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故障疑致270人空难丧生

大话芯片 2025-07-21 17:07

2025 年 6 月 12 日下午,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震惊全球航空界。一架隶属于印度航空公司的波音 787-8 型客机,在从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后不久,突然坠毁,瞬间夺走了机上及地面共 270 余人的生命。这起悲剧,作为波音 787 机型问世以来的首起致命空难,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多国迅速派遣专业团队赶赴印度,协助展开深入调查。

在长达一个月的紧张调查后,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于 7 月 12 日披露了令人瞩目的初步调查结果。报告指出,飞机在起飞后的短短数秒内,出现了极为罕见的状况 —— 两台发动机的燃油开关几乎同步从 “运行” 位切换至 “切断” 位。这一突发变故,犹如釜底抽薪,致使发动机的燃料供应瞬间中断,强大的引擎在短时间内便在空中无奈熄火。

驾驶舱语音记录为我们揭开了那惊心动魄时刻的一角。在关键时刻,一名飞行员向另一名飞行员发出了充满疑惑与震惊的提问:“为什么切断?” 而另一名飞行员则迅速回应:“他没有这么做。” 这段简短的对话,不仅反映出飞行员对这一异常状况的毫无防备,更侧面印证了此次事件的突发性与非人为故意性。

在这关键对话发生后,飞行员们迅速做出反应,尝试挽救飞机。两台发动机的燃料供应开关被再次开启,发动机似乎也开始进行重启。然而,此时的飞机已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下降了一定高度,即便发动机恢复运转,也无法立即为飞机提供足够的动力,使其停止下降并恢复爬升。数据显示,涉事客机燃料供应被切断的持续时间大约为 10 秒,两台发动机的燃料供应开关相继关闭的相互间隔时间约为 1 秒,且飞机在越过机场围场之前就已经开始下降,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飞机陷入了难以挽回的困境。

众多航空专家在深入研究这一初步调查结果后,纷纷认为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燃油开关关闭的可能性极低。涉事客机的每一个发动机燃油供应开关均配备有精心设计的锁止机构,其目的便是防止意外碰触导致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打开燃油供应装置时,操作人员必须将开关外拉,然后小心翼翼地移动至 “供应” 位,松开后其会自动滑至锁止位,以确保稳定供应。而要关闭燃料供应,同样需要再次向外拉动开关,将其移动至 “关闭” 位置并松手。如此严谨的操作流程,以及开关本身具备的防止误操作功能,使得专家们坚信,在正常飞行过程中,飞行员意外移动燃油开关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从飞行操作规范来看,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尤其是在飞机起飞后的爬升阶段,精神高度集中,且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正常情况下绝不会轻易关闭这些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开关。毕竟,将燃油开关切换至 “切断” 位置,会如同按下飞机的 “死亡按钮”,立即导致发动机熄火,这对于飞行安全而言是致命的。通常,只有在飞机到达停机位置,准备关闭发动机进行停靠时,或是遭遇 “发动机起火” 等极其严重的紧急情况时,飞行员才会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操作。而此次事故的调查报告明确显示,当时飞机并未出现任何需要切断发动机的紧急情况,这进一步排除了飞行员主动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灾难性的燃油供应切断事件呢?英国白金汉郡新大学高级讲师、前飞行员马尔科・陈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可能性。他表示,根据目前披露的初步调查报告,暂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是飞行员的错误操作引发了这场悲剧。从这份报告呈现的各种迹象来看,很有可能是控制发动机燃油供应的芯片出现了故障,从而导致了这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有知情人士也透露,在对事故进行初步评估时发现,飞机在起飞后不久便出现了明显的推力丧失情况,而深入调查后发现,罪魁祸首正是控制两台发动机燃油流量的开关被关闭。这些开关在飞机正常运行中,主要用于启动或关闭发动机,以及在特定紧急情况下对发动机进行重置操作,它们的正常工作对于飞机的安全飞行至关重要。如今,这一关键部位出现异常关闭的情况,使得飞机的动力系统瞬间崩溃。

目前,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已向相关方 “索取补充证据和资料”,力求还原事故的全貌。飞机上至关重要的两个黑匣子均已被成功找到,它们就像两位沉默的 “证人”,记录着飞机坠毁前的各种关键数据和信息,为调查人员深入剖析事故原因提供了关键线索。然而,完整的事故分析报告可能还需数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完成,调查人员需要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仔细梳理、分析和验证,以确保最终的结论准确无误,给遇难者家属以及全球关注此事的人们一个交代。

此次波音 787 首起致命空难,无疑给全球航空业敲响了警钟。无论是飞机制造商、航空公司,还是相关监管部门,都将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飞机的设计、制造、维护以及飞行操作流程等各个环节,力求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出海交流群
图片
电子特气交流群
图片
卡脖子材料交流群
图片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芯片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