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全球权力规则
马克·戴利
2025年7月14日
吉莉安·泰特近期对地缘经济学时代的深刻洞见,为我们揭示了当今的权力格局。
这种格局不仅建立在经济实力之上,更依赖于对战略节点的掌控。
例如美国的金融与中国的制造,而技术主导权,则成为了各方激烈争夺的核心战场。
循着这条线索,我们不妨做更深层的探究:当今的技术,已远非一个普通产业可比。
人工智能带来了一种根本性的全新力量:智能本身,一种可被购买、可被规模化的力量。
这使得理查德·萨顿颇具先见的惨痛教训¹,即更多算力即更多智能,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显得无比刺眼。
人工智能并非又一项技术革新,它是生产智能的工业化手段。
历史上,一国的创新决策能力,始终受限于人类的认知、稀世的天才和宝贵的专家。
而今天,人工智能系统的表现,其智力产出的规模,与可获得的原始算力投入,呈现出可预测的线性关系。
智能,这一曾经的稀缺品,正日益变为一个关于算力资本投入的竞赛。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赞同此观点。从不缺少高调的评论家声称,现代人工智能不过是镜花水月。
(但无论他们意见如何,事实是,人工智能系统的能力仍在持续、可验证地变得更强²。)
若您认同我的判断,地缘经济学的图景便会截然不同。智能商品化,意味着战略关键节点正在迁移。
20世纪的地缘政治,围绕石油、矿产和货币储备展开。
而21世纪的角力场,其中心可能是GPU、半导体制造、数据中心以及可扩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绘制新的权力节点图
以半导体制造,特别是先进的GPU为例,英伟达的芯片,这种被美国限制出口的资源,已成为一种堪比昔日石油的新型战略命脉。
同样,芯片制造的关键瓶颈,ASML的光刻机,也构成了另一个决定性的控制节点。
通过联盟、出口管制与制裁来掌控这些节点,便能对竞争对手的认知能力,施加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力。
能源的角色也已转变。数据中心,这些智能的“精炼厂”,需要海量的稳定清洁能源。
因此,大规模供应可靠电力的能力,如今直接转化为地缘政治优势。
这使得拥有丰富水电、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的地区,被推向了全球权力新格局的中心。
集成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则代表了另一个潜在的权力节点。
诸如AWS、Azure和谷歌云这类超大规模平台,可被视为一种数字中央银行,在全球发行着计算信用。
它们限制或开放访问的权力,如同金融制裁的翻版,只是其影响的不再是资本流动,而是认知能力本身。
解读人工智能军备竞赛
从这个视角审视,近期的一些政策便豁然开朗:
出口管制对华芯片禁令,不再是狭隘的经济保护主义,而是阻止对手获取颠覆性智能能力的理性国策。
巨额国家补贴美国与欧盟的《芯片法案》,以及中国的半导体大基金,本质上都是确保国家掌握智能生产主导权的战略投资。
数据中心竞赛全球抢购GPU、争夺数据中心位置的浪潮,与其说是投机泡沫,不如说是对关键战略资产的理性囤积。
战略前景 (2025-2030)
可以预见,三个不同的阵营正在浮现:
美元-CUDA阵营由美国领导,联合所有能利用其技术生态的盟友。(当然,美国如何定义盟友日益复杂,或许还会分化出欧元-CUDA这类亚阵营。)
中国的主权阵营倾力投资本土芯片设计(如RISC-V)和主权云服务,以图绕开美国的技术壁垒。
能源富足、算力贫乏的国家如阿联酋、卡塔尔、肯尼亚和加拿大,它们正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换取智能生产能力,以此获得新的地缘政治筹码。
“电网富国”迎来了堪比20世纪“石油富国”的历史机遇。
加拿大、挪威等国,凭借其庞大的清洁能源储备,完全可以将自身重新定位为全球智能枢纽,成为未来驱动AI的数据中心之家。
政策启示
要在这片新的地缘经济版图上立足,除少数几个超级大国之外,所有决策者都必须:
将算力视为战略基建像对待电网和金融系统一样,对计算基础设施进行战略层面的监管。
统合能源与算力战略将数据中心战略性地部署在清洁能源产地附近,并主动锁定长期、稳定的电力协议。
巩固并拓展技术联盟鉴于其复杂性与巨大投入,任何国家都无法实现完全的技术自给。美、荷、日在光刻设备上的联盟模式,将是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
投资开放的AI生态系统支持开源人工智能模型,能有效对冲技术垄断的风险,让小国也能在不进行天价投入的前提下,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来。
计算外交的黎明
我们正踏入一个全新的纪元,在这里,计算能力直接等同于国家智能。
决策者们必须刻不容缓地调整其战略框架,以迎接这一现实。
地缘经济学的透镜告诉我们,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并非昙花一现的技术浪潮。
它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在这个时代,国家的终极实力,将取决于其对计算资源的掌控。
理解并适应这个新世界,将定义未来数十年里,一国的安全、繁荣与全球影响力。
¹ 2019年,理查德·萨顿的《惨痛的教训》启示我们:只要能接入更强的算力,最简单的通用模型,总能胜过那些精雕细琢、看似聪明的复杂模型。“更多智能”的秘诀,就是“更多算力”。
² 对此我毫不意外。大语言模型是图灵完备的,因此它能计算任何可计算的函数,这一点毋庸置疑。若你坚信图灵完备性不足以实现“人类水平的智能”,那么无论你是否承认,你本质上都是一位神秘主义的信徒。这并不可耻,但你必须对自己诚实:你相信人类智能中存在某种“魔法”——或许是神性的火花,是灵魂,是某种超越物理法则的东西。当然,某些计算通用系统(如人脑)会是效率更高的智能机器,也必然存在比Transformer更优的架构,但这些都只是效率与复杂度的问题,而非可计算性的问题。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