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字节跳动Seed团队强化学习陈杰离职!加盟小鹏机器人!

具身智能大讲堂 2025-07-23 17:00

欢迎关注具身智能大讲堂


7月23日,知情人士透露原字节跳动Seed团队强化学习核心专家陈杰已正式加入小鹏机器人团队。当前小鹏机器人正处于市场化场景验证的关键期,陈杰的加入将加速2026年量产工业场景L3级人形机器人的预期,推进小鹏机器人的技术落地能力。


1► 多家机器人企业抛出橄榄枝 陈杰最终选择小鹏汽车


相关资料显示,陈杰本科毕业于香港大学,后于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其研究方向涵盖强化学习算法基础理论。


进入产业界后,陈杰的职业发展路径始终围绕 “强化学习在物理世界的应用” 这一核心方向展开。博士毕业后,他加入自动驾驶企业Momenta,主导与强化学习相关的车辆决策算法研发。期间他参与的轨迹预测系统项目,在 L4 级自动驾驶测试中实现了决策精度的提升,积累了 “算法适配物理载体” 的实践经验。



2022 年,陈杰加入字节跳动Seed团队,该团队为字节旗下专注前沿技术探索的部门。在 Seed团队的三年间,陈杰研究方向集中于强化学习在机器人操作场景的应用,重点突破了高维状态空间下的算法效率与真实环境试错成本控制等问题。



陈杰主导的离线强化学习与自适应探索策略相关研究,在机械臂抓取、精密操作等场景测试中,机器人执行作业的成功率大幅提升,相关技术被认为具备向人形机器人迁移的潜力。


知情人士透露,过去半年内,陈杰曾与国内优必选、傅里叶智能等多家知名具身智能企业接触,疑似在为跳槽做准备,时隔6个月,陈杰最终选择了小鹏机器人。


2► 小鹏汽车已实现正向现金流 机器人业务具备技术基础与产业化落地能力


从行业规律看,顶尖技术人才的流动往往与目标平台的 “技术落地可行性” 直接相关。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除收入因素之外,陈杰选择小鹏机器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小鹏拥有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以及资本投入能力。



现金流充裕是维持机器人研发投入的基础。截至2025年3月31日,小鹏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总额达452.8亿元,较2024年末净增超33亿元。这一规模在新势力车企中仅次于理想汽车,同时远超蔚来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同比收窄51.8%至6.6亿元,毛利率连续七个季度提升。董事长何小鹏明确表示,公司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并全年实现规模自由现金流。


值得一提的是,正向现金流意味着机器人业务无需面临短期营收压力,可保持研发投入的连续性,这与当前多数依赖融资的机器人创业公司形成鲜明对比,为技术研发提供了稳定环境。



此外,小鹏机器人业务目前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与发展节奏,并非从零起步。据公开信息,小鹏自 2020 年启动人形机器人布局,至今已完成五代样机迭代。其第三代原型机已实现双足行走速度 1.5m/s、负重 10kg 行走、30 度斜坡通过等核心功能,关节驱动模块、运动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自研率超过 80%,本体开发进度领先于多数创业公司。



行业分析指出,相较于仍处于原型机打磨阶段的企业,小鹏机器人已进入 “算法优化与场景适配” 的关键阶段,这与陈杰所擅长的强化学习算法应用需求高度匹配。而小鹏计划2026 年量产工业场景 L3 级人形机器人的目标,也为技术落地提供了明确的时间节点。


3► 陈杰加入或成为小鹏2026年L3级人形机器人关键一环


5年时间,小鹏机器人在小鹏汽车业务线中经历数轮架构调整,核心技术团队经历多轮迭代。



小鹏机器人项目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12月,赵同阳携创业项目多够机器人加入小鹏,成为鹏行智能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迅速组建团队启动 “PX” 仿生机器人项目,主导初期研发并奠定了小鹏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路线。


2022-2023 年,受行业周期与内部战略聚焦影响,小鹏对机器人团队进行优化,裁撤与核心方向关联较弱的项目,团队规模从200余人缩减至不足百人,仅保留了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控制、AI算法等核心岗位人员,业务方向聚焦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



2024年起,随着汽车业务盈利预期明确,小鹏机器人团队启动扩张。据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团队规模已恢复至150人左右,并计划在2025年内扩展至300人。此次陈杰的加入,正是这一轮扩张中的关键人才引进,其研究方向将主要聚焦于人形机器人智能决策系统,与小鹏2026年人形机器人量产目标直接挂钩。



2025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头部第一梯队开始面向客户进行小规模交付。其中,智元机器人2025 年出货量预计达数千台,宇树科技2024年人形机器人销量超1500台,优必选“天工行者” 自3月发布以来订单已破百台,预计全年交付量超300台,傅利叶智能截至5月已累计出货数百台GRx系列通用人形机器人,乐聚在今年年初也向北汽越野车交付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从行业角度来看,2025-2027年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从“原型机”向“小批量交付”过渡的关键期。


4► 结语与未来:


2025 年是小鹏机器人推进量产的关键一年。尽管小鹏已通过官方宣传视频及展会多次展示其机器人产品,但在具体场景作业能力及产业链合作布局上,与行业内人形机器人第一梯队仍存在一定差距。



陈杰的加入,可看作小鹏机器人战略调整与团队优化的举措之一,其专业背景或将助力小鹏在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进而推动量产目标的实现。随着 2026 年小鹏 L3 级人形机器人量产节点的逐步临近,明年小鹏是否能如期兑现承诺,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科技热点


1.仅重18克的被动伸缩扑翼机器人

2.全球首例 SoftFoot Pro仿生脚原型

3.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全新分层框架曝光

4.受螳螂视觉启发的立体人工复眼技术


大咖观点


1.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 产业大佬们怎么说?

2.人形机器人是继PC、手机之后人类的第三台计算机

3.傅利叶智能顾捷分享人形机器人探索历程

4.上交大高峰:人形与多足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分析


热点评论


1.A++++轮 融资超10亿 估值超70亿的具身智能公司

2.地球上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来了

3.英伟达大会发布人形机器人开发工具

4.宇树Unitree B2对战波士顿动力Spot


新品速递


1.GTC 2024 黄仁勋发布王炸技术

2.傅利叶GR-1通用人形机器人表演架子鼓视频

3.逐际动力全尺寸人形机器人CL-1

4.地表最强Figure 02发布!算力提升3倍!


微信号|具身智能大讲堂

专注AI具身智能产业前沿话题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具身智能大讲堂】读者讨论群,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


添加微信号(Robospeak2015)或堂博士手机号(15611695072)备注“具身茶谈”可进入交流群。


兼职作者&投稿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如果您对撰写机器人【科技类】【产业类】文章感兴趣,可添加微信:李鑫(13581537940,手机与微信号相同)。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朋友们的加入!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more
国家大剧院迎机器人指挥首秀
行为基础模型:下一代人形机器人全身控制系统
小鹏机器人团队扩招,原字节Seed陈杰加入
移动机器人“跑”起来,上门给汽车充满电
港科大&北京人形提出LOVON:足式机器人开放世界全域目标追踪新范式!
张江机器人企业豪华阵容备战WAIC!
百亿具身智能时代来临,近20位大咖共议:机器人产业链如何助力汽车产业具身应用落地抢跑?
盛启新程!阿童木机器人无锡基地耀世落成,以 “码力” 驱动长三角智造升级
人形机器人用换电来解决能源焦虑,这可行吗?
【协会动态】瑞士驻华大使馆及相关代表到访协会 中瑞共探机器人领域深度合作新机遇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