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TOl核心技术和挑战点解析

eVTOL产业通 2025-07-24 18:03

资讯配图

eVTOL 执行一次完整服务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首先,eVTOL运营商收到乘客发出的请求,然后开始识别可用的 eVTOL,同时评估着陆平台的可用性、航线、天气状况以及其他信息。识别和评估完成后,eVTOL运营商通过向监管机构提交飞行请求来申请飞行授权,飞行请求包括起飞地点、目的地和起飞时间等信息。收到飞行请求后,监管机构开始寻找最佳航线,尽可能确保 eVTOL 在高水平的通信导航监视能力的走廊内飞行,同时还需要和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着陆平台运营商进行协商,确保着陆平台在指定的出发和到达时间处于可用状态。监管机构批准飞行请求后,将飞行授权发送给 eVTOL 运营商,飞行授权包括航线、起飞时间、到达时间、空中走廊入口地点以及指定的着陆平台。如果飞行请求存在问题,监管机构会建议 eVTOL 运营商对其进行更改,或者驳回飞行请求。

起飞与巡航阶段:起飞之前,eVTOL在起飞平台等待乘客,eVTOL 运营商接受飞行授权,然后将其输入到eVTOL的导航系统中。起飞后,网络会根据飞机的航空电子设备生成的航班起飞时间通知进行更新。着陆平台运营商将查看相关信息,以确保eVTOL着陆时平台保持可用状态,并将此信息共享。在飞行过程中,航空电子设备、信标和传感器为监管机构和附近的 eVTOL 提供位置和速度的信息。航空器的探测和规避功能支持对附近航空器和障碍物的态势感知,以确保符合指定航线,并监控其系统的状态以及气象的变化。运营商要根据需要对速度、路线或高度进行微调。

近地与着陆阶段:eVTOL 接近目的地时,运营商应确保着陆平台和周围空域没有障碍物或阵风。着陆前,起降平台运营商会给 eVTOL 分配一个特定的着陆平台,其在指定的时间段内降落在指定的平台上。乘客离机,通过起降平台所属的航站楼离开,运营商清空平台,以便其他航班可以降落在该平台上,并通过网络发送通知,明航班在目的地安全结束,信息将通过实时更新与所有网络用户共享。

eVTOl的关键核心技术集中在四个方面:

无人驾驶eVTOL的挑战点:

1.高敏度的“防相撞”感知避让技术

飞行器在城市环境中飞行时,一些高层楼宇和建筑物将不可避免的对飞行过程产生影响,需要考虑城市低空域复杂场景下的飞行安全问题。eVTOL感知和避障技术主要包括多障碍物探测和分类、障碍物定位与路径预测等技术。城市低空空域复杂,需要考虑天气、地形、建筑物、电磁环境、鸟群等各种突发意外情况针对避障决策,需要攻克几何空间相对运动矢量、无碰撞路径规划等技术路线。此外,快速监测潜在障碍物、及时调整航向避开障碍物等技术也需要进一步发展。eVTOL可以载人飞行,在系统设计上需要考虑乘客安全,除了通过保障飞行器结构的可靠性外,飞行器需具备实时机动避障决策功能,涉及多个技术和领域,复杂度高,需要高敏度的实现。必须解决所有可能意外下的飞机控制和决策问题。有人机由驾驶员对飞机实现全权限实时操控;无人飞行中主要依靠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自动飞控的前端是通过各类传感器识别飞机状态,依赖于传感器和分析算法的效能;决策端依靠机载计算机,取决于机载计算机性能和飞行控制算法水平;执行端主要依靠各类动作机构。自动飞行控制技术的核心集中在前端和 决策端,即传感器技术、机载计算机技术和飞行控制算法。自动飞控的发展方向是智能控制,实现飞行器由自动控制飞行向自主决策飞行发展。自主飞行需要的复杂避障能力、多机协同能力、路径规划能力、自主起降能力等都取决于未来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水平。在越复杂的环境下执行任务,要求飞机的智能化水平越高、自主决策能 力越强。智能控制技术正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积极推进,以目前技术能力而言,还满足不了安全运行要求。影响飞行安全的关键系统和设备必须采取可靠性或冗余度设计策略。

资讯配图
传统的民航飞机主要通过“空中交通警戒与防撞系统”(TCAS)和“地面迫近警告系统”(EGPWS)两个系统相互配合实现避障。TCAS针对其他飞机,由自身飞机发送询问信号,其他飞机检测到信号后反馈应答信号,再通过机载计算机进行数据计算得出相对位置信息,但是TCAS的配套设备复杂,维护费用高,没有经济性优势,只能给出警告信息,需要飞行员配合执行;EGPWS将飞机的飞行数据与提前导入机载计算机的地形数据进行比较,为飞行员提供警告提示,缺点是环境地图无法实时更新,不能满足城市低空域存在建筑楼宇等障碍物时执行避障动作所需的精度要求。
霍尼韦尔、L3Harris等开发eVTOL感知和避撞系统。L3Harris正在开发感知和避撞(detect-and-avoid,DAA)系统,以更好地确保安全飞行。其将空中交通警戒与防撞系统(TCAS)、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应答器和地形感知与距离测量设备、雷达和其他传感器系统等附加功能集成。系统将为飞行员提供飞行期间交通和障碍物的整体视图,提供更好的态势感知能力。2022年,霍尼韦尔宣布其DAA雷达系统RDR-84K测试成功,可以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执行回避功能。霍尼韦尔的RDR-84K系统将支持eVTOL应用。Iris Automation的DAA系统基于多摄像头,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供完整的360°径向检测能力。

