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和林格尔绿色算力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编制的《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绿色算力指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呼和浩特市举行的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李东红在会上对报告进行了发布和解读。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解读报告
报告以“ECCI”四大维度构建评估体系,从算力设备高效、算力载体节能、算能协同清洁、算用协同普惠四个维度量化评价,通过构建“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绿色算力指数总结和分析绿色算力发展特点及经验,推广绿色算力创新实践,为我国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方案。
报告指出,内蒙古、京津冀、贵州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绿色算力发展处于领先水平。同时,2025年我国新一代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枢纽节点的智能计算设施密集投运,并采用存算一体架构与光子芯片技术。数据显示,相较2024年,先进计算与存储规模实现质的跨越,算力设备性能指标同比激增712%,算能协同绿色化水平提升390%。
报告指出,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依托自然冷却优势和稳定网络,已形成数据中心、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协同发展的独特格局。智能算力和先进存力规模和占比增长迅猛突出。
据悉,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理委员会、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联合承办,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演讲、1场主题活动及9场专题会议。会议现场汇聚了国家部委、自治区领导、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及全国算力产业链龙头企业代表等500余位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