力,还需投入大量时间与资金,许多企业因无法通过认证,产品无法上市销售,前期投入付诸东流 。

卖服务的盈利模式

卖服务的盈利点

除卖飞机外,提供 eVTOL 运营服务也是重要盈利途径。通过开展空中观光、物流运输、应急救援等多样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收取相应服务费用 。在海南三亚,eVTOL 空中观光项目火热,游客乘坐 eVTOL 从空中俯瞰美丽海景,体验独特的视觉盛宴,运营公司按人次收取几百元不等的费用,旺季时每天能接待大量游客,收益可观 。在物流运输方面,eVTOL 可在城市、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区域,实现小批量货物快速运输,为电商、快递等企业提供高效解决方案,企业根据运输距离、货物重量等因素支付运输费用。在应急救援领域,eVTOL 能快速抵达事故现场,执行人员搜救、物资运输等任务,政府或相关救援机构会为此支付服务费用 。

服务的多样性还能带来附加收益,比如通过收集飞行数据,分析用户出行习惯、物流需求等,为其他企业提供数据服务;与旅游景区、酒店等合作,推出联名套餐,实现互利共赢 。

卖服务面临的挑战

卖服务的盈利模式虽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是首要问题,eVTOL 的电池成本高昂,且续航能力有限,需频繁更换或充电,增加运营成本;起降场地租赁费用、空域申请费用等也不可忽视,若不能有效控制,将严重压缩利润空间 。市场需求培育也需要时间,目前大众对 eVTOL 服务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像空中出租车服务,部分人因对安全性存疑或习惯传统出行方式,不太愿意尝试 ,企业需投入大量营销成本来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并接受这些服务 。

法规政策不完善也给运营服务带来不确定性,不同地区对 eVTOL 运营的法规标准不同,在跨区域运营时,企业需满足各地复杂法规要求,增加运营难度和合规成本 。并且,目前 eVTOL 运营服务的保险体系尚不完善,一旦发生事故,企业可能面临高额赔偿,这也让许多企业在开展服务时有所顾虑 。

卖飞机与卖服务的对比分析

短期盈利潜力对比

从短期盈利潜力来看,卖飞机更具优势。像亿航智能在 2024 年通过销售 EH216 系列无人驾驶航空器,实现营收大幅增长 。卖飞机是一次性大额交易,只要产品获得市场认可,订单交付后就能快速实现收入增长 。而卖服务的盈利相对缓慢,前期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运营基础设施建设,像购置飞机、建设起降场地、培训专业人员等,且市场需求培育需要时间,在服务推出初期,订单量可能较少,难以快速盈利 。比如某新成立的 eVTOL 运营公司,前期投入数千万元用于购买飞机和场地租赁,但运营前几个月,因宣传推广不足,每月服务收入仅几十万元,难以覆盖运营成本 。

长期发展前景对比

从长期发展前景分析,卖服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更强。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成熟,eVTOL 飞机价格可能下降,企业靠卖飞机盈利空间会被压缩 。而服务市场需求会持续增长,以城市空中交通为例,未来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愈发严重,eVTOL 空中出租车服务需求将不断攀升,企业通过持续提供服务,能获得长期稳定收入 。并且,服务模式可衍生出多种增值服务,进一步拓展盈利空间 。例如,通过收集用户飞行数据,企业能为城市规划部门提供交通流量分析报告,获取数据服务收入 。

成功案例分析

亿航智能:双管齐下

在 eVTOL 行业中,亿航智能是一家极具代表性的企业,采取了既卖飞机又卖服务的双盈利模式,实现协同发展 。在卖飞机方面,2024 年亿航智能交付 216 架 EH216 系列无人驾驶航空器,营收达 4.56 亿元,同比增长 288.5% ,彰显其在产品销售上的强劲实力。这背后,是亿航智能技术与市场的双重优势。技术上,EH216 - S 获中国民航局三证认证,是全球首个合规载人 eVTOL ,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权威认可。市场层面,其积极与各地政府、企业合作,获取大量订单,如与浙江温州文成县签署 300 架飞行器采购协议 ,与山西太原西山文旅签订约 500 架飞行器采购协议 。

在运营服务领域,亿航智能同样积极布局。在低空旅游方面,其 EH216 - S 在多个景区投入运营,游客乘坐飞行器从空中俯瞰美景,体验独特的空中观光之旅 。海南三亚景区,eVTOL 空中观光项目吸引众多游客,运营公司收益可观。亿航智能还探索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服务领域,与南方航空通用航空公司合作,在旅游、岛际货物运输、应急响应和医疗救援等多领域开展业务 。通过卖服务,亿航智能不仅拓展收入来源,还提升品牌知名度,为飞机销售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

Archer Aviation:侧重飞机销售

Archer Aviation 则侧重于卖飞机盈利。公司凭借 Midnight 机型,在市场上收获大量订单,订单价值超 60 亿美元 。2024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现金储备超 5 亿美元 ,财务状况良好。为实现订单交付,Archer Aviation 积极推进制造设施建设,在佐治亚州科文顿建设的 ARC 设施占地约 40 万平方英尺,2025 年初启动初始生产,年底计划实现每月生产两架飞机的速度 。

在市场布局上,Archer Aviation 眼光长远,不仅着眼于城市空中交通市场,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日本航空合作,计划在日本开展商业运营 ;与阿联酋相关实体签署合作协议,在当地推出电动空中出租车业务 ,成为中东和北非地区第一家 eVTOL 飞机制造商 。在销售策略上,Archer Aviation 注重产品宣传与合作推广,通过展示 Midnight 机型的高性能、环保等优势,吸引客户,与 Stellantis 合作,获近 3 亿美元资金,并达成最高 4 亿美元协议,利用 Stellantis 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经验,提升自身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 。

结论与展望

综合分析与建议

卖飞机和卖服务这两种盈利模式各有利弊。卖飞机短期盈利潜力大,能快速回笼资金,却面临技术研发成本高、市场竞争激烈、适航认证困难等挑战;卖服务长期发展前景好,可持续性强,能拓展增值服务,但运营成本高、市场需求培育时间长、法规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

对于 eVTOL 企业来说,在选择盈利模式时,需综合考量自身技术实力、资金状况、市场定位等因素 。技术实力雄厚、资金充足且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可侧重卖飞机,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抢占市场份额 ;而拥有丰富运营经验和客户资源的企业,可聚焦卖服务,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部分企业也可借鉴亿航智能的成功经验,采取双盈利模式,实现优势互补,降低经营风险 。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eVTOL 行业前景广阔。随着技术持续进步,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成本降低,eVTOL 续航能力将增强,运营成本会下降,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政策方面,各国对低空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适航认证标准逐渐完善,将为 eVTOL 商业化运营创造更有利条件 。

在盈利模式上,预计未来卖服务模式占比将逐渐提升,成为 eVTOL 企业重要盈利来源 。城市空中交通领域,eVTOL 空中出租车服务需求将快速增长,与地面交通共同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物流配送领域,eVTOL 将在最后一公里配送、偏远地区物流运输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张,据相关机构预测,2025 - 2032 年全球 eVTOL 市场规模将以 12.4% 的年复合增长率攀升,到 2032 年达约 357.9 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23 - 2035 年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 。eVTOL 行业正处于发展黄金期,虽面临盈利难题,但只要企业找准盈利模式,不断创新突破,定能在这片新兴领域绽放光彩,开启城市空中交通新时代 。

免责声明:  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编写于此只是为了传递行业资讯,如有误差欢迎指正,如有侵权请添加作者微信删除文章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eVTOL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