2. 高精度的低空智能驾驶技术

eVTOL智能驾驶技术应能借助视觉、红外、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新型传感器,采取极简操控方式(SVO),通过融合多种传感器增强飞机的环境感知能力,综合运用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已感知的环境进行智能决策分析,并利用电传操纵系统建立的良好控制基础,最终让整套飞行操控系统具备无人驾驶的自主飞行能力,是一个从辅助驾驶、半自动飞行再到最终的全自主飞行的递进过程。eVTOL自动飞行(包括自动导航、自动位置报告、自动应急等)性能,可在空中不确定的复杂气象环境条件下实现自动驾驶、安全操作的智能驾驶技术还需逐渐演变进阶。

导航系统是飞行器核心子系统之一,不仅为飞行器提供姿态、方位、速度和位置的信息,还提供飞行器的加速度和角速率,用于飞机的正确操纵和控制。

导航系统的最关键的指标是精度和可靠性,这两个指标的提升一般有个途径:
1)采用更高级别的传感器,提升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传统民航客机多采用这一途径,使用三套独立的大气数据惯性参考单元组成大气数据惯性参考系统(Air Data Inertial Reference System, ADIRS),每一个传感器都是具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算法和软件简单,满足软件的适航较为容易,但价格昂贵。
2)采用组合导航,组合多种不同工作原理的传感器,形成一套可靠性和精度都远高于单一传感器的组合导航系统。导航传感器/子系统的种类较多,如惯导系统(INS)、卫星导航(GNSS)、磁罗盘、空速计、气压高度表/雷达高度表等。目前eVTOL主流方式是采用MEMS传感器、GNSS等,通过数据融合算法提升性能和鲁棒性以满足飞机对于导航系统的要求,例如边界智控提出基于INS/MAG/ADS/GNSS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INS是组合导航的核心,由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组成,战术级MEMS已经具备较好的性能,可满足eVTOL的基本需求。

eVTOL导航系统有低成本要求,体积、重量、功耗等限制下技术难度较高。传统航空产业的组合导航系统过于昂贵,动辄上百万的价格无法满足eVTOL成本结构的需求。同时,eVTOL飞机空间和电量有限,对组合导航系统的体积和功耗要求比传统民航高。低成本要求和体积、重量、功耗等限制下,开发适合eVTOL的组合导航技术难度较高。此外,eVTOL飞行空域较民航客机更加复杂,有更多干扰因素,机队规模和密度也会大幅度提升,对单机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3. 高韧性的低空航路规划设计

结合城市及城际的低空运行环境,eVTOL要安全运行必须解决低空航路规划与设计问题,创建灵活机动、富有韧性的低空航线网络系统,以满足大规模、常态化城市空运场景需求。国内外相关机构或专家基于风险规避、四维航迹、城区风险地图、融合人员密度因素等角度对无人机路径规划方面开展了探索,为拓展城际摆渡、低空旅游、空中快递、应急救援等民用场景,关于精确规划建设低空导航点和导航路线,创造多层级叠加的空中高速公路,既考量安全的城市环境模型,也要能在飞行中再依据风险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飞行路线,还要对低空航线及路径进行风险评估,并能够及时响应需求、数量、技术、商业模式和应用的变化,使获得适航认证的eVTOL与无人机、民用客机同一空域融合运行的eVTOL低空航路规划设计仍在技术开发完善。
资讯配图

2023年12月,民航局发布《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将空域划分为A、B、C、D、E、G、W等7类;目前中国空域管理改革处于第三阶段,未来空域权限适度放开对eVTOL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来源:极洞科技

免责声明:  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编写于此只是为了传递行业资讯,如有误差欢迎指正,如有侵权请添加作者微信删除文章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eVTOL
more
evtol低空飞行器会用到哪些复合材料?
载人eVTOL破晓启航!低空经济开启万亿新赛道,中国领跑全球
eVTOL“大舞台”!首发首秀云集
京沪线上的eVTOL产业链
价值10亿美元,时的科技E20 eVTOL斩获350架海外订单
eVTOL标杆企业Archer积极打造基于AI的下一代航空技术
安徽“全省一盘棋”低空战略:合肥凭何成eVTOL企业“引力中心”
今日,峰飞航空科技成功向合利创兴智能交付全球首架荣获“适航三证”的吨级货运eVTOL——V2000CG凯瑞鸥
要点纵航启动《Joby量产级eVTOL飞行器电机关键技术深度解析》专题研究
eVTOL技术要点:DEP,电机,构型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